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瀘州老窖、汾酒、長城爭相占位國酒 有哪些產業邏輯?

    2018-01-23 08:3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國酒,一直是白酒行業內爭奪的焦點名稱。從“濃香國酒”到“清香國酒”,從“盛世國酒”到黃酒的“國酒復興”……2017年可謂中國酒業的“國酒”爆發年。

    有專家分析認為,“國酒”的背后是品牌高度和品牌價值的拼搶與占位,這是行業回暖之后的必然。2017年的復蘇形勢給了名優酒太多的底氣,在占位“國”字號的背后,更是凸顯了企業在行業集中化趨勢下搶占認知的激烈。

    集體搶灘的“國酒”爆發年

    總結2017年的酒行業,“國酒”必然是標簽之一。

    2017年3月,瀘州老窖提出“濃香國酒”,以“品類占位法”成為行業內又一家戰略上占位“國酒”屬性的企業。據酒業家了解,在瀘州老窖正式提出這一提法前,另外一家知名濃香白酒企業高管考慮過類似的提法。

    同樣在12月,汾酒股份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常建偉首度公開表示要打造“清香國酒”,讓汾酒成為新時代的火炬手。

    有消息稱,與瀘州老窖、汾酒的品類劃分法不同,劍南春欲通過“茅五劍”、三大名酒之一的品牌提法,樹立更高的品牌形象。

    與此同時,“國酒”旋風還從白酒界刮至葡萄酒領域。2018年1月3日,長城葡萄酒發布新戰略,推出了“紅色國酒”新定位,引發行業熱議,也引發競爭對手的反彈。

    白酒營銷專家田卓鵬表示,是“國酒”就必然是“超級品牌”,是“超級品牌”+“超級品類”+“超級產品”三位一體的、具有頂級競爭優勢的龍頭品牌。品類老大具有獨占性,而“國酒”則是最高代表,大家形成瘋搶之勢頭也是必然。

    品牌高度和品牌價值的拼搶與占位

    誰是“國酒”?除消費者認可度較高的茅臺外,爭奪這一稱號的名酒品牌又加入了汾酒、洋河、瀘州老窖等,誰都想在“國酒”盛筵中分得一杯羹。

    “‘國酒’的背后是品牌高度和品牌價值的拼搶與占位,這是行業回暖之后的必然,正如2012年后的‘民酒’和‘腰部產品’一樣,都是基于市場和消費的趨勢。”觀峰智業集團董事長楊永華認為。

    關鍵詞:瀘州老窖 汾酒 長城  來源:酒業家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胜县| 满城县| 竹北市| 孝感市| 宜春市| 汶川县| 叶城县| 永泰县| 花垣县| 南昌市| 九台市| 琼结县| 全椒县| 女性| 吉首市| 大宁县| 扶沟县| 武定县| 台南市| 金坛市| 武隆县| 聂拉木县| 安西县| 桦南县| 盐津县| 枣强县| 嵩明县| 唐山市| 金沙县| 开封县| 三都| 通州区| 象州县| 金溪县| 新和县| 滨海县| 施秉县| 岫岩| 石棉县| 宜昌市|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