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2日,香精上市公司百潤股份披露發行股份預案稱,將出資55.63億元,收購上海巴克斯酒業公司的全部股權,后者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預調酒龍頭企業之一。
這一華麗重組雞尾酒的事件,迅速點燃了食品飲料企業進軍雞尾酒的熱情,身處調整期的酒水企業紛紛試水預調酒。
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了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的議案,擬出資3000萬元設立安徽百味露酒有限公司,瞄準預調酒市場。
在10月初于重慶召開的全國秋季糖酒會上,試水預調雞尾酒的氣氛,達到了一個行業高潮。有多家不知名的小型酒企在大打“雞尾酒”這張牌,據不完全的統計,先后共涌現出了20多個新品牌的預調酒。
10月30日下午,黑牛食品正式宣布了公司雞尾酒將于12月份上市的消息。黑牛食品的下屬全資孫公司廣州市達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品“達奇/TAKI”雞尾酒飲料已經上市,在廣告上,選擇由當紅韓國影視明星金秀賢代言,代言期限為24個月,一時引來大量的關注。
11月9日,白酒巨頭五糧液在京東上悄然推出預調酒。這款名為五糧液德古拉7度中式預調酒,以白酒為基酒與果汁分配而成,包含了藍莓、檸檬、石榴三款滋味,375ml,價格為29元。
在2014年的下半年,預調雞尾酒以華麗的方式登場,以致于很多業內人士將之看作是明星式的“黑馬”產品,這些酒色豐富、價位適中、味道清爽、包裝時尚的新品,被認為是一個代言行業未來的另類“靈藥”。
不過,也有大量的事實表明,預調酒華麗亮相市場的時刻,也是其走下坡路的開始。盡管短期熱鬧,但除了有長期發展戰略的企業,整個行業對待它的態度上是“一曝十寒”。
預調酒的華麗亮相,有其產業周期的規律。從預調酒本身來看,近幾年來,國內預調酒市場能夠進入一個快速增長期,年復合率超過40%,銷售金額突破20億元,一批國產雞尾酒品牌也脫穎而出,這與前幾年行業鋪墊密不可分。
預調酒的未來有一定的空間,預調酒目前總量仍是較小,僅占到酒業總量的0.12%,不算一個重要品類。但有測算說,未來幾年,預調酒仍然將維持高速增長,銷售額有望超過一百億元,先入者更有先發優勢。
市場格局待定之下,通過品牌拉動和渠道快速覆蓋,預調酒存在格局遭到顛覆的很大可能性。不過,即便如此,它也難成白酒企業的救市“黑馬”。
退一步說,白酒企業即便能在總量不大的雞尾酒市場中瓜分一杯羹,但這對一個公司的全年業績,形成不了多大的補充力量。
反之,快速、盲目、膨脹式地計入雞尾酒行業,使得這個行業出現了粗暴的市場競爭。雞尾酒運作需精細化,但大量沒有門檻的預調酒品牌的出現,為業外留下了“同質化”嚴重的印象。沒有長遠發展戰略的酒企,在此方面嘗試,無疑是重蹈覆轍,最終導致“不了了之”。
在預調酒領域有充分戰略準備的企業,還在繼續走下去。但大多數不知名企業已經依次放棄,這使得本輪創新中出現的試水雞尾酒潮流,成為行業一次失敗的創新實踐,原因正是盲目、跳脫、急功近利。
根據我們對行業的實際案例觀察來看,在變革創新時期,很多企業的衰敗并非由于“不作為”,而恰恰是盲目行動,作出了錯誤的調整判斷和舉措,最終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
當前,酒類行業已經告別了此前的高速擴張發展模式,我們在做出創新決策之前要更加慎重的考慮風險成本,必須慎重對待每一個調整行為,即便我們對創新持寬容態度。
在酒類行業深度調整期,酒類企業不得不創新,但要以追求消費者價值回歸為本質的真創新。
創新是可貴的,我們應該更加關注、支持酒業創新行為。
但我們也不能忘記創新的初衷,不跟風有風險性的創新,不增添行業的過冬迷霧。
在調整的的大背景下,創新是一項基于針對酒業改革的行為實踐。
未來,真正的酒業創新,還在于追求消費者價值的回歸,只有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的創新,才能經得住市場的考驗。那些不追求消費者價值回歸的偽創新,對行業的長遠發展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