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2015 4大關鍵詞決定黃酒行業走向

    2015-12-21 10:0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與白酒一樣,黃酒企業在2013年之后面臨消費下降的危機,但是這種勢頭目前已經得到遏制。對于國內黃酒企業來說,擴產、電商、文化、消費氛圍的培育……成為2015年促進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擴產

    即便依然處于調整期,即便依然未擺脫小酒種的身份,但是這并不妨礙一些知名企業擴產以應對未來潛在需求。

    2015年6月,會稽山披露定增預案,擬以13.86元/股非公開發行1.3億股,募資不超過18.02億元。這其中6.53億元用于年產10萬千升黃酒后熟包裝物流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4億元用于收購烏氈帽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8160萬元用于收購紹興縣唐宋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其余6.6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可以看出,會稽山的定增方案之中,用于生產改造、收購、擴產的資金占據絕大多數。

    雖然在今年11月,會稽山擬調整于今年6月發布的定增預案,其中定增規模上限擬由18億元下調為13.41億元,發行數量擬由1.3億股下調為0.975億股,發行價格仍為13.75元/股;公司最新股價為13.27元/股,但在其募投項目中,年產10萬千升黃酒后熟包裝物流自動化技術改造項目、收購烏氈帽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收購紹興縣唐宋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均未做調整,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擬投入資金則由6.68億元下調至2.06億元。

    黃酒行業巨頭之一古越龍山,在堅持黃酒主業的同時,也在上調其特色酒類的產能。據悉,2015年,古越龍山全力以赴推廣“瑪咖酒”、“果味黃酒”、“果露酒”、“青梅酒”、“預調酒”等特色酒,企業表示這些新的種類已經實現增量。

    此外,2015年,山東即墨老酒現代工業產業園項目加速推進,該產業園計劃總投資6.2億元,總占地230畝,計劃明年6月份建成,10月份投入使用,一期建成后產能將達到5萬千升。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生產、研發、銷售、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北方最大的即墨老酒集中發展區,年可實現產能10萬千升,銷售收入11.2億元。

    與一線黃酒企業相比,區域型企業同樣致力于擴產。陜西秦洋長生酒業地處漢中,以白酒、黃酒雙酒種并行發展。2015年,該企業新廠區建成投產,據悉,其擴張產能大多來自于其旗下“謝村黃酒”,而并非白酒。

    業界人士認為,黃酒企業的這種擴產行為,與酒類市場整體緩慢復蘇有關,也與黃酒自身的需求看漲有關。

    電商

    幾乎與白酒市場同步,黃酒市場也面臨著電商化潮流的侵入,對于黃酒企業來說,2015年度正是電商化的大好時機。

    2015年,會稽山紹興酒首批入駐紹興名優特購物中心,日后,來自各地的游客不僅可以到購物中心看紹興風情,還可以在網上電子商城下單,購買正宗的紹興黃酒。紹興黃酒的觸網之旅始于數年前,如今,包括會稽山在內的諸多黃酒企業已經紛紛電商化,與酒仙網、淘寶網、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合作。各個公司還加大了微博和微信的互動營銷,讓更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了解紹興黃酒。

    金楓酒業也在2014年年報中提及,公司經營計劃包括深入推進以電商為重點的新渠道業務拓展,結合黃酒文化,開發年輕化、個性化的黃酒產品。

    烏氈帽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剛認為,對于黃酒而言,電商O2O模式是 “互聯網+貿易”或者是“互聯網+渠道”的革新。未來“互聯網+黃酒”的可操作范圍將會更廣泛,有可能涉及到整個供應鏈體系。

    在王小剛看來,未來黃酒企業和產品將會依托“互聯網+”形成一個完整體系,比如 “互聯網+黃酒采購”,組建采購同盟,實現行業內上下游商家共享的B2B模式,在定制化生產方面,未來可實現生產智能化、網絡化和物聯網化,并打通追溯系統及數據采集等環節;再比如“互聯網+銷售”,除去現有的黃酒電商平臺、O2O等模式,開創新型業態。

    2014年,古越龍山與酒仙網——“酒快到”實施戰略合作。短短一年,已有數千家古越龍山終端商入駐酒仙網——“酒快到”,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等主要黃酒消費市場將逐步實現移動訂購。今年的“雙十一”,古越龍山天貓旗艦店銷售額破百萬,同比去年增長238%,兩大活動吸引人氣,三款明星產品領跑銷量。

    一方面是諸多黃酒企業紛紛電商化,與電商平臺相合作;另一方面,定制化黃酒也借助于“互聯網+”而有所動作,成為黃酒觸網的另一個典型方向。眾籌黃酒產品“巨剛眾酒”曾在業界引發矚目,號稱以中國最好的手工釀制陳年紹興黃酒,第一季采用99元/瓶、限量1000瓶的形式發放。

    巨剛表示,自己通過網絡推出眾籌黃酒項目,是在“試水”產業互聯網創意孵化平臺,嘗試用“創意眾籌”的方式來做一個產業互聯網時代的鮮活范本。在他看來,通過互聯網,可以最大限度地找尋黃酒的真正消費者,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從而通過數據、實例更好地去做黃酒的生產與銷售。

    受到成功者的啟發,2015年通過電商平臺、社交平臺推出的眾籌黃酒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項目數不勝數。

    文化

    對于代表中國傳統的黃酒產品來說,文化內涵的發揚光大被認為是其市場發展的基礎。

    相比白酒,黃酒產品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更多——無論是飲酒的民俗儀軌,還是其對傳統工藝的傳承。實際上,黃酒品牌面臨著消費斷代的威脅——黃酒消費者多為中老年人,80、90后消費者多被葡萄酒或其他新品類所俘虜,但是傳統文化的復興也被提上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在黃酒消費盛行的江南地區,體驗式消費已經被廠家所重視。黃酒企業在紹興黃酒節上,在推廣傳統項目的基礎上,推行民眾參與項目,有效推廣了黃酒的文化與品牌。

    有業界人士稱,過去紹興黃酒非常注重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堅持,是把黃酒當作土特產賣,而未來要做的是把黃酒當作藝術品或者“國粹”來賣。

    實際上,一些地區和企業正著力恢復傳統的釀酒、飲酒禮儀,并將之上升到文化高度。

    2015年9月8日,古越龍山投資6900萬元的長篇電視連續劇《女兒紅》開機。古越龍山向著年輕一代發出這樣一種信號:古老黃酒愿意更為積極、更為開放地融入現代社會。

    2015年11月8日,第21屆中國紹興黃酒節開幕式暨開釀儀式在浙江紹興的中國黃酒博物館廣場舉行。古越龍山、會稽山、女兒紅等15家紹興黃酒企業代表共同宣誓“做誠實人,釀良心酒”,共同慶祝傳統冬釀的開始。

    據民俗專家介紹,立冬,不僅象征著冬季的開始,也有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寓意。立冬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水體清冽、氣溫低,既可有效抑制雜菌繁育,確保發酵順利進行,又能使酒在低溫長時間發酵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風味,最適合做黃酒,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立冬,是紹興酒開釀的日子,傳統黃酒企業都會在這一天舉行祭酒神儀式,祈求一年風調雨順,釀出醇香的老酒。

    消費氛圍

    盡管黃酒行業出現利好,但是黃酒地域性太強,消費者面臨斷代的危機并未消除,如何營造良好的消費氛圍成為諸多企業的新課題。

    黃酒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產地較廣,品種也很多,與當地的文化和消費習慣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長期以來,黃酒企業規模普遍過小,發展滯后,一直在地區性、低檔酒的層面停滯不前。黃酒的產銷主要集中在四省一市,即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和上海,而安徽產銷量也很大。在這些省市中,黃酒消費主要集中在城市,如浙江的杭州地區和紹興地區,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以及福建的福州、泉州,上海的黃酒消費也主要在市區以內,尤其是餐飲娛樂場所。

    有專家稱,除此之外,北方一些地區之中,黃酒產品往往局限于更為狹小的區域之內,難以像白酒一樣形成跨區域品牌。黃酒市場發展至今,依然還沒有擺脫其消費市場的局限性,蘇、浙、滬市場銷量占據了整個黃酒市場銷量的70%以上,若加上安徽這一比例甚至超過80%。而業內企業依然把市場推廣重點集中在這些區域,偏居一隅,限制了產品在全國范圍的推廣。

    “和白酒一樣,黃酒也面臨著消費者斷層的危機。”營銷專家李峰認為,從目前黃酒消費的人群來看,40歲以上占據很大比例,而年青一代消費者則更愿意接受葡萄酒等舶來品。

    在專家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不但需要諸多企業共同努力,致力于消費者的教育和消費氛圍的培養,還需要在渠道、終端上多投入,使消費者能夠更多地接觸黃酒。黃酒巨頭古越龍山就計劃在2015~2016年度,新增數十家專賣店,采用終端店擴容的形式與消費者親密接觸。

      關鍵詞:關鍵詞 黃酒行業 走向  來源:華夏酒報  呂瑞元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方正县| 尚志市| 高青县| 称多县| 江阴市| 抚松县| 涟水县| 安岳县| 太原市| 平泉县| 黑山县| 新龙县| 林州市| 镇沅| 石楼县| 新龙县| 绥德县| 大厂| 崇阳县| 越西县| 酒泉市| 建水县| 莫力| 栖霞市| 南雄市| 井研县| 栾川县| 台湾省| 皮山县| 沂源县| 禄劝| 澜沧| 石柱| 永安市| 泸州市| 杂多县| 扎囊县| 定陶县| 昌邑市|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