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酒企混改:途徑可行 短期內難見效

    2014-11-21 16:1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在行業的深度調整期,嚴峻的市場形勢壓力下,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寄予厚望,以至于成為股市炒作的話題。

    白酒企業的股權改革被認為會推動相應公司的發展,甚至是產業調整下經營突圍的切入點,筆者覺得并沒有那么樂觀,不存在一抓就靈的效應。筆者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并無壞處,但不太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經營者主體過剩

    白酒產業經營困難主要不是來自于股權和所有制的束縛,而是產業經歷了多年的興盛和成長,積累了大量深層次問題,造成產能過剩,價格泡沫和經營者主體過剩。

    白酒行業擁有上萬家生產企業,擁有一千多規模以上企業,有上百萬個流通企業,流通企業中又有一批商、二批商、零售商,銷售鏈條復雜冗長,這是不正常的,而回歸正常的路徑就是要淘汰大量的冗余弱勢企業,減少經營者數量,推動產業瘦身。經營者主體過剩是產業調整的基礎問題,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經營主體過度。

    在這種產業背景下,將會有大量企業和經營者會被淘汰,不大規模地消滅經營主體,產業調整不會結束,剩者為王,將要發生的產業變革是中小白酒企業的生存權之爭。

    股權改革的重點是結盟

    在這種背景下,企業進行股權改革要以股權改變為紐帶,兼顧順應產業瘦身和淘汰的大勢,股權改革應該面向大中型龍頭白酒企業招股,面向業內的領先企業引進資金,以股權改革為契機,努力與白酒業內大型企業結盟。股權改革的重點是結盟,而不是融資。

    如果單純以融資為目的引進白酒產業之外的財團,這樣的策略可以引進巨資,但無法帶來更為寶貴的其他經營資源。

    現在單一資金要素不能直接促進發展,引進行業內的同行老大和龍頭,把自己的大龍頭綁在一起,使自己成為白酒強勢企業的關聯公司,利用強勢企業的綜合資源跨越調整。如果中小企業能夠與業內的大龍頭結盟,就找到了規避這一輪大淘汰的最佳路徑。

    五糧液集團控股的河北永不分梨酒廠是一個很好的樣板。

    永不分梨酒廠因為傍上五糧液這個大品牌而解決了生存危機,同時還可以利用五糧液巨大的品牌和資源優勢圖謀發展,如果永不分梨引進了業外大財團,其經營前途與投奔五糧液將有巨大差別。不要以為在高科技、金融等其他領域做得成功的財團,實力雄厚的財團出一點資、入一點股就可化腐朽為神奇。已經發生的一些業外資本入駐白酒公司的實際成效來看,入股后相關企業的經營并不強勁。

    對管理層進行股權激勵

    大型龍頭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指導原則應該是向管理層釋放股權,大酒廠股權改革的落腳點應該是進行管理層激勵,激發管理層的積極性,大型白酒企業不缺錢,缺的是活力,缺少的是市場能力,這種活力和能力是通過管理層來實現的。

    因此,釋放管理層的創造力,最好的辦法并不是引進社會團隊和社會資本,而是通過管理層持股激發管理層的活力,社會資本不見得能觸動企業的市場化發展,而對管理層進行股權激勵,則能最直接地創造出經營活力。

    如果一個龍頭公司在股權改革的過程中,向管理層釋放一部分股權,同時,引進一些社會股東,效果將是事半功倍。

    沒有管理層參股的股權改革是不徹底的,而沒有地方政府的股權改革也不現實,所以,地方政府、社會資本、管理層三駕馬車的股權結構最有優勢。

    過去10年洋河異軍突起,最近的行業調整洋河的衰退有限。在洋河崛起的一系列原因中,股權結構優勢和管理層持股優勢是重要原因,洋河的股權結構恰恰就是政府資本、社會資本、管理層資本三大資本共同構成企業的股權結構。龍頭企業的股權改革洋河為行業提供了一個樣板。

      關鍵詞:酒企 混改  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  文/董寶珍
      (責任編輯:李磊)
    • 上一篇:5大角度全面解析酒業“新常態”
    • 下一篇:投資者看重的是資產回報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山县| 松原市| 锡林郭勒盟| 洞头县| 津市市| 西畴县| 平顺县| 卓资县| 四子王旗| 尉犁县| 德清县| 二连浩特市| 敦化市| 高邮市| 延吉市| 恩施市| 莒南县| 阳西县| 泰和县| 东乡| 北川| 哈密市| 合川市| 宜良县| 石渠县| 淮安市| 淮北市| 岳阳市| 府谷县| 酒泉市| 府谷县| 海伦市| 治县。| 乌拉特后旗| 潜山县| 铁岭市| 井冈山市| 东山县| 冀州市| 五大连池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