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首次披露:5億美金進口啤酒大市場背后的“潛規則”

    2016-08-05 09:31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前段時間有人在酒說后臺留言,想要代理一款進口啤酒,指名要“最純正的德國黑啤!”,其實小編是一臉懵逼的,說實話,我連奇奇怪怪的德國字母都認不全,你還要純正的德國黑啤,難道德國黑啤是一個品牌嗎……這些年行業發展太快,我們剛對進口葡萄酒有了一點點認知,現在進口啤酒又來了,一下子打回到解放前。今天小編就帶領各位酒粉“惡補”一下進口啤酒圈的門道,總之,這里面的水很深!小心被淹死!!

    一、格局:進口啤酒很火,已成主流

    事實上連流都稱不上,更別說主了!

    盡管進口啤酒很火,但目前遠非主流,有多遠呢?據不完全統計,銷量還不到全國的1.5%,即你在大排檔,擼著串,灌了100瓶勇闖、嶗山后,終于有個前衛的小伙兒打開一瓶進口啤酒,淺嘗細品,喝了三分之一,算了太貴,先放冰箱里面吧。經歷了2014年的巔峰后,進口啤酒無論在銷量,還是在價格上,從2015年均開始下滑。我們客觀必須承認:進口啤酒橫向對比在飛速的增長,甚至導致部分消費者認為其已經成為中國啤酒市場的重要角色,但從數據來看,這僅僅是看上去很美!

    二、口感:進口啤酒麥芽濃度遠高于國內

    我們都被顏色騙了!

    許多人初步接觸接觸啤酒,一定會有種后者口感更佳濃醇的感覺,并進而聯想到進口啤酒麥芽濃度高,純糧食釀造……而事實上,全球啤酒主要分為兩大類:濃啤酒和淡啤酒,而進口啤酒多為濃啤酒,為什么會這樣?原因有二:

    一是市場方面進口商有益規避國產啤酒的鋒芒,國產啤酒在淡啤酒(多為拉格啤酒)領域根基深厚,進口商只能選擇黑啤、白啤等口味偏重的品種進行推廣,有差異化;

    二是濃啤酒的色澤較淡啤酒濃厚,其中主要取決于啤酒花、麥芽顏色等原料配置的不同,并非臆想中的那樣:由于進口啤酒采用國外麥芽所造成,更不能等同于品質更好!

    三、品牌:進口啤酒都是大品牌值得信賴

    魚龍混雜,名不副實的大有人在

    對比京東和淘寶上銷量排名前20的進口啤酒品牌,加以整理分類,我們發現:其中有百威嘉士伯旗下的著名品牌科羅娜和嘉士伯等,也有在德國比利時當地著名的非工業拉格啤酒,但大部分品牌是消費者較為陌生的。進而對這些產品在海外網站上進行了檢索,真相令人訝異:我們發現有將近40%的進口啤酒只能搜索到中文的資料或者沒有任何資料,有些國內熱銷的進口啤酒,只不過是在國外代工或者貼牌的產品,這讓消費者付出的高溢價顯得十分得不償失,更有甚者是在國內代工廠生產的假冒進口產品。進口啤酒的魚龍混雜,也為進口啤酒未來的發展埋下了隱憂。

    四、渠道:進口啤酒已進入大眾消費

    依然停留在非主流群體和非傳統渠道

    從目前來看,進口啤酒依然沒有進入中國人主流消費者的正常飯桌上,反而大多數群體是80、90后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后者除了對普通工業啤酒的需求外,也不斷尋找其他的替代品,熱衷新、奇、特的年輕消費者將目光轉向了進口啤酒,這一點和預調酒很類似。與消費者匹配的是渠道特點,夜場和電商等成為進口啤酒的主流銷售渠道,進口啤酒口味和種類多樣,包裝豐富多彩,正好能夠滿足年輕消費群體追求新奇和個性消費的特點。值得關注的是,這種嘗鮮性消費因為重復購買率較低和場景化特征明顯而發展受到制約,想要實現大規模的起量還是需要進入餐飲、商超等正常渠道。

    五、利潤:進口啤酒單品利潤高

    但難上量

    啤酒經銷商對于進口啤酒較為偏愛,主要是進口啤酒利潤空間較大。但從整體市場來看,進口啤酒經銷商雖然單瓶利潤空間較大,但是銷量較國產啤酒小很多。且由于保質期時間短,運輸距離長等原因,進口啤酒對于存貨的周轉速度要求較高,相應資金的占用周期較長。現階段進口啤酒經銷商盈利模式通常為三分之一貨源能夠盈利,三分之一微利,三分之一略虧。隨著進口啤酒單價不斷下降,經銷商的利潤空間或將進一步受到擠壓,經銷商銷售進口啤酒的意愿或將進一步下降。

    六、價格:進口啤酒普遍價高

    價差逐步拉小

    進口啤酒整體價格比國產啤酒更高,但從單價上看,法國啤酒獨占鰲頭,緊隨的是美國啤酒。據調查,目前進口啤酒品牌平均價格為5.52元/500ml,其中有明確外資廠家記錄的進口啤酒品牌平均價格更是高達8.51元/500ml,但由于啤酒進口零關稅,且近幾年進口商的增加,進口啤酒市場更加分散,因而呈現下降趨勢,部分產品已經接近國產啤酒價格。而相比來說國產啤酒價格比較低,相對優勢較大,目前國內大型超市上架的青島、燕京、雪花、哈爾濱、珠江等品牌的主產品價格均在4-5元/500ml左右。

    七、分布:德國黑啤是最火的進口酒品牌

    德國龍頭不假,但沒有形成牛逼的品牌

    德國啤酒和荷蘭啤酒目前是中國啤酒市場的最大贏家,在銷量上二者占比高達35%和24%,金額占比更是高達43%和20%,遠超其他國家。目前,德國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國(不要問我第一是誰),境內共有一千三百家啤酒廠,生產的啤酒種類高達五千多種。盡管德國啤酒是我國進口啤酒中的龍頭,但由于品牌分散,很難形成如百威(美國)、嘉士伯(丹麥)和喜力(荷蘭)等的品牌,而德國黑啤更是對德國進口黑啤酒的統稱,不是一個明確的品牌,就像白酒中的“二鍋頭”,是品類,非品牌。

    相比國內雪花、青島、燕京、哈爾濱等大品牌,進口啤酒普遍品牌認知度低,且集中于個別國家與品牌;而國人對進口啤酒認可度最高的是德國啤酒和比利時啤酒,但兩國的啤酒品牌都較為小眾。

    八、工藝:德國的進口啤酒更加嚴謹

    價差逐步拉小

    歐洲啤酒釀造歷史悠久,且保留了眾多地域性釀酒作坊,工藝傳統特色和地區差異性鮮明;德國1516年頒布的啤酒《純凈法令》規定,釀造啤酒只能使用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這四種原料,不得添加其他配料,使得德國啤酒的質量穩定保持上乘,發酵度低,麥芽香氣濃厚。

    而國內啤酒多為工業拉格產品,質量穩定但差異性小,工藝特色不足;許多啤酒在釀造時加入大米、玉米、淀粉等低成本的配料,影響麥芽香氣與口感。

    九、品種:進口啤酒更多元

    國內剛起步

    進口啤酒目前品種和口味豐富,種類包括白啤、黑啤、黃啤、紅啤等;且在口感上不同于葡萄酒,啤酒細分品類之間的口味差異較為明顯,消費者能夠比較容易地區分鑒別,因而選擇余地更大;

    而國內品種較為單一,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啤酒都是美國工業拉格黃啤,口味偏淡,且不同品牌之間口味區別較小,近些年也出現了一些新探索,如青島白啤、珠江雪堡白啤、燕京黑啤等。

    十、覆蓋:進口啤酒較窄

    國產覆蓋全面

    進口啤酒覆蓋面比較窄,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年輕消費人群,大眾消費覆蓋較少;而市場覆蓋面非常廣,在各級城市及農村均有分布,產品的市場滲透程度高,消費目標人群大,幾乎遍及各個年齡層。

      關鍵詞:進口啤酒 市場 潛規則  來源:酒說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祥市| 蒙阴县| 澄江县| 巴中市| 全州县| 墨脱县| 呼玛县| 乌拉特前旗| 左权县| 图片| 岳池县| 拉萨市| 长沙县| 金华市| 蒲城县| 诸城市| 江西省| 陇川县| 林口县| 满洲里市| 广元市| 新河县| 二手房| 曲水县| 长武县| 尖扎县| 玉林市| 方山县| 中西区| 洪泽县| 岳池县| 方正县| 罗山县| 西乡县| 罗甸县| 卢龙县| 梁平县| 怀远县| 永修县| 临朐县| 惠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