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行業出現下行形勢,為了穩住業務,貴州不少二、三、四線醬酒將出路瞄準了濃香和清香占主導的東三省。兩年已過,這些醬酒在東北是否立足了腳?東北醬酒市場是否培育成熟?日前,記者對此展開了市場調查。
市場:醬酒消費仍不給力
2013年,除了茅臺以外,習酒、國臺等酒企在成功導入湖南、兩廣等醬酒消費市場后,也紛紛向外擴張尋求新的增長,糖酒快訊記者在曾經的采訪中獲得訊息,東北成為大多數醬酒企業新的市場目標。
據《新食品》雜志社2013年報道,貴州國禮酒業曾定下東三省全年千萬計劃,并針對東北市場推出低度醬酒。萬壽臺酒業也曾表示將產品通過導入宴會的途徑來實現擴張。但據糖酒快訊記者最近在東三省采訪中了解到,除茅臺和本土醬酒北大倉外,沒有一家主流經銷商正在代理或有計劃代理其他醬酒。有經銷商直言這不是消費者所認同的香型。
為了確認醬酒在東三省的現狀,記者曾走訪黑龍江哈爾濱、大慶,吉林四平、延吉等城市的餐飲渠道、商超渠道和名煙名酒店,在琳瑯滿目的酒柜上,難覓醬酒品牌。而各大飯店里,食客們更熱衷于啤酒、區域兼香、清香、濃香型白酒和五糧液、瀘州老窖、洋河等費醬香型白酒。
經銷商:醬酒失去送禮市場而下滑
事實上,醬酒也曾被少數東北的酒類經銷商選擇,作為業務的填充。大慶市一位不愿具名的經銷商稱,醬酒徹底失去市場是在三公消費被限制、打擊腐敗開始。
“我的業務就是從醬酒開始的。”該經銷商稱,她在做酒之前,曾為酒類營銷公司服務,了解到東北人也有一批懂醬酒的人,“主要是公務員。”在2008年前后,她代理了老郎酒,因為品牌背書和性價比被認可,醬酒很快在大慶打開了市場。但是由于自飲消費的不足,即使在春節消費熱季,醬酒的業務也只能占到她公司總業務的20%。
2013年以后,隨著國家反腐政策的實行,老郎酒失去了主要的市場,目前,她已經放棄了這一項業務。
四大原因造就醬酒東北市場困局
采訪中,通過與多家經銷商交談,記者總結出了醬酒在東北市場尷尬的四大原因。
一、市場認可度低。在東北,懂醬酒的人主要集中在政商人群中,而定位中低端的二、三、四線產品因為品牌度不夠,無法成為政商交際中的主流選擇。而大眾消費者對醬酒口感不認可,無法形成直接的消費市場;
二、高投入、低成效。幾乎每一個受訪的經銷商都談到同樣的話題,醬酒特別是中低端醬酒要在東北發展,必須融入市場,雖然說醬酒在東北空間巨大,但開發需要的成本也很大,對于處于行業動蕩期的經銷商們,首要任務是自保,需要的是動銷快、利潤高的產品,而不是投入成本培育市場也難以收到成效的醬酒產品;
三、區域酒企的夾攻。事實上,在東北,也有北大倉這樣的區域醬酒,長久的歷史沉淀和市場培育,其幾乎成了東北大眾消費者里熱愛醬酒的人的選擇,“南茅臺、北大倉”已經形成了醬酒從高端到低端的全覆蓋,這對于定位中高、中、中低端的貴州二、三、四線酒企而言,形成了巨大的市場阻力;
四、選擇多元化。隨著年輕消費者對休閑、時尚的追求,老年消費者對健康的訴求,東北酒市場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與之相對應,進口葡萄酒、特色酒等酒類大受歡迎,這意味著追求穩重、濃郁的醬酒的消費者正逐步被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