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葡萄酒的境界:化解千年積弊 鑄造萬代利器(8)

    2018-01-09 10:2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六、邏輯思維與哲學思維

    邏輯思維視角的白酒

    沒有藥理的藥物是毒藥,沒有哲理的葡萄酒是毒酒,沒有紅色思想的紅酒就是“白色恐怖”。

    白酒文化浸潤著東方人智慧的哲學思維特質,葡萄酒文化浸透著西方人精明的邏輯思維特質,它們各有千秋,也都有弱點和缺點,卻天各一方、互不隸屬,往往各自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也無法做到充分地交流與融合。

    東方的白酒文化說不清自己的歷史,甚至有時向消費者刻意回避歷史,“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則洗不白自己的歷史,甚至無時無刻不在向消費者故意歪曲隱瞞歷史,人心隔肚皮,“司馬昭之心路人未必皆知”。

    中國酒史的邏輯與哲學耐人深思。

    中國究竟是先有白酒還是先有葡萄酒?

    葡萄酒到底是舶來品,還是原生品?

    葡萄酒文化是新潮還是復古?

    中國原生態的葡萄酒文化,可以從河南省舞陽縣的賈湖遺址得以驗證。據百度百科介紹,2004年12月,考古學家張居中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對賈湖陶器壁上的附著物進行化驗分析,結果表明,內含葡萄酒特有的酒石酸成分。這表明九千年前,中國的古代先民已會釀酒,同時也證明這是目前發現的人類在世界上最早的“酒”,所用原料包括稻米、山楂、蜂蜜、野生葡萄等,該研究成果后被刊登于美國的《國家科學院院報》。次年7月,該古配方在美國特拉華州狗鯊頭酒廠被成功復制出。而釀造白酒的谷物原料等農產品需要相當成熟的農業技術水平進行育種、生產和加工,器皿設備等復雜的技術條件也相對要求較高。葡萄酒的原料來源則難度較小,野生、天然、簡易,釀造和儲存的器皿單一、簡陋,成為中國人上古祖先的首選,這不難理解,他們何樂而不為呢!(部分資料引自百度百科“賈湖遺址”)

    7000-9000年:中國上古的葡萄酒歷史(1000年前曾經中興過,隨后又衰落);

    6000年:中國固態發酵法白酒的歷史(燒酒);

    600年:中國液態發酵法白酒的歷史;

    60余年:中國固液串香法白酒和酒精勾兌白酒的歷史。

    顯而易見,葡萄酒對于當代中國來說更像復古、更像傳統、更像返璞歸真,白酒卻反而像“新潮”。

    如果,拿不同時期的媒體與各種酒相比,則:

    彩色電影——好像固態發酵法白酒,令人回味無窮,浮想聯翩;

    彩色電視——好像液態發酵法白酒,令人廢寢忘食,流連忘返;

    黑白電視——好像固液串香法白酒與酒精勾兌白酒,令人興高采烈,暢快淋漓;

    電腦——好像啤酒洋酒,令人新奇古怪,興趣盎然;

    手機——好像葡萄酒,令人心曠神怡,愛不釋手。

    酒精對人體血管具有擴張作用,對于人類在世界上的活動也有擴張作用,激發和縱容了人類的擴張本能。野性的放縱使人類不由自主地想到外界進行疆域擴張,甚至橫行世界。武裝侵略不拘小節,軍事攻伐大行其道。

    液態發酵法白酒的歷史僅有600余年,與世人誤以為的五六千年的酒史名不符實。它也是舶來品,而不是中國原生態的。這種酒來源于元朝蒙古軍隊在西征的過程中,從阿拉伯人那里學來的蒸餾提純手藝,并憑著政治和軍事優勢帶到中原。實際上,液態發酵法白酒帶有侵略擴張性,并不值得溫良恭謙讓的中國人去推崇和自豪,這是人性劣根的副產品。

    哲學思維視角的葡萄酒

    世界的葡萄酒同樣也有不光彩的侵略擴張歷史,西方的航海侵略擴張是西方葡萄酒在亞非拉和澳洲傳播的動機根源,因此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并非完美無瑕,也非圣潔高尚,同樣見不得陽光。光鮮亮麗的葡萄美酒永遠遮不住傳遞它的人丑陋的嘴臉,起初喝它的人的扮相,如同吸允殖民地人民的骨血一樣,面目猙獰。

    據《中外酒業》雜志刊登的《“酒教合一”的耶穌版圖 基督教與葡萄酒》一文講述: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法國軍隊以武力威脅清政府,強迫其簽訂開放之約,煙臺成為法軍的大本營。其中一名被稱為“羅牧師”的隨軍傳教士,對煙臺乃至山東的基本情況、人文、自然進行了系統研究。隨后他又去了東南亞一帶,并在一個偶然的場合邂逅了“華人首富”張弼士。激起了張弼士興辦葡萄酒廠的想法,這便是“張裕釀酒公司”創辦的來龍去脈。此外,北京龍徽葡萄酒也是因為列強逼迫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清廷被迫賠付被義和團搗毀的傳教士墓地白銀一萬兩,并在墓地旁修建了“馬尾溝”教堂。而教堂又需要用葡萄酒做宗教彌撒儀式,法國修士就將從法國引進的葡萄苗栽種在墓地周邊,這便是龍徽葡萄酒的發源地,此后建成了北京的第一家葡萄酒廠。

    葡萄酒不僅僅是只給中國人帶來愉悅、浪漫,也有痛心疾首、刻骨銘心的一面!近代中國的國門是怎樣被外國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的,中國的葡萄酒就是怎樣被野蠻打開的!對于我們來說,被迫接受的葡萄酒文化毫無高尚和文明可言!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中國人愛葡萄酒要有清醒的腦袋,不能樂不思蜀當酒囊飯袋!不能好了瘡疤忘了疼!

    葡萄酒不是用來洗腦的“迷魂湯”,過去帝國主義用鴉片征服中國人的肺,現在資本主義用葡萄酒來征服中國人的胃。必須用批判主義、現實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去審視,而不應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理想主義、浪漫主義、幻想主義,統統不切實際。用葡萄酒文化的邏輯思維來審視它的本身,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葡萄酒沒有原罪,但是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卻有原罪!

    (1)嚴重違背史實,毫無人性、一干二凈地將葡萄酒發展的歷史功績,從世界各地人民身上強行剝奪,并偷天換日、移花接木到耶穌基督身上。宗教,只是人類社會運行、發展、管理的虛擬演算機構,演算的結果可能對也可能錯,必須通過歷史和現實進行科學檢驗。你沒出現之前的五六千年,那些在葡萄園里含辛茹苦的人民,社會上生靈涂炭的百姓,難道就是“該死的鬼”和“惡魔”嗎?葡萄酒究竟是誰的血,面包是誰的肉?!最讓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國20世紀三十年代的禁酒令時期,推行禁酒的那一派曾千方百計、絞盡腦汁地去證明耶穌的葡萄酒,是未經發酵的葡萄汁。

    (2)十字軍東征:從未在全球停止的基督教戰爭,葡萄酒文化淪落為他們的殖民文化、擴張文化,葡萄酒淪落為他們統治的斂財工具。

    (3)大航海時代參與海上霸權與陸上侵略,侵略性質的西歐海上葡萄酒文化與“海盜文化”無異,不管他是官匪還是民匪,遵循的都是海盜邏輯、強盜哲學,弱肉強食、泯滅人性、嗜血貪婪、五毒俱全,尤其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侵華,美日制造海洋事端。

    帝國主義憑借邏輯思維創造的科學技術,打造出來的堅船利炮,在中國千瘡百孔的領土上,割地賠償喝著血一樣的葡萄酒,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魚肉中國的百姓!他們今年(1855年)談笑風生地評出列級酒莊,為的就是來年(1856年)目空一切、目中無人地為慶祝侵略中國的勝利干杯喝彩!所以西方的葡萄酒文化里浸泡的是全世界被殖民、被侵略、被奴役的國家和人民的恥辱!強盜的邏輯也是邏輯,不容小覷!沒有邏輯,如何打造一個比蜘蛛俠還強大的中國人;沒有邏輯,如何能塑造一個比鋼鐵俠還堅硬的中國人;沒有邏輯,如何能塑造生產出來合格、優秀的地球人品?!

    葡萄酒文化讓人傾心佩服的是,在盲品中讓人震撼的邏輯思維與判斷力,而不是來自葡萄酒感官方面的誘惑,沉迷于“酒色”本身就是低級的趣味,這與高雅背道而馳。但是,高雅并不代表著高尚,這是山與天的境界區別。

    隱秘的利與害

    世俗與事態的嚴峻性不能置若罔聞,西方十字軍東征和大航海時代的葡萄酒,同元朝軍隊西征從阿拉伯人那里學來的烈酒一樣,具有令人發指的侵略性和擴張性。對人類來講,沒有馬克思主義化的葡萄酒與沒有邏輯化的白酒一樣,都是充滿危險的。新時代的中國人對這兩種文化的征服與改造,就好像要同時馴服敢來侵略的西方資本主義和前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一樣!液態發酵法白酒傳播史的侵略擴張性,不是中國人的本性,不是中華民族本質的體現!

    傳統白酒對新中國工業科技體系的貢獻仍舊不可抹殺,雖然它的文化內涵與科學的邏輯思維不相稱,這個歷史功績依舊集中體現在一窮二白的建國初期。在對蘇聯的雙邊貿易中,中國人能拿得出手的食品工業產品唯有“茅臺”。人民群眾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為的就是用餓著肚子節約來的糧食釀茅臺酒,用它來與嗜酒的老毛子換飛機、大炮,還有無縫鋼管。在中國共產黨堅強的領導下,這也算中華民族對自己的白酒進行的馬克思主義化改造吧!中國人沒有將舊社會創造的用于窮奢極欲消遣的傳統白酒付之一炬,更沒有玩物喪志!

    而葡萄酒與馬克思、恩格斯兩位共產主義先驅的奇聞逸事也并非杜撰。除了馬克思的故鄉德國的特里爾之外,西方絕口不提葡萄酒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淵源關系,害怕它如洪水猛獸。中國的官方記載線索目前也僅局限于中國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網上的一篇《馬克思與葡萄酒的逸聞趣事》。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堅力量,對葡萄酒的馬克思主義化研究,無論官方還是非官方都沒有統一的、正式的、深入的研究,這不得不說對于中國和世界的葡萄酒文化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和遺憾!

    以上是對白酒和葡萄酒在利與害方面的哲學辯證思考,同時也說明白酒的哲學思維的三大特征: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這用在葡萄酒上也毫無違和感。白酒文化和葡萄酒文化深層次的利害哲理抽象性都是隱秘的、不易察覺的,只有通過批判與反思才能獲得思想成果。

    白酒的哲學本質

    哲學的辯證思維教導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哲學問題和事件,而不是迫使我們墨守成規地去被動接受人云亦云的思想,從而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掌握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正確方法,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巨大的推動力。

    關于白酒的哲學思維素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肖向東先生在《酒與中國哲學的文化解讀》中認為:“作為中國文化的主要表征,酒與中國哲學有著內在的文化聯系。中國哲學重自然、重感性、重整體、重思辨,或出世、或入世、或積極、或消極,此在“酒文化”中借有反應與表現。(傳統白酒)酒與中國哲學的這種聯系,使酒成為中國文化的一種重要元素,其物質屬性與精神屬性,共同構成了中國文明的重要支撐,成為中國人文的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

    也有人認為,“酒水”雖柔,卻充滿剛烈之火,在中國豐富的酒文化中以樸素的辯證方式,不斷演繹著自身的故事,尤其是思想哲理為古今的人們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借鑒范疇。宇宙的生命法則與能量法則被陰陽平衡、剛柔并濟、張弛有度、悲喜交加地表現著哲學光輝與藝術魅力。

    哲學思維是指人們認識改造客觀世界時所運用的具有哲學特征的辯證思維方式;邏輯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階段,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引自百度百科)

    哲學是眾說紛紜的說法,沒有最終的總結統論;邏輯卻有科學性的、一致性的、結論性總結。

    一般認為,哲學思維偏重于論點、觀點、出發點、立足點,好像磚瓦;邏輯思維從事物本質出發,偏重于關系,包括推理與論證,相當于房屋的結構。

    在具體的實踐當中,人們還總結出了以下關系:哲學是科學之科學,也可以說是科學之母。邏輯學是科學體系的一門,所以邏輯學是哲學的基礎之一。哲學則是邏輯學和其他學科的抽象總結。哲學為邏輯提供推理的前提條件,邏輯思維也為歸納出哲學理論提供了手段,為哲學的推演提供了工具。

    葡萄酒的邏輯學本質

    葡萄酒是馬克思主義與邏輯學之間實物的連接橋梁。“馬克思主義與葡萄酒的關系”和“葡萄酒與邏輯思維(學)的關系”由此可以遞進連接到一起。“馬克思主義——葡萄酒——邏輯學”三者的遞進聯系,真正以實證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法、認識論和邏輯學三者實現了有機統一。

    而列寧早就有先見之明,他說:“在《資本論》中邏輯、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認識論(不必要三個詞,它們是同一個東西)是都應用于同一門科學。”(列寧《哲學筆記》第357頁)

    邏輯學包括:邏輯的運用、演繹邏輯、一般邏輯、歸納邏輯、方法論等。

    邏輯學對人類思想的改變和社會文明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推動科教文衛等方面飛速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4年劃分的學科分類中,明確地把邏輯學排在人類七大基礎學科的第二位,他們分別是:數學、邏輯學、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1977年的英國大百科全書則將邏輯學編在知識五大分科之首:邏輯學、數學、科學(包括技術、自然、社會科學)、歷史學和人文學(主要指語言文字)、哲學。由此可見國際社會對邏輯學的重視程度,同時也說明邏輯學在社會發展的中的影響是難以磨滅的。

    然而,已故的中國邏輯學鼻祖,同時也是哲學家、新道家的金岳霖先生認為,中國古代沒有邏輯學家,也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邏輯學(形式邏輯)。

    正如黑格爾所言:“中國是停留在抽象里的;當他們過渡到具體者時,他們所謂具體者在理論方面乃是感性對象的外在聯結;那是沒有[邏輯的、必然的]秩序的,也沒有根本的直觀在內的。再進一步的具體這就是道德。”(引自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

    一個國家要想綜合國力強大,僅僅依靠哲學和道德思維建立起來的龐大的社會科學是遠遠不行的,還需要邏輯學及其思維建立起來強大的自然科學,才能游刃有余地與各行業領域相匹配。社會的邏輯思維培養必須潛移默化,而無時無刻不在彰顯邏輯思維魅力的葡萄酒文化,將邏輯思維寓教于樂,就扮演了這樣一個不可或缺的社會教育角色。

    對于職場、官場的工作者而言,管理工作事務,要像管理釀酒葡萄園的邏輯一樣,精益求精、寧缺勿濫。邏輯思維也因此提高了飲用者的智商、情商與效率。

    康熙是一位熱衷于飲用葡萄酒的皇帝。一次,他得了瘧疾重病之后,幾位西洋傳教士向他建議,為了恢復健康,最好每天喝一杯紅葡萄酒。康熙皇帝保持這個喝紅葡萄酒的習慣一直到去世。他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當朝時間最長的皇帝,并創造了康熙盛世。他把“上品葡萄酒”比作“人乳”,因此他養成了經常飲用葡萄酒的習慣。1714年,在發生著名的“禮儀之爭”之后,除了耶穌會以外,其它的傳教士都被趕出中國,造成葡萄酒短缺,康熙特命人在全國四處尋找葡萄酒。根據上海學者李天綱研究考證,最早向康熙敬獻葡萄酒的是法國耶穌會的傳教士們,其中LOUIS LE COMTE(中文名字李明)是來自波爾多地區,因此可以推斷向康熙皇帝敬獻的葡萄酒可能為波爾多葡萄酒。(資料來源于網絡)

    新中國的開國元首毛澤東宴請末代皇帝溥儀的飯局上用的就是紅葡萄酒。除此之外,周恩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都喜歡葡萄酒。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國事訪問期間,亦曾數次受邀參訪國外的葡萄酒莊,賓主雙方進行的顯然是“葡萄酒外交”。

    葡萄酒不但提高了個人的情商,同時在智商上也促使個人的判斷與決策能力的提高。

    1972年訪華并促使中美建交的美國總統尼克松,就是資深的葡萄酒愛好者。而當今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盡管自家有葡萄酒莊,卻不喜歡飲用葡萄酒,上任伊始就將人際關系和政治關系弄得一團糟,他注定和不喜歡喝葡萄酒的小布什一樣,將會成績平平、無所事事。

    兩種思維的影響

    沒有邏輯思維的人,只會鬼迷心竅;沒有邏輯思維的民族,只會“不信馬列信鬼神”。科學社會主義不是“鬼神社會主義”,如果不講邏輯,不講馬克思主義哲學,卻講迷信講鬼神,這是神馬東西,一竅也不通!

    有邏輯思維的民族才能擺脫封建迷信的桎梏,才能發展自己民族卓越的科學技術,才能不懈地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中國人不能僅僅迷戀于葡萄酒,而忘記了生產葡萄酒的那些地方的真實社會背景!真相往往令人瞠目結舌。

    法國的波爾多,不但是世界紅酒之鄉,更是歐洲的軍事航空的研究與制造中心,還是法國戰略核導彈的研究和物理實驗室的中心,擁有原子能研究機構和兆焦激光計劃等眾多高精尖科研技術研發單位。

    占美國葡萄酒產量90%的加利福尼亞州,2016年的經濟總量已超過法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其擁有全球矚目的硅谷,是全美航天、電子中心,并坐擁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同時加州的好萊塢也是全世界著名的電影電視的主要制作與發行中心。

    國外的葡萄酒文化在法律法規、品種原料、產區、氣候、風土、酒莊歷史、瓶型、杯型、色澤、香氣、口感、結構、佐餐藝術與禮儀等方面,講得井井有條、頭頭是道,文化氛圍活躍,邏輯嚴謹,思維嚴密,思想嚴肅,秩序井然,盲品的過程其實就是鍛煉邏輯思維的過程,值得白酒文化玩味,并深入地借鑒學習和兼收并蓄!

    事實證明,西方葡萄酒文化熏陶下的邏輯思維散發出來巨大的科學探索力量,日后又從中國幾千年的易經八卦里獲得靈感,研究出來二進制,為發明計算機奠定了不可估量的理論基礎,從而又為人類信息化和數字化時代的開啟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中國傳統的白酒哲學文化,就像中國古代的數學一樣,只注重結論,卻不重視推導過程和邏輯演算符號,已經積累了過多的物質問題與精神問題,層出不窮,讓人一籌莫展。如今疙瘩積久了,就形成了威脅白酒自身發展的血栓,一發不可收拾。

    哲學不僅僅是唯物主義哲學,還有唯心主義,容易相信亂神怪力,相信封建迷信,相信“江湖思想”。邏輯思維則是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擺脫了唯心主義和宗教理論的束縛,而且當今的世俗哲學(馬哲除外)的發展程度已遠遠落后于宇宙天體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已逐漸顯現出不能滿足先進尖端科學的發展匹配要求。

    白酒滲透的哲學思維越來越難以在具體的科學系統中兼容,金融科學、工商業科學、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醫藥技術、航天技術、軍工技術等等,更多的是依賴邏輯思維。公民的邏輯思維培養,國家意識形態的鞏固,人民政治信仰的深化,社會法治道德的規范,都得需要邏輯思維參與具體問題進行具體解決,并付諸實踐切實行動。

    西方葡萄酒的發展與西方的科學技術發展之間具有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作用,它們的背景、條件、要素,無不充斥著邏輯思維帶來的強悍驅動力。

    世界葡萄酒文化的社會發展邏輯關系(即葡萄和葡萄酒的運載動機、運載工具與運載技術),以及葡萄酒文化知識本身內在的邏輯關系,對中國的酒文化和社會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中國人不能將曾經被剝奪的顏面和尊嚴,攪拌著血淚一同糊涂地喝下去!

    人海茫茫,學海無涯,苦海無邊,回頭亦未必再能翻山越嶺。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關鍵詞:葡萄酒 酒文化  來源:佳釀網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民县| 鄂尔多斯市| 平舆县| 剑阁县| 即墨市| 宾川县| 花垣县| 玉山县| 濉溪县| 滁州市| 双辽市| 泊头市| 林周县| 谷城县| 西宁市| 宽城| 禄丰县| 郯城县| 平邑县| 运城市| 丰顺县| 衡南县| 轮台县| 习水县| 九江县| 嵊州市| 镇巴县| 湛江市| 安平县| 宁城县| 株洲市| 伊宁市| 贵定县| 南宫市| 汤阴县| 施甸县| 普洱| 玉门市| 台湾省| 承德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