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白酒消費旺季的到來,以及2015年即將開局,白酒行業亟需扭轉當前不利于行業正常發展的非理性看空,引導行業重新建立對白酒消費的信心。
五糧液作為一線名酒代表和行業龍頭,應首先發揮其行業標桿的表率作用,引領行業理性看待市場前景,告別非理性降價回歸白酒價值中樞。龍頭企業的勇于擔當,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會是一個積極的示范和信心的支柱。
之所以說五糧液應率先擔負起引領行業回歸理性的責任,除了考慮其行業地位外,也在于本次調整中五糧液的關聯范圍更廣。
由于白酒市場份額有近80%為濃香型白酒所占據,五糧液又作為濃香型白酒老大,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因此,五糧液能否守住合理價格底線,關系到行業中絕大多數白酒企業的生存空間。
一旦五糧液價格失守,對整個白酒行業來說幾乎是“天花板”塌陷,反過來看,只要五糧液能夠穩住合理價格,其他企業也都能相應理順各自的市場空間,推動整個行業回暖。
作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國白酒大王”,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五糧液在每一次行業危機中都能化危為機,一步步確立自己在名酒陣營中的王者地位。已深刻滲入到五糧液發展基因中的市場意識,讓五糧液總能走在市場的前沿,順“市”而為。此次五糧液在高端白酒中率先公開降價,也反映了其對市場的駕馭能力,強烈的市場意識也讓五糧液更有希望帶領整個行業盡快走出此輪調整。
此外,從五糧液自身來說,其作為一線名酒的品質、品牌、文化等價值內涵,也決定了五糧液的價格不可能無底線下降,堅守合理價格是五糧液所面臨的現實需求和必然方向。同時,五糧液自身的價值也將成為其堅守合理價格的基礎和保障。
維護合理價格并不有違市場
目前,白酒產業已經到了需要對合理價格底線進行堅守的時候,特別是對名酒合理價格的維護,關系到整個白酒產業的共同生存空間。
對合理價格底線的堅守,并不意味著要對市場價格進行操縱,也不是不顧市場變化刻意去扛著價格,五糧液順應市場形勢率先降價便充分體現了名酒企業對市場的尊重。
然而,尊重市場也不等同于放任非理性唱衰對市場的人為抑制,更不是無底線降價。
作為名酒企業,特別是一線名酒,有必要更加積極深入廣泛地向外傳遞名酒所包含的獨特價值,讓市場充分認識到名酒價值,從而主動認同和支持名酒價格恢復到與其價值相對應的位置上。
正如著名白酒專家曾祖訓所說,“名酒就是名酒,它的稀缺性和質量標準管控是任何一款白酒都無法替代的。”這種不可被替代的名酒屬性,也決定了名酒的價值基礎和價格底線。
以五糧液為例,從品質上說,其獨有的“包包曲”、獨特的微生物環境和發酵蒸餾技術,讓五糧液的釀造工藝有著與其他白酒明顯不同的獨特性;被白酒行業廣為傳播的質量管控“36道防線”,72個關檢點,讓五糧液的產品質量遠遠高于國家標準;“五十分之一大于一”是五糧液為基酒遴選獨創的數學邏輯。如此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并不是普通白酒產品所能比擬的。
從品牌來看,近期剛剛揭曉的“2014(第20屆)中國100品牌價值榜”顯示,五糧液以735.80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前三甲,連續20年穩居該榜單食品行業第一。
在另一項新鮮出爐的“第九屆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中,五糧液位列排行榜第12名,蟬聯酒類行業第一,其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創新能力、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等指標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作為白酒行業領袖和名酒標桿,五糧液代表著中國白酒的價值高度,也承載著民族品牌走出國門的美好期待。
在剛剛落幕的第七屆香港國際美酒展上,以五糧液為首的“中國白酒金三角”代表品牌,出現在名莊酒云集的國際性展臺,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酒商和美酒愛好者傳播著中國白酒文化。
“整個行業的健康成長,讓全世界了解接受中國白酒,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我們不能一方面抱怨我們沒有強大的民族品牌,另一方面自己參與毀掉我們所擁有的好東西。”上海西美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歌的此番言論,或許值得每一個行業人士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