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天工之釀上新了!四特酒穿越周期的定力越來越足

    2025-06-05 17:0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近日,在贛江江畔,四特酒舉行了一場以“做時間的朋友”為主題的四特天工·拾貳新品發布會。這是四特酒“特香品類高端化” 戰略構想下的又一力作,不僅延續了天工系列“稀缺性、高品質、高價值”的獨特優勢,還凝聚了圓滿、和諧、朝氣、自強、卓越、博大等與時代精神同頻共振的美好追求,寄予了四特以天工品質代言中國特香文化的堅定理想信念,展現了四特“為美好生活釀造更美的酒”的核心價值表達與時代擔當。

    了解四特酒的人都知道,從1952年建廠到1988年確立特香型工藝標準、完成品類獨立宣言,再到如今引領特香型白酒走向更高質量的發展,四特酒已經風雨兼程走過70多年,它曾在一眾白酒中拔得頭籌,也曾突遭滑鐵盧;曾足至山巔風光無兩,也在面對逆境時堅持前行。如今,在時光與市場的雙重淬煉中,四特酒以特香品類價值為根基,一手抓“守藝”,一手抓“創藝”,正在書寫區域酒企突圍賽的新傳奇!

    莫存順逆,保持定力

    “兩山之間有一谷,兩波之間有一伏”。世間萬物皆無永恒,一切都在變化當中,高峰有時,低谷亦有時,前進性與曲折性總是相統一的。

    回看四特酒70多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用三句話概括: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趨勢性向好,盡管當下的白酒市場環境更為復雜多變,但四特從來都是在挑戰中不斷發展、在風雨洗禮中持續成長、在歷經考驗中綻放光彩。

    四特酒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末“婁源隆”酒坊。該酒坊以江西樟樹市當地的白酒為原型,不斷歸納、總結和發揚光大,最終釀出了酒色清亮、香醇可口的優質白酒,一時紅遍大江南北。當時,酒坊為守護好這塊金字招牌,防止仿冒酒擾亂經營,特地在酒缸和酒瓶上貼了兩個“特”字作為標志,用來與其他酒區分,后來又改為貼四個“特”字,表示酒特別優質且比以前更優質,“四特酒”的名字由此誕生。

    然而,好景不常在,在戰爭的影響下,至1949年“婁源隆”已經瀕臨倒閉,四特酒的生產也一度被中斷。1952年,當地政府在“婁源隆”的基礎上,成立國營樟樹釀酒廠,并確立“特香型”白酒的工藝體系——以贛鄱稻米為魂,融醬香之醇厚、濃香之馥郁、清香之純凈于一體,形成“濃頭醬尾清中間”的獨特風味。這在1988年的四特酒風格研討會上,由周恒剛、沈怡方等一大批知名白酒專家正式確定為“特香型”,即整粒大米為原料,大曲面麩加酒糟,紅褚條石壘酒窖,三型具備猶不靠。

    由于歷史原因,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四特酒仍面臨市場化轉型困境。就是在這個時候,現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廖昶進入四特工作,并在四年之后臨危受命,全面執掌四特帥印。

    那是2002年,外部環境風云變幻,白酒行業深陷惡性競爭泥潭;企業內部弊端叢生,管理體系僵化,生產效率低下,營銷體系落后。面對內外受困的現實,廖昶先帶領團隊展開了一場“從車間到終端”的全面調研,摸清情況后,手起刀落,快、準、狠地啟動改革:砍掉52個冗余產品,聚焦中高端市場,并于2010年正式推出四特東方韻系列,通過“主副品牌”戰略(四特+東方韻)切入100—500元價格帶;擴建原有釀造基地,不斷更新升級生產設備,并于2009年斥巨資建設承延園項目擴產,使生產能力和灌裝能力極大提升;首創“特香型”國標認證,不斷從技藝、科研、工藝等方面突顯特香型白酒特色,完善特香型白酒標準化體系建設……

    這場刀刃向內的改革,以10年為期,推動著四特酒加速狂奔,終于在2012年迎來高光時刻——銷售額近50億元(含稅含折讓),牢牢占據省內市場頭把交椅,東方韻系列在華東市場嶄露頭角,四特酒成功將區域文化符號轉化為品牌資產,在全國的品牌影響力明顯提升。

    也是在這一年,白酒行業的“周期劫”來的猝不及防。“八項規定”和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的出臺,直接終結了白酒行業黃金十年的高歌猛進,2013年無論是頭部酒企,還是地方酒廠,幾乎都出現了業績倒退的現象,直到2015年之后,部分酒企才開始走出陰影。

    與此同時,隨著一線酒企開始下沉渠道搶占市場,并向江西發起全面攻勢,四特酒在省內省外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隨后醬香熱、清香熱接連掀起,沖擊著特香型白酒的發展,四特酒也被迫站在了輿論的聚光燈下。

    佳釀網認為,不同的聲音,既是市場關注的體現,也是品牌成長的契機。盡管四特酒面臨重重考驗,但一切強者的生命力,背后都要經歷曲折的摸索與漫長的堅持,越是逆境的時候越要有定力、肯發力,正視自身的優勢和短板,放大優勢,彌補短板,形成獨特的應對策略。

    實際上,四特酒也正是這樣做的。近些年,四特酒堅持產品力和品牌力“兩架馬車”并駕齊驅,一方面在基礎研究、品質提升上頻頻發力,推動產品優化和升級;一方面,深挖文化基因、強化品牌傳播,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同時,推進營銷創新,緊抓市場管理,使四特酒的廠商關系愈加牢靠、消費者認可度不斷提高。

    在今年的全國糖酒會上,四特酒憑借獨特的特香風味、卓越的產品品質和非凡的品牌實力,獲得了行業高度贊譽和市場廣泛認可,榮獲“2024年度中國白酒標桿品牌”稱號和中國酒業新勢力大師榜“企業榜大獎”。

    聚勢出新,天工之釀

    所謂豐年也好,干旱也罷,都是生命必須閱讀的章節。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更應該撥開浮云,好好審視一下四特酒的核心價值和光明前路。

    佳釀網始終認為:周期性波動本質是產業結構與市場需求錯配的顯性化,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于對抗周期,而是順應時代需求,為客戶和消費者創造新的價值。

    近兩年,隨著中國白酒消費市場價值評判體系經歷深刻蛻變,“年份”二字在高端酒類標簽上愈發醒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用心尋找那些凝聚歲月沉淀、以時間書寫品質的匠心之作,年份老酒也成為他們心目中審視產品品質與價值最可靠的要素之一。

    在此背景下,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廖昶以敏銳的行業洞察力,提出了 “特香品類高端化” 戰略構想,引領企業在匠心與創新的完美融合中尋找新的突破點,從而推動四特從“傳統制造”向“價值創造”邁進。

    此次上新的四特天工・拾貳,正是在此戰略構想下,繼天工20、天工1952、天工1972、天工1988之后,再次推出的高品質特香高端核心產品,基酒產自101純手工釀造車間的72年不斷代老窖池,產品以12年基酒為主體,搭配30年調味老酒勾調而成,是由11位一級釀酒大師、平均工齡20年的釀造團隊悉心打造,已通過392項嚴苛質量標準,品質高端、稀缺性明顯。

    可以說,四特天工·拾貳的誕生,是一場跨越數百年的“文化對話”。388年前,明代末期的科學家宋應星著成中國古代工藝的集大成者《天工開物》。300多年后,四特酒從該書中汲取經驗與智慧,凝練創新出非遺史詩“天工九法”,將時間、記憶、匠心融為一體,構建起了四特酒的品質根基和文化內核。

    據介紹,四特天工・拾貳將“老酒之上,天工之釀”的理念融入品牌主張,以兼具歷史厚度、時間長度、文化深度、品質高度以及收藏屬性的稀缺價值,精準錨定商務宴請、政務接待、禮品饋贈、收藏投資等消費場景,其團購指導價為798元/瓶,是高端老酒市場中的一款誠心之作。

    在此次新品發布會上,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席團主席王新國,酒界泰斗、國家級非遺技藝傳承人季克良,酒界泰斗、國家級非遺技藝傳承人高景炎,江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副校長徐巖,中國釀酒大師、中國酒業大國工匠、白云邊技術總顧問熊小毛,中國釀酒大師、中國白酒首席品酒師、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工程師吳生文等6位行業權威專家率先對天工·拾貳的品質進行了一次“深度體驗”,并一致給出了“微黃透明、陳香幽雅、米糧香、花香、果香、木香舒適、綿甜甘潤、醇厚細膩、香味諧調、回甜凈爽、余味悠長、特香風格典型”的高度評價。

    其中,酒界泰斗、國家級非遺技藝傳承人高景炎更是針對這款特香老酒產品作詩一首:“與眾不同四特酒,香味成分三不靠;老酒之上品質優,繼往開來看今朝!”

    6位行業權威專家的集體肯定,再次證明了四特酒深厚的釀造功底和穩定的高品質輸出能力,有力擊碎了近期市場上零星浮起的對四特酒品質的質疑聲浪,同時也向所有消費者莊嚴宣告:四特酒的品質是經得起時光淬煉的,更是經得起嚴苛眼光審視的,消費者可以放心將信任進行托付。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主席團主席王新國則表示,作為四特酒業的高端戰略產品,天工系列自面世以來,以獨特的文化內涵與卓越品質,成為四特品牌升級的重要里程碑,更在當代中國白酒發展史上,鐫刻下“文化名酒”的鮮明注腳。

    堅守己道,持續進階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訓,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或許需要新的詮釋,但品質與匠心,永遠是穿越周期、贏得尊重的終極法則。如今,四特酒手握“特香型”這張獨一無二的王牌,在廖昶這位兼具匠心傳承與戰略遠見的掌舵者引領下,以其對產品品質的極致追求、清晰堅定的品牌戰略和對市場責任的積極擔當,正穩步走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

    依托江西樟樹市優越的自然稟賦和深厚的釀造歷史,四特酒同時把握“傳承”和“創新”兩條生命線,遵循“讓傳統的更傳統,讓現代的更現代”經營策略,打造了以祚延園、承延園、閣皂山為核心的三大釀造基地,構筑起年產能6萬千升、總儲酒能力突破11萬千升的超級產儲能矩陣。

    在釀造工藝上,傳承天工開物古法釀造精髓,以贛鄱優質大米為釀酒唯一用糧,輔以兩種材料建造的特有發酵窖池,三種原料的大曲配方,五輪次發酵,三層分糟、量質摘酒,構建出了獨特的“12353釀造技藝”。其中,四特酒使用的大米原料都是每年當季的新鮮優質贛鄱大米,不粉碎、不潤糧,整粒發酵,使酒體呈現自然清香和米香。

    在儲酒能力上,首創“三器協同、時空共釀”儲酒理念,通過2年陶壇+3年地下酒池+1年不銹鋼罐的儲酒工藝對原酒進行特色窖藏,并配有地下窖藏區、智能調控區“雙環境控養系統”,來保障品質與風味。與此同時,通過活性炭過濾、冷凍過濾、聚能量膜過濾三種過濾方式,因酒制宜,嚴控品質,其中冷凍過濾技術行業領先,既最大程度保留了酒體內各類風味物質,也極大降低了雜醇油等對口感造成不利影響的物質含量。

    在品質升級上,重磅啟動“酒體舒適度內部體驗計劃”,以全流程透明化、科學化的評測體系,打造暢飲高端白酒品質標準。評測全程由合規部專業監督,公司高層、生產技術骨干與營銷精英組成“特香品鑒團”,深度模擬真實飲酒場景,圍繞 “香氣舒適度”“口感協調性”“飲后體感” 等4大核心維度,結合“24 小時體感監測數據庫”“色譜分析技術”等方法,總結分析并出具評估報告,以助力四特酒在生產過程中實現“飲時愉悅、飲后舒適” 的雙重體驗升級 。

    在市場深耕上,一方面對營銷系統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明確各部門及區域職責,以數字化賦能一線銷售團隊,實現市場運營的高效精準,另一方面,建立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實現產品質量的可追溯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四特天工·拾貳的市場培育,四特酒推出“6+1+1”模式下的廠商協同新策略,即6大賦能支持+1個服務平臺+1套會員體系,為“立足江西本土市場打造江西高端白酒第一品牌”的戰略目標夯實基礎。同時,四特酒承諾“不壓貨”“保利潤”,即不設置進貨指標,不考核商家庫存,不捆綁銷售;建立年度銷售獎勵、建立產品達量獎勵,形成良性的激勵機制,激勵管理、銷售、商家全身心投入到動銷之中,從而為經銷商解決庫存與利潤痛點,保證品牌健康發展。

    正如四特酒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廖鐘亮所說,當下是一個白酒文化自信綻放、包容并蓄、創新創造的奮進時代,十二大香型各美其美、美不勝收,共同繪就了一幅百花齊放的行業盛景。

    以“天工”為筆,以“時間”為墨,四特酒在傳承和創新中不斷引領著特香型品類的長久發展。四特天工・拾貳的上市正是其蟄伏多年后的一次史詩級釋放,以此為新起點,四特酒要堅定信心、篤定方向,將關注化為動力,以時間沉淀養分,在時代的起伏中修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生命底色。如此,天地開闊,四特酒將大有作為!

      關鍵詞:四特酒 天工系列 老酒  來源:佳釀網  段盼盼
      (責任編輯:段盼盼)
    • 上一篇:復盤白酒消費36年變遷:消費者喜歡什么樣的酒文化?
    • 下一篇:沒有了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源县| 琼中| 靖江市| 临邑县| 林芝县| 红桥区| 三河市| 政和县| 永州市| 娱乐| 山丹县| 邵武市| 南宫市| 钟祥市| 宁波市| 海口市| 永康市| 黄山市| 甘孜县| 田林县| 盐亭县| 额尔古纳市| 鄱阳县| 莱西市| 绥德县| 天水市| 中宁县| 乌鲁木齐市| 延安市| 中江县| 遵化市| 绥阳县| 鹤岗市| 怀化市| 乐亭县| 老河口市| 南城县| 宁津县| 鸡泽县| 玉溪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