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建發酒業老大為何對渠道迅速扁平化持懷疑態度

    2015-06-26 09:0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葡萄酒行業進入調整期,業界人士熱議渠道扁平化的趨勢。有電商朋友認為,今后進口商-消費者和國外廠家-平臺-零售商(終端商)的模式將成為主流。

    筆者對渠道扁平化迅速到來持懷疑態度。如果品牌滲透率高,葡萄酒價格可以降低,在西方,是大商發動價格戰,在中國卻是小商在打價格戰。

    中國葡萄酒進口商最大的問題是:貿易商思維阻礙其成為大商。不做品牌是貿易商思維的最大特點,這其中又分成三類:第一類分是沒有實力做品牌;第二類是有實力買酒莊但不堅持做品牌;第三類是有實力并且堅持做品牌,但團隊執行不力,下指標又不科學,還是銷量導向,最終還是貿易思維。

    另外就是網絡,中國有完善全國化網絡的進口商恐怕不多,建發肯定算是一家,瑪茜廈門零售70多元是因為總部直接操作的結果。建發的網絡是資產,是時間積累、投入和時機把握的結果,建發不會放棄,但會針對點部市場做一些調整,比如內蒙鄂爾多斯地產泡沫破滅,經濟低迷,這類市場過去是消費重地,現在就應該退出。

    在中國,即使是建發這種致力于做品牌和網絡的企業,渠道扁平化也很難實現。所以,筆者認為進口葡萄酒渠道扁平化絕沒有想象中沒那么快,渠道進入壁壘,運輸問題(中國幅員遼闊),渠道分散性特點,商超、酒行、連鎖便利店、餐飲分割渠道。

    而且,進口葡萄酒在中國是品質生活的象征,人們買葡萄酒不完全是功能需求,還有社會屬性。中國市場成熟度以及消費文化還不能直接與西方成熟市場類比。

    只有當品牌特別強勢了,才可以扁平。比如茅臺、五糧液有強大品牌力,可以做到每個縣城都有網點,甚至一個縣城開幾個專賣店,進口葡萄酒哪個品牌可以做到?

    有進口商肯定會說,那我代理一個國際大牌進口酒就好了,這樣就可以迅速扁平化了,難道這些國際大牌葡萄酒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比茅臺大?

    但國際大牌對進口商而言卻是雙刃劍。因為國際串貨,因為正規報關產品價格偏高,水貨(未正規報關產品)大量參與市場競爭,容易被中國各大電商拿來低價傾銷。電商價格戰傷害經銷商,自己也沒有利潤,損人不利己,價格戰的結果是大家沒有利潤空間去進一步塑造品牌。

    筆者認為,合理低價是零售價在70元左右,而非無底線價格戰。中國有遠見進口商的抱負應該是做好中國,影響世界,而不是僅僅以貿易思維掙點快錢。

      關鍵詞:渠道 電商  來源:WBO  建發酒業總經理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川酒:規模很大就代表強嗎?
    • 下一篇:酒水經銷商行業拐點期彎道超車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始兴县| 偃师市| 龙陵县| 嘉义县| 淳化县| 新津县| 井陉县| 凤庆县| 宕昌县| 怀化市| 潼关县| 上杭县| 玉门市| 泰顺县| 长阳| 新营市| 洪湖市| 民县| 宁强县| 平利县| 武功县| 泸水县| 池州市| 德兴市| 托克逊县| 连云港市| 施甸县| 洪泽县| 闽清县| 新龙县| 五大连池市| 乌拉特中旗| 永宁县| 哈尔滨市| 南充市| 余庆县| 光山县| 新竹市| 来宾市|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