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活動的演變過程中,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與精神生活的日趨提高,“商品經濟”已經快速向“產品經濟”不斷轉化,“小眾消費”的龐大需求與現象趨勢,已經勢不可擋地在“市場經濟”這個朋友圈中攻城略地。
這就是當下的“市場消費現象”。
而最具個人消費特質的“酒水消費”,是最能契合“小眾消費”這個調調的物質與精神同時兼具的“最佳產品”。我們的酒水制造商與經銷商,完全可以花大力氣去挖掘這個“小眾消費中的大市場”。因為隨著各種個性化消費的日益增多,各種細分的需求日趨小眾而常態,對應到市場的反映,就是對各種差異化產品的渴求,這種商機確實已經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市場力量。
什么是小眾?每當我看到一個小女生手握著五月天的歌詞瓶可樂——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走出便利店時,我仿佛都能讀到她一連串的故事。而這也正是她挑選五月天歌詞包裝的用意——讓你們看到“我”的內心,體會到“我”的不同,甚至能通過某種方式,給“我”一些共鳴。我認為這是一種小眾,準確地說,是一種小眾情懷。
當我參加婚禮時,在喜酒這一極度大眾化的產品上,看到了新郎新娘的照片,我也會認為這是一種小眾——基于大眾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包裝的小眾;當我去別的單位辦事時喝到了單位定制的酒水,酒水之外,客套之外,會覺得這個單位很有集體溫情與自豪——這是基于群體精神的個性小眾;當我參加朋友或生日、或新居、或生子、或入學、或升職、或邀約等等很自我的宴請中的各種獨特的定制酒時,我所感受到的,也不僅僅是酒情,還有酒性,還有朋友屬性之外的個性之美。這些不同需求引發的“小眾消費”,有的甚至超出了產品本身的功用,而消費者自我性的訴求與色彩更加濃厚。
這樣的“種種小眾”,會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不斷發現、匯聚與鏈接。而這樣的“小眾現象”,最終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空間蔓延與覆蓋。當我們細心研究這樣的小眾需求時,會發現它不僅僅是一種物質需求,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或情懷需求。在商業領域,小眾之需就是商家保有的重視消費者體驗高于利益追求的一種情懷契機。
誰觸到了消費者的“痛點”與“癢點”,誰就洞悉了消費者的心思與錢包,賺錢,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小眾需求的成因:個性化,私人化,定制化
市場是動態的,需求是多樣的,產品是差異化的。市場規律中的規律,只有用心與敬業的人,才能捕捉得到市場中的兔子。小眾需求的成因,在于經濟與生活的與時俱進,在于個性化、私人化、定制化已經成為可能或必需。
“小眾消費”產生的根源,始于越來越多的人,兜里都有了越來越多的銀子,于是乎,銀子開始決定腦子——我要活出我自己, 我要為自己代言——花錢的動機開始向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經濟改變生活,生活改寫人生,小眾消費的核心價值,就是人彰顯自我的價值。一切以人為訴求與服務的產品,“滿意”就是消費者對產品的最高獎賞。
相對來說,白酒是相當大眾化的一種商品。同樣一瓶酒,達官貴人喝得,販夫走卒同樣喝得;同樣一瓶酒,可以喝得詩情畫意陽春白雪,也可以喝得吆五喝六丑態百出……基于此,這時一些標榜個性、需求各異的消費者就開始提出更特殊的要求。比如前面提到的包裝定制,被打上了私人訂制的標簽,產品上就有了非常私人化的烙印。那么,在特定的場合,這款商品、這瓶白酒,儼然成了一種代表特殊身份、用途、意義的小眾化商品。
小眾消費者希望擁有話語權,注重品位與形象,不想自己買的東西被別人重復,所以在未來,中產階層將會成為個性化小眾產品的主流消費群體。目前中國中產階層這個群體的總量,已經達到歐洲最大的發達國家的水平,消費能力強勁而可觀。而中產階層的消費心理、消費模式,與過去的溫飽階層消費者有著本質的區別,是拉動小眾消費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精致、個性、唯美、獨特的酒,更能吸引他們的消費之眼與享樂之心。
面臨這樣的社會與時代變化,“小眾”產品有了非常穩定的需求基礎,并催生越來越多的廠家商家,投入到更加個性化的市場中去。小眾消費的產品類別,雖然單個產品很少賺大錢,但因為更加差異化,更精準的人群,更細膩的表達,反而能充分滿足需求,贏得穩定、可觀的市場份額。我們的酒企酒商,莫因善小而不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單個酒產品”船小好調頭”的比較優勢更能發揮效用,小趨勢往往也能成就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