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國酒業華北五省高峰論壇暨獻禮祖國70華誕華北品牌酒水發布典禮”在北京西國貿大酒店隆重召開。北京釀酒協會林楠會長在會上做了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中國釀酒歷史悠久,華北地區的釀酒文化更是源遠流長。這里是中國清香型白酒鼻祖的故鄉;這里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濃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同時,華北地區還是二鍋頭、老白干的發源地;到了近代,華北地區誕生了中國第一家公營釀酒廠、中國第一支干白葡萄酒也從這里走向世界;在上個世紀70年代,華北地區多家酒企處中國釀酒行業的第一梯隊,華北地區生產的優質清香型白酒更是銘刻了一代中國人的白酒記憶。如今,改革開放已逾40年,中國酒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其他地區一樣,華北地區的釀酒產業,無論是體量還是質量,都有極大的提升。
2018年是中國酒業經歷了五年調整期、產業經濟恢復性增長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的一年。而今年則是國家深入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經濟新常態后對華北乃至全國釀酒行業要求更高的一年。
2019年,釀酒行業面臨的仍然是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來自多方面的挑戰。消費環境的不確定性影響、消費結構多元化的趨勢、國家宏觀產業政策限制、行業上下游之間關系的影響等,這些因素的影響意味著固守傳統就是落后。對華北地區的釀酒企業來說,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因此,企業面對的是以創新、協調、調整、產業鏈延伸發展為指導方向的,包括產品品牌、產品結構、生產技術、管理模式、市場渠道等一系列改革,不但任重道遠,而且時間緊迫。
近年來,在國家的推動下,“京津冀一體化”已經成為華北地區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京津冀一體化”所帶動的經濟新格局更是給了華北酒業無限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作為首都,北京具有開放的消費環境、發達的服務業與國際接軌的行業高標準,推動京津冀酒業一體化,將有助于充分發揮北京的標準與政策優勢、天津的港口和進出口物流、河北腹地的原材料與制造業優勢,三地優勢互補,真正打通地域瓶頸與藩籬,成為一地化平臺建設與共同市場的典范。與此同時,毗鄰京津冀地區的山西、內蒙古兩省的釀酒企業將以各自的優勢融入區域經濟的共同市場。
華北地區的酒業發展有四大優勢:
1、華北地區飲酒氛圍濃厚,五省人均酒水消費量在全國范圍內均處于前列,區域內酒企眾多,既有全國范圍內耳熟能詳的品牌,也有數不勝數的地域龍頭;
2、華北地區是中國清香型白酒最集中、最大的生產基地,清香型白酒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清香型白酒的口感更容易與國際接軌;
3、北京、天津作為一線城市,消費能力強,市場容量大,市場開放程度較高,中高端商務用酒、時尚新潮酒受市民歡迎;
4、華北地區是親民酒品牌重要的輸出區域之一,親民白酒消費頻次高,有快消品屬性,飲用場景以日常消費為主,產品周轉較快。
讓我們共同努力,以本次論壇為華北酒業崛起的起點和契機,建立起科學、緊密、持久、高效的合作機制與平臺,讓華北五省協同發展,一起面對挑戰與機遇,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