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國產葡萄酒連續三年“下滑” 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

    2018-05-15 07:5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2017年,我國葡萄酒生產企業涉及26個省市,生產企業807家,總產量100萬千升,銷售420億元,利潤42億元。但是,后三個數據相對于2016年來說都下降了,下降的幅度都不小,不光銷售在下降,而且利潤量也在下降。在白酒復蘇明顯的情況下,葡萄酒潛在消費人群逐年增長,為何國內葡萄酒行業并不是逐年增長,而是同比下降,且下降的幅度還不小?相比國外葡萄酒在國內的火爆局面,是什么原因導致了“冰火兩重天”的現象,現階段制約中國葡萄酒發展的瓶頸問題能否解決?國產葡萄酒行業連續三年“下滑”在2018年能否扭轉?未來發展的方向在哪里?

    ▐ 國產葡萄酒的市場份額被誰“搶”了

    我國葡萄酒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從2010年,葡萄酒產業進入調整期,2013年到達最低谷,隨后逐步回暖。近三年連續出現下滑,整個國產葡萄酒行業發展不太景氣。葡萄酒進入調整期早,卻遲遲未走出來,這值得思考。

    伴隨著我國葡萄酒后續市場的開放,瓶裝酒的進口量增加,對市場直接沖擊比較大。就國內五年來的葡萄酒銷售情況看,2013年是最困難的,2015、2016、2017跌的幅度不是太大。但是國內葡萄酒消費市場在不斷增加,尤其是90后對葡萄酒消費的趨勢還在增加。

    針對國內葡萄酒行業不景氣的現狀,業內人士指出,當前我國巨大的葡萄酒消費市場中有42%以上來自進口,與國產葡萄酒產量下降對應的是進口量的快速增長。

    “我國全年進口酒仍有較大的增長,對國產酒的沖擊是客觀存在的。”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兼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說。

    中國酒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王琦講道,歸根結底是葡萄酒行業現在沒有形成共識,都各打各的算盤,著急但是沒有形成合力。現在白酒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也在進軍葡萄酒行業,白酒企業的資金要比葡萄酒企業的資金雄厚得多。對于葡萄酒來說,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

    ▐ 國產葡萄酒的未來在哪里

    行業專家認為,我國葡萄酒產業到了一個新的節點,只有加強品牌建設,改變原有推廣模式,尊重消費者,才能擁有廣闊的市場。

    中國葡萄酒產業發展已經由快速發展期進入戰略轉折期,須居安思危,積極借鑒國外葡萄酒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以葡萄原料基地建設為依托,以品牌引領和技術創新為支撐,優化資源配置和品種結構,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建立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體系,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促進中國葡萄酒產業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中國葡萄酒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中國葡萄酒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中國葡萄酒要向國外的葡萄酒產區學習,學習他們的文化、工藝、種植栽培及管理等方面的長處,加以辯證,逐步運用到國內葡萄酒行業中去。向國外學習也要突出我國葡萄酒的地域文化、風土文化,從思想上對年輕一代引導,讓他們進入到國產葡萄酒的消費群體中。如果不引導他們,就會失去這個群體。我們要讓年輕人對中國普通酒文化、對中國地域文化更了解。

    關鍵詞:國產葡萄酒 轉型  來源:華夏酒報  陳振翔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全椒县| 孟津县| 呼伦贝尔市| 临西县| 勐海县| 松桃| 昌都县| 抚顺市| 建阳市| 拉萨市| 田林县| 镇原县| 麻城市| 绍兴县| 洛浦县| 宜昌市| 荆门市| 泉州市| 新乐市| 陆川县| 讷河市| 宜良县| 朔州市| 大同市| 黄大仙区| 永春县| 内江市| 威远县| 肃北| 聂拉木县| 新河县| 沙湾县| 博白县| 华蓥市| 景东| 临夏县| 收藏| 新绛县| 咸丰县|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