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歲末,包括酒類在內的食品安全再次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力。2018年11月21日,國務院食品安全辦聯合相關部門在京召開了2018年食品行業組織座談會。會議圍繞行業組織推進“放管服”改革,發揮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作用進行了充分討論,并對完善食品安全相關部門與行業組織聯絡協作機制提出了建議。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副主任、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出席會議并講話;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糧食和儲備局相關司局負責人通報了一年來食品安全重點工作,40家食品行業組織負責人參加座談并發言。相信在這樣廣泛的會議上,必然不會缺少酒業代表的聲音。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在這次一年一度的例行性會商機制會議上,傳遞出的可喜信息是,一年來食品行業組織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制修訂,協助解決食品安全監管重點難點問題,共同推動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在促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推動食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對于發展中的中國來說,食品安全治理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面臨著改革與發展的雙重重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食品行業的目標,更是食品安全管理部門的使命。如何在推動發展的同時,科學、合理、細致的實現治理長效機制的建立,是行業與監管部門的當務之急。近期發生的幾起酒類食品安全事件背后,仍有著行業標準、執法標準、尺度與時間差的復雜因素,這恰恰說明在食品安全上,有關各方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放管服”三個字,無疑包含了當下國家及全社會廣泛關心的實體企業生存問題,對于酒類企業來說,同樣意義重大。會議強調,要完善食品安全相關部門與行業組織聯絡協作機制,更好地發揮行業組織在政府、企業、消費者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發展;二是發揮行業組織自律作用,引導企業誠信經營;三是積極開展雙向溝通,傳遞企業需求和監管要求,共同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加強食品安全風險預警交流,更好地維護消費者和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科學釋疑解惑,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上述政策與措施的完善與落實,將對酒類行業組織、監管部門及企業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