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營銷 >

    什么?“粉絲經濟”也是偽命題?!

    2015-03-26 10:5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有一個段子,是說一個人站在鏡子前面,鏡子里的自己是高大威猛顏值高,而鏡子外的真實情況則是窮胖矮矬純宅屌。看到這個段子時,正在關注一些關于品牌運營“粉絲經濟”的事,挺有感觸。在我看來,我們“粉絲經濟”的現狀,就和這段子里的情形差不多。

    理想中的粉絲經濟

    說起粉絲經濟,我們能舉出好幾個品牌做例子。

    第一個,小米。

    小米已經成為國內粉絲經濟的領頭羊,引起不少國內品牌的效仿。簡單來說,小米的粉絲經濟模式主要有這么幾個特點。

    首先,有能令粉絲聚集起來的產品和服務,無論是不斷升級的小米手機、MIUI,還是后期的小米平板,抑或是小米移動電源、活塞耳機,小米為粉絲們的“粉”找了一系列理由——一系列產品形成的品牌矩陣,讓粉絲能夠通過購買,營造自己的粉絲環境。

    其次,擁有成熟的粉絲社區。米粉們能從小米自有的社區平臺上尋找到其他粉絲并充分交流,在社區中找到滿足各類產品、服務問題的答案,借助他人的存在建立起一個“圈子”,形成身份認同。

    最后,在營銷上,通過米粉節、搶購等手段來積極主動地營造這樣的環境和圈子。

    小米意在布局完整的產品和服務鏈,劍指生態,而整體的粉絲經濟從環節上看已經很成熟。

    另一個一直被拿來與小米類比的品牌是魅族。

    一樣有產品、有社區,但礙于領導者的個人風格,營銷環節卻一直是弱項。

    從產品和社區運營上看,魅族都不如小米火熱,產品迭代不快,雖然近期已加速,依然不能和小米相比,但每款單品都擁有良好的口碑。

    社區則比較冷清,這也與其FLYME OS相對封閉有關。

    營銷上,2014年起領導人黃章開始轉變風格,但手段和想法顯然并不如小米玩得轉。

    顯然,魅族的粉絲經濟是另一種風格:重產品,輕營銷。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后來錘子出現了,讓大家見證了一個段子手是怎樣讓一個還沒誕生的產品吸引大家的眼球,又成功使他們轉化為第一批消費者的。

    這種用“情懷”偷換“產品”概念的手段令人驚覺:原來粉絲還可以這么玩。相比起前兩種,錘子將營銷放在第一位。

    這三種類型基本上囊括了粉絲經濟的三種走向,且看起來都很美。

    現實中的粉絲經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三個常被大家拿出來研究的、看起來路數各有千秋的品牌,實際上卻有一個共同點——高性價比。

    無論怎么看好小米的生態、魅族的工匠之心和錘子的所謂情懷,都不能逃避開國產品牌就是在靠低價搶市場的現實。

    魅族,以超精良的做工和高度定制的OS等,毋庸置疑地占據超高性價比的第一名。而大家都說小米的產品好、服務好,可實際上,小米是在同等價位上產品上乘、服務上佳,放到整個市場中就不那么有優勢了。最后說錘子,怎么說呢,自從1980元就能買到原來說好不降價的產品后,大家都覺得被坑了。

    錘子黨的紛紛倒戈雖不能佐證全部品牌的規律,但是作為同一個圈里的國產品牌,我們至少看到了這樣的可能:一旦這些品牌沒有了性價比,粉絲的“忠誠”很可能會立刻瓦解。

    也就是說,所謂“粉絲”們,并不是沖著品牌而來,說穿了,還是為了低價而來。這和打烊前的超市商品半價處理沒什么不同。

    這里反映出我們的品牌在運營粉絲經濟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品牌的溢價上不去,由粉絲而產生的無形價值空間小、不穩定。

    君不見有多少曾經的小米擁躉,在脫離了“屌絲”族群后,立刻轉投國際品牌。于是,我們的粉絲經濟站不住腳了,險些要被推翻。

    我們的粉絲經濟,是一種脆弱的粉絲經濟。

    建立區隔價值,要走高不能走低

    大家都明白,之所以會有粉絲,是因為品牌擁有一個獨特的區隔價值。一定是有什么地方比別人強,能抓人。我們的品牌其實也在做,而最主要的,也就是上文中的“性價比”——一樣好的質量下,比別人便宜,這就是我們粉絲經濟的特色。

    可是大家也都明白,這樣的低價策略,并非長久之計,提升客單價才是正途,這才是“粉絲經濟”的真正價值,要走高不能走低。以上幾個品牌顯然做得不夠好。

    先看看蘋果的做法吧。

    和小米類似,蘋果有自己獨特的產品和服務,手機、電視盒子、耳機等等,產品和服務結構很相近。同樣類似的,蘋果也是著重于生態建設,力求在自己的生態圈中為大家提供最好的內容。當然,上面兩點也有人要強調必須反過來說,應該是小米和蘋果類似。

    好的,我們的品牌一般只看到這里就結束了。既然都有產品、有服務、有生態,那么我們就和他們一樣了。

    可為什么號稱是“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的錘子銷量慘不忍睹,小米每次發新機都被瘋搶一空,看起來很受歡迎卻只能徘徊在下沉市場擠不進一、二線城市的主流?而iPhone價格一路水漲船高,銷量卻一翻再翻,熱度不減?

    蘋果從觸摸技術、外觀、視網膜屏幕、指紋識別到Apple Pay,不斷帶起業界的風潮。按上面的邏輯,只要我們也有了這幾樣的功能和技術,我們就一樣了。

    真的一樣嗎?

    要知道,結構之外,品牌還需要別的東西,一種能提升品牌無形價值、提高品牌溢價的東西。目前來看,離這種東西最近的應該是產品還未發布時的錘子。從羅永浩的宣講中,大家看到,這時的錘子和蘋果非常相似——追求品質、用戶至上的好產品,精工細做,為消費者著想,有獨特的設計角度立場和與眾不同的產品產場。

    帶著這樣的期望,人們收到了錘子,大家改口:其實和想象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沒有想象中的好,雖然比蘋果便宜好大一截。

    到這里,區隔就很明顯了。我們假設錘子的實體產品和羅永浩之前所描述的一樣好,或者超出大家的期望,那么,現在它還會一降再降沒人買嗎?可能不會。但同時,蘋果產品卻一再超出粉絲的想象。這就是“有”和“好”的差別。

    而蘋果的“好”,卻不只來自于各種高規格參數,許多品牌都能做到,或比它更強更厲害。重要的是,通過洞察消費者的需求,產品的創新和功能的實現到底能不能為消費者提供實在的良好體驗,這才是驅動蘋果進行規格升級的原因,這也是蘋果之所以能聚集大量“忠粉”的根本原因。

    本末倒置的淺層模仿,讓品牌陷入跟風的泥沼,這不僅指產品本身,連打造“粉絲經濟”的做法也是一個道理,一味照搬別人打造粉絲經濟的模式,也不可能擁有自己的粉絲經濟。

    其實我們也可以說,蘋果并未聚集什么“粉絲”,它所做的,是回歸消費者。品牌們不能指望我生產什么你買什么,而應該是消費者想要什么你就制造什么,這才是真正的“粉絲經濟”,品牌應是消費者的粉絲,你首先愛他,他才會回報。

      關鍵詞:粉絲經濟  來源:《銷售與市場》雜志渠道版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山县| 康保县| 怀远县| 阿拉善左旗| 芮城县| 从江县| 阿坝| 涞水县| 林芝县| 封开县| 德州市| 新丰县| 朝阳区| 枣庄市| 鸡西市| 水城县| 宁化县| 清流县| 托克托县| 中山市| 宜昌市| 黄石市| 阳城县| 新营市| 旬阳县| 赣榆县| 博客| 咸阳市| 当涂县| 阿克苏市| 罗田县| 吉隆县| 白山市| 五河县| 新建县| 厦门市| 岗巴县| 儋州市| 许昌市| 高雄市|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