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預測為下一個百億單品的預調酒,行業年增長率達30%~50%之高,但僅短短一年后,預調酒就由巔峰墜入深淵,當時預期的百億市場泡沫告破。泡沫過后,預調酒能否走出陰霾回歸理性?
近日,在預調酒被“唱衰”之下,品類龍頭銳澳被曝出從2017年1月下旬起,銳澳的銷售終端已經陸續出現缺品斷貨現象。
酒業家記者隨后聯系到一位銳澳經銷商,得到的答復稱:銳澳今年未到春節全國范圍已普遍出現缺品斷貨,除沃爾瑪外,全國主要商超上架率均低于80%。
預調酒是否迎來了“弱復蘇”?
銳澳2017年春節短暫斷貨
根據權威機構尼爾森數據發布的全國雞尾酒市場份額報告(2015.8-2016.7),銳澳品牌的行業占有率達到:78.7%。銳澳已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并有壟斷趨勢。
這幾年預調酒的大起大落從龍頭銳澳的業績報表里面可以達到側面的體現,繼2015第二季度達到8.42億的峰值后,銳澳連續兩個季度銷售呈現下滑,并在第四季產生近2億的巨額虧損。進入2016年,銷售緩慢爬升、虧損逐季縮小,且在第三季銷售突破3億元、凈利潤由負轉正。
進入2017年,銳澳似已度過最艱難時刻,方正食飲團隊近期調研報告稱,百潤旗下的銳澳春節有斷貨現象出現,動銷情況略超公司預期,商超和KA渠道預計兩位數增長。對此,酒業家記者通過內部消息了解到,銳澳2017年春節的可比終端銷量,對比巔峰期的2015年春節銷量增長近1成,已創歷史新高,春節期間全國缺貨率超過30%,品項斷貨超過20%。
據悉,此次斷貨和之前的銳澳庫存風波有關。酒業家記者采訪的一位銳澳經銷商透露,受之前的庫存問題影響,他在2016年第四季度及2017年春節期間都采取保守做法,加上2017年春節較早、年前國內物流發貨終止時間也較早,以致備貨不足,遺憾錯過這一波旺市。
記者隨后走訪了北京幾大商超,發現節后恢復發貨的產品已上架,目前貨架上的銳澳生產日期基本在2016年12月左右,甚至有2017年1月份的銳澳產品。
造成春節期間短暫斷貨的原因較多,并不足以說明渠道杠桿力已起來,產品的動銷速度更直接影響市場銷量與利潤。有銳澳經銷商告訴酒業家記者,“銳澳目前在優化經銷系統管理,不壓貨,如今銳澳在終端動銷速度開始明顯好轉,庫存周轉期為3-5天。”這一時間與暢銷啤酒品牌周轉期一致,從數據上看,銳澳已重新進入良性銷售期。
有業內人士表示,預調雞尾酒經過“浪淘沙”之后已形成一個平穩增長的利基市場,逐步回歸理性消費之后,品牌企業率先受益,龍頭企業銳澳的業績和市占率或將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