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中國市場葡萄酒品牌現狀與突圍策略

    2018-05-29 08:4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葡萄酒近些年蓬勃發展,正逐漸改變著中國人的消費習慣。作為一種有著深厚文化基礎的商品,從競爭的角度看,品牌是最重要的競爭力體現。然而,品牌運作又是難度最高的。縱觀這些年中國市場的葡萄酒品牌之爭,正處于品牌混戰的階段,但是,亂戰之中已經初現未來的端倪。

    一、葡萄酒迎來黃金十年,進入加速增長期

    市場的演變不是孤立的,和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作為盛世文化的產物,葡萄酒一直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

    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由投資主導轉變為消費主導。2017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60%,這種態勢仍將繼續。2017年中國人均GDP已經達到8500美元,按國際經驗,已進入消費升級的加速期。

    與此同時,由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主流人群的換擋,導致市場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讓中產階層增長迅猛,根據BCG的《中國私人銀行2017》報告,家庭可投資資產值在100萬美元到500萬美元,以及500萬美元到2000萬美元這兩個區間內的家庭數量增長最快,2017年已達到210萬戶和30萬戶,預計從2017到2021年,這兩個群體的財富值將以13.6%的平均速度增長。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消費者的消費動機、消費習慣發生了變化。特別是消費升級的影響,使得消費結構正在向更高層次轉化,從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升級的趨勢十分明顯。具體表現在品牌消費上“從大眾到自我價值體現、從需要到我要、從品質到精致、從炫耀性消費到理性消費”的轉變,對企業的經營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目前,中國有近4000萬葡萄酒的習慣飲用者,而且正在快速增加。預計未來5年,結合中產階層的人口增長和人均GDP的增長,這一數字的人口數量將會突破6000萬。而葡萄酒的市場容量也將從現在的800億突破1500億人民幣。

    二、中國市場葡萄酒品牌的發展現狀

    1、品牌意識在普遍提高

    從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葡萄酒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迎來了明顯的提速。在之后的近10多年時間里,葡萄酒產業在消費者的普及中逐漸發展起來。這個過程也是中國葡萄酒市場的品牌建設期,形成了國產酒的初步的品牌格局。但是,市場上模仿抄襲、假冒偽劣層出不窮,品牌建設處于混亂的狀態。這和消費者的品牌觀密切相關。

    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不斷增加,促使消費增長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在多重促進消費增長的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國消費市場將呈現規模穩定增長、結構升級進一步顯現的局面,注重健康消費、注重消費儀式感的群體不斷增長,消費者成熟度的增強,導致消費者對品牌的消費意識明顯增強。

    截至目前,中國消費者正在快速走向成熟,對葡萄酒已經不陌生,品牌意識也隨之提高。企業的品牌意識也在同步提高。同時,由于葡萄酒這種商品的特性,普通消費者不容易辨別質量,因此,品牌也會成為選擇的重要理由。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的品牌觀念在改變。在內部采訪調查的企業中,有超過90%的企業都會認為品牌對企業最為重要。

    2、品牌亂戰,向頭部品牌集中

    從現在市場的品牌格局來看,正處于混亂時期。國產和進口葡萄酒的品牌多、雜、亂。保守估計,至少有超過上萬個品牌在市場流通。平均每個企業擁有至少超過2個以上的品牌。中國有近4000家左右的進出口貿易企業在運作葡萄酒。每年這些企業都有30%以上的更換率。中國規模以上葡萄酒企業240家,但加上規模以下以及部分在建的酒莊,以及各類經銷企業,在市場流通的品牌數量肯定遠不止上述數字。

    在混戰之中,大格局已經初露端倪。國產葡萄酒品牌中,原有的三巨頭格局早已被打破,一線品牌只有兩個:張裕和長城。其中,張裕作為超級品牌,一枝獨秀,長城緊緊追趕,但銷量上尚存比較大的差距。張裕2016年營收47.18億,2017年預計會在50億左右。相比之下,長城葡萄酒20多億的銷售顯然還有很大的差距。作為一線和二線品牌之間的威龍,2016年7.8億的銷售額,差距和張裕、長城相比更大,但已經將其他品牌遠遠甩在身后。王朝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很多,無法做出判斷。莫高、紫軒、通化、通天、漢森、鄉都、樓蘭、茅臺等等一些品牌作為二線陣營的代表,其實銷量也是參差不齊。如果單獨看酒莊,樓蘭、怡園等從品牌角度看算是做的不錯的代表。還有一些采用獨特的商業模式例如山東臺依湖等,但無法用常規方式計算銷量。

    進口葡萄酒中,卡思黛樂和奔富作為一線核心品牌,占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也可以說是“兩枝獨秀”。2014年,卡思黛樂原瓶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突破1億瓶,成為首家進入中國市場“億瓶俱樂部”的外國酒企。二線的品牌非常多,杰卡斯、黃尾袋鼠、加州樂事、桃樂絲、天鵝莊、星得斯、丁戈樹等等,還有很多。但這些品牌的銷量也是參差不齊,但真正單品牌銷量過億的其實并不多。還有一些是隱性的品牌,例如像美國的馬克斯威,不做宣傳,但已經悄悄運作了幾年,上升勢頭很好。總體來說,競爭很激烈,個別品牌比較活躍,未來幾年時間,將會出現更加明顯的分化。

    未來幾年,從銷量和市場份額兩個維度來看,排名前十位品牌將占整體市場的份額比例的60%以上,通過近幾年的數據已經可以發現,葡萄酒已經開始逐年向頭部品牌企業集中。

    3、已成為世界品牌匯聚地

    雖然中國市場葡萄酒并不是主流酒種,和白酒相比,銷售額也并不大,但前景非常好,而且發展速度很快。例如對進口瓶裝葡萄酒來說,在2011年到2017年間,從進口量看,平均每年以24%左右的速度在遞增。但目前從人均飲用量也不過才1.4L左右。

    鑒于中國未來發展的廣闊增量空間,各個主要的葡萄酒國家,紛紛把中國市場作為未來發展的最大的增長點。因為很多國家的市場存量空間已經基本飽和。所以,世界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基本上都已進口到中國市場。有的處于觀望期,試探性進入;有的則是大力拓展。中國市場儼然成為了世界品牌的匯聚地。未來幾年,這種情況還會更加嚴重。

    4、企業在品牌上投入的資金較少

    雖然企業都知道品牌很重要,但整體在品牌建設上的投資比例并不大。從市場表現上來看,葡萄酒企業絕大部分是沒有全年比較明確的品牌投入計劃。在行業內部的調查中顯示,葡萄酒企業有全年品牌投入計劃的只占到調查總數的30%不到。甚至很多企業不知道什么是品牌投入。

    當然,這也和中國市場的狀況有關。很多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問題,要想上量,首要的是做渠道。所以,很多企業把有限的資金都投入到了渠道上。因此,如果進行品牌的長期建設,是難以獲得短期銷量增長的,可能還沒等品牌建起來,企業已經不在了。

    另外,很多企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并不是很懂,也不專業,這也導致了對品牌建設的不同做法。

    5、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提升,但重視度不夠。

    首先來看,假冒偽劣產品相比過去少了。例如以往很多企業專門模仿市場上的暢銷品牌,雖然現在也有,例如2017年出現的造假奔富、拉菲等,但總體來講,已經比過去少了很多。在90年代末和2005年之前,造假和模仿國內知名品牌的非常猖獗。2005年之后,開始模仿進口葡萄酒的知名品牌,例如拉菲。一直到到2011年,這一現象才逐漸減緩。這其中,光中央電視臺就曝光了5次。最近這幾年,已經明顯減少。

    很多企業知道知識產權的重要,意識也在提高,但重視程度還不夠。無論國產還是進口葡萄酒品牌,依然不斷出現商標侵權事件,例如卡斯特、奔富的品牌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這都會影響品牌市場的拓展,這和當事方的意識和相關方不夠重視都密切相關。

    6、對品牌的理解和運作能力比較弱。

    這主要體現在市場的品牌操作上。很多企業認為有了產品名字就是品牌了。還有很多企業認為品牌是原因,有了品牌就能帶來銷量等等。

    產品屬于工廠,品牌屬于消費者。消費者消費的是產品,記住的是品牌。品牌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正是由于企業對品牌長期不懈的堅持,在市場上專業化的建設,才不斷進行品牌資產的積累,并逐漸形成了自身品牌的影響力,從而帶動了企業更好的成長。品牌是在長期的市場操作中,逐漸樹立起來的。

    從品牌的定位角度看,很多企業的品牌沒有明確的定位和銷售主張。企業更注重的是品牌的包裝形象。這是一種對品牌認識上的片面。很多企業還處于產品銷售階段。

    另外,品牌在落地執行中,在和消費者的接觸中,大部分企業做的都不夠好。所以,很多企業的品牌已經在市場做了很多年,但依然沒有構建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關鍵詞:國產葡萄酒 轉型  來源:紅兔書院  王德惠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姜堰市| 普安县| 瓮安县| 恭城| 兖州市| 建水县| 宁武县| 北京市| 本溪| 三明市| 曲阜市| 任丘市| 开封县| 盘锦市| 竹北市| 延津县| 达尔| 铜鼓县| 和平县| 广南县| 蓝田县| 睢宁县| 横峰县| 阳泉市| 永德县| 博爱县| 法库县| 吉水县| 沙湾县| 利川市| 西青区| 日喀则市| 长宁县| 宿州市| 崇阳县| 新河县| 交城县| 马尔康县| 蓝田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