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又一區域酒企提價10% 誰在“導演”漲價這場戲?

    2016-11-28 08:2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11月26日,記者獨家獲悉一份關于金沙酒業部分產品價格調整的草案。

    從文件中顯示,金沙酒業擬從自2017年1月1日開始,金沙酒業對旗下金沙回沙酒三星回沙酒、五星回沙酒、特制9年回沙酒的出廠價及終端零售價上調10%左右。作為一家貴州核心的醬酒企業,金沙漲價信息的流出,表明又一家企業加入本輪的漲價潮!值得關注的是,這不是個案!

    五糧液年內兩次恢復性調整出廠價,9月15日,出廠價提至739元(漲幅達60元/瓶),一批價同期上漲了100元左右;

    國窖1573年內三次停止供貨,目前執行價格雙軌制,計劃內配額結算價不變,計劃外配額價格為660元/瓶;

    水井坊從11月24日起,調整旗下核心產品臻釀八號系列和井臺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每瓶上漲10元。

    青稞酒,11月21日對金標出口型天佑德、銀標出口型天佑德、10版出口型天佑德、08版四星天佑德以及紅盒四星天佑德等5款產品價格進行調整,上調10%左右;

    而劍南春、舍得,這兩款酒未調整出廠價格,但在營銷費用上減少10%左右。

    漲價,誰在策劃本輪的漲價潮?

    值得我們思考的是:什么是本次漲價酒企背后真正的推手?

    有人會直接想到供求關系,隨著行業消費的復蘇,社會上有些產品的需求增加,供不應求,自然價格會上漲,但是可能從目前來看,能有資格說這話的也只有茅臺了吧!

    但是一個問題是,本輪漲價潮涉及范圍很廣,從全國性名酒到區域性酒企,都有參與,有人質疑是跟風,或者說是一種戰略上的對標,這是一個被定義的時代,我的對手漲了,我不漲不行,“被漲價”的現象也大有人在!

    被漲價的原因是什么?小編在與金沙酒業溝通中發現:原來提價10%~20%的數據是這么來的。

    1、生產原材料價格上漲。核心原料糯高粱成本增加14.6%,據了解因貨源緊張及運輸成本增加,產自遵義本地的糯高粱到廠價格從去年的4800元/噸漲到今年的5500元/噸;而小麥同樣從3100元/噸爬到了目前當廠價的3350元/噸,上漲7.5%左右。

    2、臨近年關,包材商普遍供不應求,酒企采購的紙包裝均價普遍上漲15%左右;而玻璃瓶價格由于純堿價格上漲原因,上游的玻璃瓶價格上漲也達到15%左右。

    3、還需特別關注的一點是物流新規的影響。酒品運輸在物流新規影響下,外包的物流公司也紛紛提價,2017年新合同保守估計預計物流費用上漲15%。

    此外,釀酒生產過程中所需的煤、電等也不同程度價格上漲,由于這些能源基礎的上漲,許多酒企只能通過調價來分解成本壓力!

    漲價,是百試不爽的套路?還是作死?

    值得關注的,所有的原材料、物流、包材這些生產環節成本的增加必然帶來酒企向渠道轉移經營壓力的結果,這沒問題!核心的吊詭在于怎么漲?能不能真正漲起來?消費者終端接不接受?……

    如果漲價只能帶來渠道層面的強制壓貨,那么廠家固然爽了,出廠價高了,回款多了;但是對渠道商來說,并沒有什么卵用,所以漲價更需要考慮的問題是:

    漲價的噱頭夠不夠硬?換包裝?還是產品升級?以及消費者到底買不買賬?

    此外,漲價需要配合的動作也很重要,因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漲價的壓力杠桿傳遞是很有難度的,大部分酒企都面臨著品牌拉力不強的現實,漲價能否成功還要取決于產品的味覺推廣、視覺推廣形成品牌的局部推廣優勢!同時要從消費者、渠道商、總代理倒著形成緩沖,才能形成良性。

    為了漲價而漲價,漲不起來最后只能打自己的臉!要知道,目前市場競爭的殘酷性與激烈性,你漲價對手不漲,就意味著過去的價格帶空間容易被占領,在沒有必要的產品補充與跟進,可能最后并不好看,因此,漲價肯定從長遠來看是對的,但是怎么漲?漲價的配套措施,請問,你想好了嗎?同時也準備好了嗎……

      關鍵詞:漲價 金沙酒業  來源:酒說  武學峰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吴川市| 萍乡市| 原阳县| 阿克苏市| 扎兰屯市| 湘潭县| 商都县| 隆化县| 应城市| 延川县| 府谷县| 海淀区| 唐海县| 潮安县| 松原市| 黄浦区| 江川县| 高安市| 阿克苏市| 韶关市| 甘泉县| 修水县| 崇州市| 玛曲县| 华宁县| 靖西县| 禹城市| 平阳县| 辽中县| 山东| 安溪县| 全州县| 侯马市| 商丘市| 峡江县| 清远市| 景洪市| 彰化县| 翁源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