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中國葡萄酒產業呈爆發式增長 未來還能走多遠

    2015-01-23 10:2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近年來,中國的葡萄酒產業呈現爆發式發展之勢,在過去的10年間,酒廠的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推動中國趕超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第七大葡萄酒生產國。中國葡萄酒產業快速增長的動力何在?中國葡萄酒的品質也在同步提升嗎?

    氣候和政策的制約

    “中國居然也出產葡萄酒!”這是外國人聽到中國葡萄酒時最常見的反應,其中包括葡萄酒業內人士。不過,那些到過中國并嘗試過當地最常見品牌葡萄酒的人都對這些酒留下深刻的印象。

    實際上,2011年中國葡萄酒首次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賽獲獎的消息傳出時,人們對此感到震驚和懷疑。但是,正如居住在北京的葡萄酒博客作者Jim Boyce所說,近年來中國葡萄酒在國際大賽中表現搶眼,在知名葡萄酒評論家的品酒筆記中也飽受贊譽。

    英國著名酒評家杰西斯·羅賓遜稱贊中國葡萄酒的品質出現了顯著提高,2014年,中國首次被納入《世界葡萄酒地圖》。

    就中國種植優質葡萄的困難程度而言,那些品質優秀的葡萄酒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每一個主要葡萄酒產區都有自己的挑戰和機遇:在北部的寧夏、山西和新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疆等地區,雖然夏季溫暖干燥,但種植者必須設法對抗冬季嚴寒的氣候,通過“埋土”的方式使葡萄樹安然過冬。這不僅需要付出昂貴的勞動力成本,而且迫使種植者盡早收獲,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埋藤。而在東部沿海的山東省,冬季氣候溫和,雖然不需擔心葡萄樹受凍,但仍要防范在多雨的夏季和初秋腐爛及染病的風險。

    與此同時,中國的土地制度也制約了葡萄酒產業的發展。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使酒廠無法自主控制葡萄園,有的生產商不得不從零散的葡萄種植戶處收購葡萄。此外,與種植戶簽訂的合同也很難實施,酒廠希望晚收葡萄以獲得最佳成熟度,而種植戶往往為規避風險將葡萄出售給愿意提早采摘的酒廠。

    盡管存在如此復雜的供應鏈,近期的成功也表明中國能夠釀出高品質的葡萄酒。山西的怡園酒莊就通過與種植戶建立良好合作關系,除在種植方面提供幫助外,還對高品質的葡萄給予獎勵。寧夏的迦南美地酒莊使用的赤霞珠葡萄也多半需要采購,不過由于酒莊與一些值得信賴的種植者達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也釀出了質量優異的葡萄酒。

    雖然這些成績令人鼓舞,但與數百名簽約種植戶的合作仍然付出高成本且帶有大量的不確定性。而在寧夏產區,當地政府一直致力于向酒廠出租土地來推動葡萄酒業的發展,并將釀酒產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進行扶持,這是該地區的一大優勢。這些政策已經吸引了包括跨國公司在內的眾多投資者。保樂力加在寧夏釀制的賀蘭山品牌葡萄酒就廣受好評,價格也極具競爭力。奢侈品巨頭LVMH也新近發布了其首款中國起泡酒,通過在中國釀制葡萄酒,他們不僅推廣了自己的品牌,還推動當地生產商不斷學習和創新。

    另一個推動力量來自于中國與國內外葡萄酒專家的緊密合作。在中國,出現了越來越多在國內知名大學接受過專業培訓的釀酒師,他們跟隨李華、李德美等知名專家的腳步投身葡萄酒業。在如此眾多酒莊尋求快速發展的中國,對國外葡萄酒釀造和葡萄種植顧問有著巨大的需求。

    許多飛行釀酒師定期到中國酒莊提供顧問服務,但也有一些外國專家已在中國定居多年。波爾多釀酒師熱拉爾·高林)可能是最為突出的一位,他早在1997年就來到中國,參與建立了廣受好評的怡園酒莊,后期在山東蓬萊建立的拉菲酒莊擔任總經理,之后他又到新疆的蒲昌酒莊釀造有機葡萄酒。

    在新疆南部,法國人格雷戈里·米歇爾在樓蘭酒莊擔任釀酒師也已超過10年。這類本地企業家和外國專家之間的創新型合作都在推動著中國葡萄酒的發展。

    中國葡萄酒能走多遠?

    全世界的葡萄酒業都盯緊了中國葡萄酒市場,不過一些觀察人士仍警告需持審慎樂觀態度。最近,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的報告指出,雖然中國的葡萄酒消費量在2000年至2012年保持著快速增長,但2013年下降了3.8%。

    中國目前打擊奢侈消費的政策已經影響到高端葡萄酒市場,這將無疑有利于中端市場的發展。精明的消費者更追求酒品的物有所值而非名氣,僅靠銷售動輒天價的波爾多一級莊名酒,或數百美元一瓶的高檔酒是無法建立葡萄酒消費基礎的。許多中國葡萄酒企業推出價位低廉的地產酒,讓消費者能夠經常性飲用,從而更好地應對進口酒的競爭。

    所以說,中國無疑已經能夠生產出當地消費者愿意購買的優質葡萄酒。

    值得期待的是,中國葡萄酒什么時候能夠在國外占有一席之地?不過有趣的是,如果你耐心地尋找,在一些國家的貨架上已經能夠看到中國葡萄酒的身影。

    就目前而言,中國葡萄酒對國外消費者而言仍然相對陌生,但是不要忘記,一些如今很成功的新世界葡萄酒生產國也曾經走過這樣一段路。

      關鍵詞:中國葡萄酒 葡萄酒行業  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  徐菲遠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白酒與健康再次碰撞,能否破局?
    • 下一篇:誰將主宰2015伏特加市場?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买车| 沙雅县| 襄樊市| 琼海市| 鸡西市| 霍山县| 泽普县| 城固县| 达拉特旗| 夏邑县| 驻马店市| 济阳县| 榆中县| 黄山市| 甘南县| 烟台市| 磐石市| 醴陵市| 磐石市| 建瓯市| 柘荣县| 濮阳市| 大田县| 南京市| 呼玛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江陵县| 沈丘县| 大名县| 广州市| 时尚| 信宜市| 岫岩| 彭阳县| 崇仁县| 漳州市| 遂平县| 丰县| 罗田县| 洛阳市| 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