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季糖酒會開始,關于酒行業趨勢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從表面看起來,酒行業好像是“見底”,而且開始反彈了。有一些事實為證:
在這一輪小的漲價潮之后,許多酒業人士忍不住關注和思考:
下一個提價的會是誰?以及——茅臺、五糧液又會不會漲價呢?
很明顯,這兩個企業是大家關注的最多的,也是大家最翹首以盼的,因為二者作為白酒市場價格的天花板,天一旦更高了,下面“乘涼”的品牌才會活得更加滋潤。那么問題來了,茅臺、五糧液會漲價嗎?
漲什么,很重要
通過上述一些提價的案例分析,我們發現:
這些酒企提價的對象幾乎都不約而同地瞄準了企業本身的“超級大單品”,原因也顯而易見,
一是因為這些產品在企業的銷售產品結構中占比很大,相對其他產品提價的“不疼不癢”,這些產品出廠價的提高直接意味著該酒企營收數字的提升,可謂“短平快”!
二是既然已經是大單品,說明已經是歷經市場的競爭淘汰,筆者始終相信這樣一個觀點“大單品是結果,而非過程”,現在之所以稱為大單品,無一不是廠家多年市場培育與投入的結果,自然,這些產品也同樣面臨著產品的成熟與老化的問題。對于一個老品的“保鮮”來說,自然沒有能比提價更有效的方式了。當然前提是能夠提得起來!以上提價的幾款產品,普遍面臨著終端市場價格透明,經銷商利潤變薄的共性問題。
三是“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有時候人就是這么奇怪,你降價、便宜倒貼反而沒人重視你;一漲價,大家都覺得奇貨可居,社會購買力一下子會受到想象不到的刺激,樓盤如此,白酒行業同樣如此。
漲多少,很關鍵
另外漲價的案例中,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這些酒企漲價的幅度明顯不同,有些底氣十足,有些謹小慎微、按部就班……
從提價的絕對值來看,大品牌如瀘州老窖、五糧液和酒鬼均力度較“猛”,除瀘州老窖和酒鬼漲價的產品為高端形象產品,對企業大局相對影響不大外,普五的底氣在于濃香老大的品牌張力。
其他區域強勢品牌相對程度較小,其中洋河的“微漲”由產品本身的腰部價位決定,徽酒的三朵金花漲價的底氣在于對根據地市場的自信,這一點了解安徽白酒市場的人都知道,直白一點,這是我的地盤,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至于白牛二,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成本太高,筆者給出的解釋是這個成本不僅僅是生產,打假同樣關鍵!
茅臺會漲嗎?
關于飛天茅臺會不會漲,到目前為止可查的跡象就是茅臺在3月糖酒會上釋放的信息:當時茅臺酒銷售公司總經理馬玉鵬透露出兩點內容:一是茅臺現在也是零庫存,社會購買力依然沒有下降,從銷售情況、庫存情況來看,茅臺的剛需依然很強,多數經銷商都沒有大量庫存;二是下半年茅臺酒的供應量不到8000噸,經銷商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進出貨問題,否則,到今年第四季度,茅臺酒缺貨相當嚴重。
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讀為茅臺漲價的信號,當然對茅臺這種企業來說,能不能漲,會不會漲,肯定不是簡單的兒戲,一定是廠家深思熟慮后的結果。
茅臺酒價格體系的短板必然是部分中小經銷商撐不住了之后的拋貨行為。解決經銷商的盈利問題也一直是茅臺工作的重心,從得到的消息來看,茅臺正在嘗試著渠道資本化,旨在通過復合性的收益來滿足酒商的利潤需求。
所以對于動銷不是問題、增長壓力同樣不大的茅臺來說,茅臺一方面動刀經銷商體系,強化經銷商淘汰機制,鼓勵和支持有實力、有資源的經銷商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就是如何讓經銷商得到利潤方面的滿足。盡管從市場層面供不應求必然會帶來賣方市場的強勢,但即使客觀條件能漲,茅臺依然要慎重,因為作為行業龍頭的老大許多擔負也是非市場層面的那般簡單。
五糧液還會漲嗎?
普五還會再提價嗎?
從目前來看,即便普五價格調整了多次,但依然與正常出廠價有一定差距。需要客觀看待五糧液與茅臺的不同,不僅僅是品牌方面,品類方面競爭環境的不同同樣值得注意。筆者認為二者的出廠價價格差距不應該有目前這么大,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五的價格依然有、也應該有繼續上漲的空間與可能性。
繼五糧液在3月經銷商大會上宣布每瓶漲價20元至679元,并取消30元/瓶的補貼后,相當于綜合提價50元,同時宣布普五在2016年的供應量會削減20%。
“控量保價”始終是確定無疑的市場規律,五糧液的依仗可能是相對比較出色的系列酒支撐,這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普五一定的市場負擔。此外,客觀來看,隨著普五一次次出廠價的上調,終端價同樣出現相應幅度的正相關,這是毋庸置疑的,畢竟賠錢的生意大家可以短期接受,但是賠大錢是絕對不會有人一直玩的,所以這種倒逼戰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普五終端價格的回升。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中國在去年的五糧液大會上曾說過“2016年52度五糧液出廠價格將繼續穩中有升,出廠價計劃從659元/瓶恢復到689/瓶甚至729元/瓶”,從現在情況來看,普五正在向這個目標邁進。有一點可以明確,每一次提價實際上是對渠道信心的一種重振,特別是對一些五糧液的大戶來說,在取消補貼的情況下,提價反而是對他們的一種懷柔與保護,有利于五糧液經銷商體系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