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增長卻沒利潤
在甘肅某名酒經銷商看來,國內名酒在國家限制三公消費后價格下降帶動了一部分銷售,而購買者多數是一些商業人士。另外,名酒價格的下滑,在一些婚宴、生日宴等一些宴席場合的消費也在增加,但是,這些新的消費群體的增加并未給高端酒帶來很大的增量,相比,受國內經濟下滑因素影響,高端白酒的銷售不會在短期內有大幅的增長。
在他看來,如果把進貨的錢放進銀行還有利息收入,但是用來賣酒,可能要虧錢。“2015年,甘肅、蘭州等地的一線名酒都在增長,但我們現在也非常矛盾,賣的越快,我們虧得越多,如果賣的慢一點,就能賺錢。走團購銷售價格才會好一些,而純粹走零售市場一定會虧得很慘。”
上述邏輯,在經銷商看來也十分的矛盾。如果挺著價格不降,勢必賣的慢一些,也能賺錢,但作為經銷商還要考慮要市場,要給廠家有所交代。“廠家也很矛盾,如果補貼經銷商,價格肯定會下滑,不補貼,經銷商又不高興。”
而在北京地區某經銷商則對記者表示,企業應收增長了,經銷商銷售流水上來了,但是沒有利潤。
在他看來,白酒產能過剩、市場需求減少是不爭的事實,很多白酒的價格出現倒掛,有的經銷商干不下去而關門了。2016年,茅臺的一些專賣店如果不做轉型,擁有自己的營銷隊伍,那么等待他們的將是退出市場。
“高端白酒銷售就是在2010年、2011年賣的最好,2012年上半年還可以,下半年就不行了。也就是說2年賺的錢,而目前已經是3年賠錢了。”一位遼寧某經銷商對記者如此表示,這幾年日子都不好過,有的經銷商靠賣酒根本不賺錢,他們靠廠家給的授信再到銀行辦理承兌,再低價把酒銷售出去,用這部分自己來放貸,賺取一部分中間利潤來維持。
通過經銷商的描述,為了要市場,他們必須低價賣產品,這樣帶給他們的僅有微薄的利潤或者虧損。但要想利潤,在當前互聯網時代,價格的透明讓他們很難堅持堅守價格不降。因此,他們在矛盾中求發展,也希望廠家有更好的辦法。
經銷商的處境,酒廠其實都看在眼里,也希望通過控價保量、市場管控防止串貨來維持價格的穩定,但這條路依然很漫長,目前還沒有好的策略可實施。
在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董事長袁仁國對經銷商們喊話,希望各省區公司和當地經銷商組成新的公司,以結成利益共同體;同時承諾會確保價格穩定、經銷商利潤。
在袁仁國看來,多年積累形成的酒企過多、產能過剩、競爭過度、廣告過濫等問題依然存在;目前白酒行業仍處于調整的陣痛期、穩定轉型的探索期和復興的準備期。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國內經濟尚未回暖的情況下,白酒行業的調整也將繼續,高端白酒在2015年雖然取得不錯的業績,但是,產能過剩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高端白酒銷售未來依然面臨較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