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的“碎片化魔咒”

    2017-07-14 09:4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大家都在等,等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迎來真正復蘇,期待成為改變市場格局的大商。

    無論是熱衷品牌、深耕渠道、致力團購的酒商,都認為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缺乏領軍企業,或者說領軍企業的陣營并不牢靠。

    但在過去的5年中,筆者觀察,在進口葡萄酒海關數據不錯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表現卻越來越碎片化,這和大商們在幾年前對市場的預測有不小的差異。

    智利干露集團中亞區執行董事羅德里戈就在前些日子對WBO稱:中國也許是世界上最碎片化的市場。

    市場蛋糕越來越大,大商、大市場、大渠道似乎卻越來越少,這就像一個難解的魔咒,困惑著葡萄酒的同仁們。

    上游碎,客戶碎,渠道碎

    羅德里戈的話也許并不偏激。

    某國外葡萄酒企中國代表席康稱:過去的幾年,雖然每年都有進口商倒閉,但是又有大量新進口商加入到行業里,經營者數量明顯增長。

    席康告訴WBO:在人口上占據優勢的中國三、四線城市,進口葡萄酒市場更像是一種無品牌的無序狀態,大品牌和大運營商并沒有市場投入,當地的經銷商更愿意選擇高毛利產品,所以導致OEM產品在這些市場風靡。

    “幾年前,很多行業專家就預測,說OEM產品會在市場上逐漸消亡。但現在看來,OEM產品并沒有減少趨勢,甚至還在三、四線城市野蠻增長。” 席康稱,進口葡萄酒的產品也越來越碎。

    “渠道經銷商也能賣一點,團購經銷商也能賣一點,每個城市都有點量,每個進入的終端也都能賣點,但很難成規模。就是感覺市場碎,不知道如何去發力?”卡桐葡萄酒中國總運營商負責人張中華稱,就連微商、朋友圈賣酒也能勉強支撐,反正各有各的門道。

    長期在觀察華東市場的葡萄酒營銷人沈義告訴WBO:進口葡萄酒市場碎片化,在市場上的表現就是上游碎,客戶碎,渠道碎。

    所謂上游碎,還不僅僅是全球所有的上游生產商都在緊盯中國市場,可選擇合作的企業太多;很多上游企業對中國進口商采取零門檻策略,要一個托盤都可以幫忙開發一個品系。

    進口葡萄酒客戶也碎,如果說張裕、長城、威龍等國產葡萄酒品牌在很多市場還有大客戶立足,這些大客戶在當地市場也有影響力。而進口葡萄酒在很多市場上找不到有渠道掌控力的大客戶。

    進口葡萄酒的渠道就更碎了,除了少數幾個進口葡萄酒還在深耕渠道、貼地飛行以外,大部分的進口葡萄酒都是在點狀終端具備表現力,連不成線,更別說片。

    “上游碎最終造就了下游碎,價格都已經被無限打穿,誰敢大規模投入去做市場?”沈義稱。

    關鍵詞:進口葡萄酒 轉型 大趨勢  來源:葡萄酒商業觀察  肖競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州市| 通城县| 高阳县| 海宁市| 壶关县| 汾阳市| 鸡泽县| 龙海市| 石门县| 保德县| 城步| 彭阳县| 丹寨县| 盐津县| 遂昌县| 青阳县| 平山县| 仪陇县| 股票| 罗源县| 阿合奇县| 新晃| 海城市| 绩溪县| 绵阳市| 登封市| 昆山市| 乾安县| 马边| 宜君县| 衡山县| 邵阳市| 清河县| 郎溪县| 荆州市| 赤壁市| 南汇区| 威海市| 微山县| 溆浦县|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