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占世界烈性酒生產量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而市場份額卻不足10%。面臨種種問題的中國白酒企業今后能否突破重圍,在國際烈性酒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走出去的茅臺
根據茅臺官網,2016年俄羅斯的茅臺代理商MT RUS公司完成了5萬多瓶的銷售計劃,計劃到2020年銷量達到15萬瓶。
據悉,計入物流成本后,一瓶500毫升的茅臺酒在俄售價將在1.7萬盧布左右(約合2000元人民幣),收藏級茅臺酒一瓶的價格則為116,420盧布(約合13768元人民幣)起。
2005年茅臺與以國際免稅業務見長的卡慕合作,十年的銷售增速逐年加快,2014年出口額達到2億美元,占中國白酒行業出口額的80%以上。
米酒先行
由于價格的原因,茅臺占出口額比例較大,但就規模而言卻是米酒第一。
根據海關總署信息中心的分析報告,前10名企業的出口量占到整個白酒出口量的60%左右。八大名酒中僅五糧液和貴州茅臺入圍前十,分別以148萬升和136萬升名列第二排名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的名單中,廣東米酒生產企業占三席。其中,廣東珠江橋牌以180萬升的年出口量成為中國白酒出口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其生產的珠江牌廣東米酒,除直接飲用外,多用于烹調。對此,珠江橋股份公司表示,
作為出口醬油品牌銷量第一的中國調味品龍頭企業,擁有近60年的國際營銷網絡。由于出口歷史長,加之能適應不同國家的要求和檢測標準,再輔以文化和鄉情牌,所以成為海外華人群體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并未走出去
上述企業盡管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就總體而言,中國白酒業出口并未從根本上改善。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的數據顯示,2016年1-9月,中國飲料酒出口增速同比增長10%,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達25萬千升和10億美元左右。
然而,白酒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僅為1.2萬千升和3.5億美元,分別占白酒產量和銷售額的1.2‰和1.5‰。據海關總署信息中心披露,從2009年到2016年1-8月我國白酒外貿年平均增速15%左右,年出口量不足2萬千升。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4年中國白酒占世界烈性酒生產量的37.6%,在國際上的市場份額卻不足8%。2015年8月,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性酒大獎賽在貴陽閉幕。承辦大獎賽的貴陽市副市長高衛東表示,
雖然中國白酒具有久遠的文化積淀和高達4500億元人民幣的行業產值,在中國市場一片繁榮,但卻在國際烈酒市場上影響有限。
老白干酒總經理王占剛曾感嘆,
從出口的規模來看,實事求是講,中國整個白酒產業并沒有真正走出去。
中國加入WTO后,一方面海外酒水品牌品類如洪水般涌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與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并稱為世界6大蒸餾酒的中國白酒卻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