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液體銀行”背后的較量:大型酒企擴建儲酒庫

    2020-09-14 08:0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擴建酒庫,除了提升白酒品質外,不同的酒企,也有不同的戰略考量。

    在白酒行業中,酒庫被視為企業的“液體銀行”。如今,有越來越多的酒企在爭相擴建酒庫。

    近日,洋河股份(002304.SZ)對外宣布,在公司陶壇儲酒核心區新建的“第一壇”正式完工,這是世界單體儲酒規模最大的陶壇,壇高9.5米,可儲存綿柔原酒10萬升,價值6億元。

    在現場,洋河股份董事長王耀表示,“天下第一壇”的建設,象征著公司對原酒儲存的高度重視,對重資產不惜代價的投入,目的是為公司積攢雄厚實力,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賦能。

    無獨有偶,今年7月份,茅臺集團在公司官網發文表示,作為集團2019年集中開工的12個項目之一,茅臺雙龍物流園工程項目集智慧倉儲、物流商貿、文化展示與體驗于一體,庫存能力達3萬噸,預計2021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除了該酒庫外,茅臺集團旗下還有多個酒庫同步開工建設中。茅臺集團也將2020年定為“基礎建設年”。

    與此同時,五糧液(000858.SZ)亦正在建設30萬噸的陶壇儲酒庫一期工程中。五糧液近期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該工程進度已達到99%。

    為何酒企都在興建儲酒庫?上述酒企原來的儲酒能力,在行業中居于前列,以2020年半年報為例,貴州茅臺(600519.SH)、五糧液、洋河股份這三家白酒上市企業自制半成品的賬面價值分別達到106.27億元、91.86億元、117.89億元。

    洋河股份透露,算上此次的“第一壇”,公司的儲酒規模達到百萬噸,已儲存70多萬噸不同時期的原酒等。

    “酒庫對白酒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白酒行業整體產能處于過剩狀態,但高品質的白酒還是顯得比較稀缺的,而白酒的品質取決于三方面,分別是發酵、儲存、勾兌。”一位券商白酒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亦表示,“二老”、“二長”是白酒品質核心競爭力的體現,“二老”指的是老窖和老醩,“二長”指的是長期發酵、長期儲存。酒企建設酒庫,有利于提升白酒的品質。

    擴建酒庫,除了提升白酒品質外,不同的酒企,也有不同的戰略考量。

    王耀表示,作為傳統釀造技藝的精髓之一,陶壇儲酒是成就高品質不可或缺的環節,更大規模的陶壇群也可以成為獨特的生態存儲環境,帶來更高的體驗價值。

    在2018年貴州茅臺股東大會上,茅臺集團前董事長李保芳曾提及茅臺擴建酒庫原因。彼時,在他看來,建庫房相當于“辦銀行”,有助于熨平白酒周期,原因在于醬香型白酒成本高,但產量卻相對較低,多數醬香型酒企業會選擇以產定銷,即銷量的多少最終還是取決于當期產量。一旦市場行情不好時,企業往往會選擇減產,但等到市場好轉時,酒又不夠賣。

    “即使未來行業需求出現波動,茅臺仍然可以憑借資金實力和庫存資源,保證滿負荷生產。就算市場冷淡,生產出來的茅臺酒也可以放在成品庫,等到市場回暖,還可以把年份加上去再賣。”李保芳說。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酒企都有能力去擴建酒庫。一個龐大酒庫的建成,需要投入不少的固定資金成本,而建成后開始儲酒,意味著又要付出大筆的沉淀資金,整體考驗酒企的資金實力。這也是為什么目前在建酒庫的,主要還是以大型白酒企業為主。

    某種程度,隨著大型酒廠紛紛擴建酒庫,白酒行業的競爭門檻無形中被抬高。

    營銷專家肖竹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原來白酒行業的營銷比較粗放,誰最能忽悠,酒就賣得最好。現如今,這種營銷方式不再適用于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買酒過程中,更加看重白酒的品質,“酒是陳的香”這種理念正在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在這種情況之下,白酒行業逐漸回歸到理性發展階段,從過去的討好渠道轉變為討好消費者,在生產的過程中會更加抓品質。隨著這種趨勢的發展,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會加劇,即“強者恒強、弱者更弱”。

      關鍵詞:高端酒 茅臺 五糧液  來源:第一財經  林志吟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胶南市| 西峡县| 宁晋县| 思南县| 建阳市| 敦煌市| 柘城县| 梅河口市| 宜春市| 镇原县| 九龙城区| 宁化县| 准格尔旗| 含山县| 昔阳县| 平安县| 镇巴县| 红安县| 太仓市| 陵川县| 翁源县| 东明县| 禄丰县| 承德市| 修文县| 洛南县| 富锦市| 麻栗坡县| 合川市| 达尔| 当阳市| 高雄市| 福泉市| 安多县| 海南省| 花莲市| 郴州市| 红河县| 正定县|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