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長毛酒“大熱”的背后 那些“洞藏茅臺們”怎么活?

    2017-01-12 10:41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1月9日(前天),貴州省工商局、省質監局、仁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繼召開大會,要求規范酒類市場,深化白酒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上,除重點對“專供”、“特供”進行清理整治外,還對白酒市場進行專項整治。

    無獨有偶,前幾年仁懷下發文件,除了“專供”之外,目標直指當下最熱的發霉長毛的“老酒”,小編翻翻朋友圈,似乎自從去了一趟茅臺鎮之后,賣面膜的漸漸被這種打著洞藏旗號的長毛低端醬酒替代了!

    長毛酒大熱的背后……

    那么,這樣看上去泛黃、拉絲的長毛酒和真的“老酒”到底有什么區別?它又是如何火爆市場的?在長毛酒大熱的背后,又有什么樣的生存邏輯呢?這是小編最關心的問題。

    為此,小編采訪了貴州茅臺鎮老生常談酒業總經理蘇勇,蘇總坦言這幾年的確日子不太好過,身邊也確實有朋友在制作和出售這種“長毛”的醬酒,這股長毛風嚴格意義上將是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的,后來愈演愈烈。通過他的判斷,整個2016年茅臺鎮生活的最滋潤的一類群體就是:那些買低端醬酒的那批人了,這個群體的明顯特點有幾個:

    一是低價,傳統工藝醬酒受成本所限,最低也得賣了大幾十,而這些毛酒往往就是一瓶或一大壇10塊20塊,從傳統工藝角度完全是做不出來的;

    二是渠道,長毛醬酒在微商、互聯網和一些直銷渠道非常盛行,傳統代理渠道難見其蹤,往往是那種游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換一批人;

    三是口感,真正懂醬酒的人最關注一個問題:就是回味,這也是與濃香最大的區別,而這種毛酒完全可以把入口做到很柔和,回味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回味。

    小編在調查中也發現,茅臺鎮的不少中小酒企都有類似的“長毛老酒”在售賣。從內部人士看來,這些“長毛老酒”其實并非真正的陳年老酒,所謂的酒體泛黃、酒花豐富、甚至拉絲都是人工所為,都是技術上可以實現的,同時包裝上長毛、發霉,藏酒洞里的海量貯存更是人為。而且,食品衛生條件是否達標、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都需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蘇勇看來,這種大熱的背后依然是:醬香品類的小眾化,因為不懂,才給了一部分人炒概念的機會:長毛背后是洞藏概念,是老酒概念,歸根結底是“酒是陳得香”的消費認知的根深蒂固!

    談到這種熱鬧背后的影響,蘇總擔心的其實并不是市場份額的被搶占,最大的憂慮反而是這種新的營銷玩法帶給對消費者關于好的醬香酒標準的錯誤教育和認知誤導:之前不太了解的或者不懂醬酒的人會不會用這套標準來評判醬酒的好壞?

    這套標準是關于長不長毛?酒體拉不拉線?顏色黃不黃?……因為是微商,因為是直銷,因為是網絡的光怪陸離,所以這套標準在美好的ps濾鏡下,在看似無懈可擊的說辭下,更具有說服力與蠱惑性,這遠比正規廠家高大上的品牌故事和專業術語更加“接地氣”。

    所以仁懷不能忍了,這關系著未來醬香酒的消費者教育!

    跳出長毛酒的概念,或許那些“茅臺們”的生存現狀更值得關注!

    據了解,當下茅臺鎮大小酒廠的格局形象地說是“老虎領著一群羊”。除了茅臺、國臺等少數品牌型企業,其余數量眾多的小酒廠就是群羊,目前在仁懷市1700多家注冊的酒類生產銷售企業,現在能堅持正常生產的有二三百家,更多的小酒企、釀酒小作坊卻在長毛酒上干的火熱。

    類似的情況,我們在四川瀘州、四川宜賓、山西杏花村都屢見不鮮:

    盛名之下,日子不好過呀。

    大家都知道培養一個新品牌有多難,成本有多高,那么那些沒品牌的中小型酒企怎么活?可能前幾年靠原酒輸出還能掙點錢,但現在都在提倡“自建產能窖池”,賣原酒也只能變成“地下”的工作了,還能怎么辦?

    于是我們看到了長毛酒這種“歪路”、甚至邪路(違規),但是放在商業生存的殘酷法則下,這種玩法背后多少有一些無路可走的無奈與不甘。

    關鍵詞:老酒 茅臺 收藏  來源:酒說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洞头县| 嘉峪关市| 裕民县| 文成县| 镇平县| 曲水县| 五寨县| 德格县| 普兰县| 新河县| 关岭| 阳江市| 元朗区| 石城县| 金湖县| 攀枝花市| 来宾市| 自贡市| 葫芦岛市| 瑞丽市| 新和县| 东至县| 同心县| 社会| 东平县| 沈阳市| 宁化县| 卢龙县| 藁城市| 汝州市| 福鼎市| 乌拉特中旗| 凉城县| 中西区| 集贤县| 星座| 新竹县| 星子县| 二手房|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