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小米1以堪比國外品牌旗艦機的配置但只賣1999元的售價,驚爆整個手機行業,不僅創造了上線1分鐘內售罄30萬臺的紀錄,還完成高達790萬臺的銷量。
此后,“小米式”的性價比之風吹遍大江南北。無論是蜜雪冰城、瑞幸等食品飲料品牌,還是比亞迪與百雀羚等汽車與美妝品牌,甚至是胖東來的自有產品,都將“超值”作為開拓市場的殺手锏。
性價比契合中國幾千年“一分錢一分貨”的樸實消費邏輯,讓消費者不必擔心成為被割韭菜的冤大頭。
如今,中國酒業也迎來了類似“小米”的高性價比時代。各大名優酒企以強大產能為后盾,從不同維度向消費者傳遞“超值消費”的幸福感。
茅臺、洋河、仰韶,引領酒業進入“小米時刻”
在高性價比道路上,各大酒企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發展路線。
在品質升級方面,7月18日上市的新版茅臺1935增加了不同產區、不同等級的基酒,選用品質更優的老酒,系統性提升了產品品質。這是一年內茅臺1935連續兩次進行品質升級。
茅臺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表示,茅臺1935是貴州茅臺第一款多產區融合勾兌的產品,每一支基酒的使用及最后勾兌方案的確定,都基于對酒體風味的分析,因此香氣、口味更為平衡協調。
在新品布局方面,洋河、仰韶酒業、舍得酒業等作出了不同示范。
仰韶酒業新推高端光瓶酒——仰韶酒,于春糖期間亮相,5月正式上市。該產品定價58元,具有“入喉順暢,口味醇正”的陶香型風格,宣傳語為“極致質價比,體驗不將就”。
6月,洋河大曲以“100%三年陳”、定價59元、“入口綿甜、落口爽凈”的口感體驗,吹響進軍高線光瓶酒市場的號角。
7月19日,酒鬼酒與胖東來聯合推出的“酒鬼・自由愛”正式上市。胖東來詳細披露了“酒鬼・自由愛”的各項成本和利潤:綜合成本168.26元,其中產品成本155元、開發成本13.26元;售賣一瓶“酒鬼・自由愛”,胖東來的毛利率不到16%,毛利31.74元。
在該產品上市前幾天,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輪值總裁鄧靜,就以渠道合作伙伴身份盛贊其“極具質價比”。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亦多次強調,中國零售業未來的發展,一定需要好品質與合理的價格。
近期上市的舍得自在雖零售價為329元/500ml,但酒體采用6年基酒、20年調味酒和30年高端調味酒勾調而成。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指出,白酒行業正面臨深度調整,消費者進入“三理性”時代,即飲酒量理性、價格選擇理性、風格偏好理性。在此背景下,極致性價比產品成為市場新趨勢。
河北消費者唐先生表示,高性價比白酒把節約的包裝成本用于提高酒質,讓我們消費者覺得錢花得很值。
從企業規模來看,茅臺與洋河是頭部品牌,仰韶酒業、舍得酒業與酒鬼酒是有實力的腰部酒企。由此可見,高性價比戰略已獲得各大名優酒企的重視。在它們的帶動下,高性價比將成為酒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向“面子”工程說不,用超高性價比撕開十億人口大市場
雷軍表示:“品牌溢價是小米最恨的一個詞。我們說,普通消費者,你是不是永遠希望這個東西足夠好、足夠便宜?你希望這個東西有溢價嗎?除非你買的是奢侈品,買的是面子。”
低價并非將企業拖入不斷降低質量的內卷深淵,而是通過充分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剔除中間成本與不必要的溢價,讓利給消費者,以此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中國有近300個地級市、2000個縣(含縣級市)、40000個鄉鎮和660000個村莊,近十億人口規模的下沉市場,正不斷釋放出立體、多層次的消費需求。根據商務部2021年發布的統計數據,縣域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我國消費市場總體的38%;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中國超過66%的個人消費增長將來自下沉市場。
人口是市場發展的信號燈,這盞信號燈時刻指引著企業前進的方向。
管理咨詢機構Kearney最新發布的《中國消費趨勢報告》指出,中國消費市場正逐步展現出與日本“第四消費時代”相似的特征:消費結構從單一向多層次擴展,消費者偏好逐步向個性化、體驗型和高性價比轉變。
Kearney認為,在經濟增速逐步穩健放緩的過程中,中國消費市場依然具備韌性,巨大的消費基數和不斷下沉的市場空間,將為未來發展提供穩固支撐。
高性價比產品對于下沉市場而言,不是消費降級,反而是追求品質生活、實現消費升級的體現。
同樣在酒業,千元大單品不是誰都舍得買,但在筆者老家遂寧,50元價位段的沱牌T68能登上宴席餐桌。
然而,過去酒業市場發展不成熟,各大廠商的主戰場集中在商務宴請,時常用“名氣大、包裝精美、酒質差”的思路打造產品以賺快錢。對于消費者而言,消費觀念也不成熟,有時想用大牌平替來獲得更多精神享受。
多重因素導致市場中出現大量“短命”的大廠貼牌酒與冒牌酒,而高品質白酒的價格高昂,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部分無良商家雖輕松賺到了錢,但大量年輕消費群體因接觸的大眾酒酒質有待提升,先入為主地給白酒留下不好印象,后續會減少白酒購買量,造成消費斷層。
如今,新時代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只買對的,不買貴的”“該省省該花花”等消費理念應運而生,使得高性價比白酒更容易獲得他們的青睞。
玻汾與水晶劍便是很好的例證,它們憑借高性價比屬性,分別成為百億口糧酒之王與宴席市場上的百億明星。
如今,洋河大曲們也將沿著玻汾與水晶劍的路徑,在高性價比之路上發光發熱。
7月19日起,“酒鬼・自由愛”一上市就開啟“售罄模式”:胖東來官方小程序、抖音商城、部分線下門店連續多日售罄,胖東來許昌門店在上市當天3次補貨,最終仍售罄。
很快,胖東來線下門店收緊限購政策,每人每次購買量從5箱減少至2箱。
洋河大曲與舍得自在,分別創造了電商平臺上線48小時銷量破萬瓶、上線36小時熱銷1.2萬單的記錄。
高性價比戰略,扎根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不應是企業發展受阻時的被動防御,而應是面向近十億人口市場的主動攻堅戰。
和而不同的高低搭配,中國白酒要與世界接軌
“這玩意比我的蘭博基尼還帶勁!我得搞一輛!”
3月25日,美國網紅甲亢哥在中國行期間,體驗完SU7Ultra的強勁加速后,對這輛售價僅為蘭博基尼幾分之一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出這樣的感嘆。
小米SU7Ultra依托中國強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造出足以媲美國外頂級豪車的駕駛體驗。
這只是中國品牌崛起的縮影。無論是家電、光伏,還是新能源汽車與手機,國產品牌以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后盾,打造出高性價比產品,打敗無數擁有百年歷史的外國品牌,重新回到市場C位。
在絕對的產品性能面前,品牌與企業文化會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當消費降級的討論甚囂塵上時,一個更精確的圖景正在浮現:消費者并非停止消費,而是在進行一場價值重估。他們首先“揮刀砍向”的,是那些溢價過高、體驗邊際效益遞減的“面子工程”。2024年,LVMH在華銷售額下滑16%、全聚德營收下降7%、周大福銷售額下跌12%,便是明證。
而高性價比品牌的出現,會讓“品質”重新成為核心評判標準,削弱“品牌溢價”的壟斷力,讓市場競爭更聚焦“價值本身”。
如今各大酒企密集打造高性價比產品,其實是中國酒業與世界消費趨勢同步的體現。
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指出,好酒平價、物超所值是我們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性價比并非只體現在大眾消費層面,針對高端消費市場也同樣適用。汾酒正不斷提高產品品質,努力控制消費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實惠的產品體驗。
河南仰韶酒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建光表示,高端光瓶仰韶酒以高性價比布局光瓶酒增量市場,通過創新合作模式與市場布局,將實現“5年5億、10年20億”的銷售目標。
目前,仰韶酒業構建了“全域覆蓋、全程可控”的風險防控體系,加強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保障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當前,高性價比產品的密集推出,意味著酒業再次走到發展的十字路口,這將帶來巨大的財富增長機遇。以前,酒業的重心是為高凈值用戶的商務宴請打造高檔酒,遵循高客單價、高毛利、低銷量的發展思路。但隨著行業變遷,企業通過漲價提振業績的道路越發艱難。而大眾消費者對品質消費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值得每個酒企重視。大眾酒因具有群眾基數大、消費頻次高、是剛需等特點,更不容易受外界影響,會成為維持企業穩定發展的基本盤。
未來,大眾酒將與高檔酒共同形成“高低搭配”格局:高檔酒以文化與品質為高凈值用戶傳遞文化與身份的價值認同;大眾酒則用獨特口感,見證普通消費者的幸福生活。
唯有如此,酒業的未來才能實現“和而不同”的發展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