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向中國白酒技術圈老兵方陣致敬

    2015-09-08 08:3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其中,參加閱兵的抗戰老兵方陣備受關注。在抗戰老兵方陣通過天安門廣場時,習總書記率先起身向老兵們揮手致敬!前兩天給大家介紹了白酒技術圈大閱兵的七大軍區兵力分布圖,作為白酒行業的從業者,讓我們來向中國白酒技術圈的老兵方陣致敬吧!

    老兵方陣:秦含章、曾祖訓、沈怡方、高月明、于橋、胡永松、季克良、高景炎、莊名揚等(以年齡排名)

    以秦含章、沈怡方、曾祖訓等為代表的的泰斗們,仍然活躍在中國白酒技術圈的舞臺,他們長期致力于白酒釀造、分析的科學研究,對白酒行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中國白酒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從業人員,特別是技術圈的工作者,時時刻刻應該以這些老先生為楷模,他們是白酒圈的寶貴財富!

    秦含章:(107歲老兵)

    秦含章老先生作為最年長的百歲技術專家,已經超越所有團隊,成為白酒技術圈的精神領袖。秦老1908年2月出生,江蘇無錫人,1931年畢業于上海國立勞動大學農學院,后去比利時、法國、德國留學。1935年畢業于比利時國立圣布律高等農學院,獲工學碩士及農產工業工程師學位。之后,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植物學院博士班進修微生物學,并任威爾孟哥本斯啤酒廠實習工程師,1936年在德國柏林大學發酵學院專修啤酒工業。建國后,歷任食品工業部、輕工業部參事,第一輕工業部、輕工業部食品發酵工業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輕工協、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理事。是第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品發酵和食品工業的教學、研究工作。對山西杏花村汾酒傳統的生產技術進行了科學總結,為我國白酒工業科學理論體系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曾祖訓:1932年出生,中共黨員,享受四川省政府特殊津貼;1953年,畢業于四川化工學院;1980年,任工程師;1989年,任教授級工程師;1985年,調入四川省酒類科研所任所長、商業部酒類質檢中心主任、省食品協會理事、省白酒協會常務理事、省標準化常務理事、四川省第二屆科技顧問團顧問、省輕工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委;歷任內蒙輕工研究所主任、四川省酒類科研所所長等職。第五、六屆全國白酒專家組專家,國家級白酒評酒員,中國食品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技術顧問,1992年享受政府津貼,2004年中國財貿輕紡工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授予全國釀酒行業特殊貢獻獎。

    沈怡方:1933年2月出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著名白酒專家。大學本科,1953年畢業于華東化工學院有機合成專業,服從國家分配到內蒙古輕工科學研究所工作。1981年調回江蘇。歷任內蒙輕工科學研究所、江蘇省食品發酵研究所室主任、江蘇省輕工食品工業公司總工程師。現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著有“液體發酵法白酒的生產”、“低度白酒生產技術”、“白酒生產技術全書”;參與了“發酵工業詞典”、“中國酒經”、“中國釀酒科技發展史”的部分編寫工作。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1978-1988年期間先后榮獲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常州市、廣東省、湖北省科研成果獎,2004年獲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特殊貢獻獎,2008年獲振興蘇酒突出貢獻獎。

    高月明:1933年出生,中共黨員,在中國酒界素有“北高”之稱,是中國濃醬兼香型白酒的締造者,是中國白酒國際化和科學飲酒、文明飲酒、健康飲酒的最早倡導者之一,他提出的“東北清雅型板塊說”成為東北白酒企業踐行的目標。在1984年全國酒類質量大賽上,他領導的黑龍江釀酒行業奪得23枚金、銀、銅牌,這在酒業并不算發達的東北地區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他因此得到了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嘉獎。工作之余,高工還總結幾十年的工作經驗,編寫或與人合著了《全國白酒操作法》、《全國白酒技術30年成就》。《全國食品發展綱要》等著作。

    于橋:1933年出生,山東省威海市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現任大連市金州酒業公司技術顧問,國際名酒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畢業于大連市金州干部文化學校高中班,1986年被評為大連市自學成才標兵。1963年由化學試劑行業轉入白酒行業。于橋同志1964年研制陶板通風晾渣裝置成功,后又研究固態法通風培養酒精酵母告捷。1984年后,連任國家內貿系統白酒評委及專家組組長,1988年被聘任中國白酒檢評專家組副組長。1993年被評為國家有特殊貢獻的專家,終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胡永松:1938年出生,曾擔任四川大學生物工程系系主任,現任四川大學食品與發酵工程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國食協白酒協會理事及技術顧問、四川省釀酒工業協會專家組副組長、四川省食品發酵學會名譽理事長、四川省省委、省政府科技顧問團顧問。他長期從事微生物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尤其是對微生物及其食品發酵中的應用開發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其中一些項目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微生物技術在中國名酒發酵中的應用研究方面,一些學術觀點、技術思路以及應用技術,為傳統發酵產業同現代科技相結合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季克良:1939年出生,1964年畢業于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食品發酵專業,作為分配到貴州茅臺酒廠工作的第一批大學生,曾從事茅臺酒的生產技術、科研、質量管理、黨務等工作。曾經集貴州茅臺酒廠黨委書記、董事長、總工程師于一身。茅臺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是第一個用科學理論解讀茅臺的人,在茅臺酒廠的悠悠歲月中揭開了茅臺酒的神奇工藝之迷,成為了世界級釀酒大師、著名的白酒專家,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季克良對國酒茅臺及中國酒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曾獲“優秀企業家”、五一勞動獎章及“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高景炎:1939年8月出生于江蘇省常熟市。1962年8月畢業于無錫輕工業學院發酵工程系。參加工作以來,先后擔任北京釀酒總廠技術員、技術科長、技術副廠長、代廠長和廠長。北京紅星釀酒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任北京釀酒協會理事長、中國白酒專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微生物學會工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委員。70年代,組織參加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等國家名白酒工藝引進北京的工作,研制生產出多種部優、市優白酒,結束了北京地區單一生產“二鍋頭”的歷史。

    莊名揚:1940年出生,196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系,就職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食品協會白酒分會技術委員會高級顧問,中國釀酒協會白酒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有《濃香型低度大曲酒生產技術》等專著及60多篇科技論文,其中《美拉德反應產物與中國白酒的香和味》等論文,論述了美拉德反應與中國名優白酒之間的相應關系。

    祝愿白酒技術圈的老兵們健康長壽,幸福安康!

      關鍵詞:白酒 93大閱兵  來源:佳釀網  鄒江鵬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南县| 兴化市| 郁南县| 富蕴县| 沙田区| 招远市| 上林县| 修水县| 绩溪县| 孟连| 城固县| 泉州市| 和龙市| 南昌市| 濮阳市| 琼结县| 卢氏县| 海兴县| 金门县| 枣强县| 灌云县| 淄博市| 芦山县| 白朗县| 扬中市| 杭锦后旗| 龙里县| 儋州市| 桂林市| 孟津县| 青冈县| 庆城县| 师宗县| 奉贤区| 甘肃省| 儋州市| 武隆县| 威宁| 曲周县| 顺义区|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