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人物 >

    李華:國產葡萄酒“三產融合”下的“小酒莊”鍛造“大產業”

    2019-04-26 09:1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4月20日,第十屆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學術研討會在陜西省藍田縣召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華做了《中國葡萄酒質量發展報告》。會期,李華接受了葡萄酒研究的采訪,下面,我們就來聽聽這位葡萄酒行業學術權威怎么看產業發展。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要有自信!我們已經成為世界十大葡萄酒生產國”

    中國種植葡萄的歷史很久遠。現代考古證明:在山東臨朐縣發現了2600萬年前的葡萄種子化石;在公元前1200年前的商代古墓中,找到了盛滿葡萄酒的密閉銅卣。這些都說明,中國具有葡萄生長的自然環境和用葡萄釀酒的歷史。當然,我國現代葡萄酒產業起步較晚,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很多葡萄酒其實是半汁酒。直到2006年,葡萄酒生產標準與國際通用標準接軌,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真正意義上的葡萄酒。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雖然發展時間短,但發展速度很快。截止到2018年,我國葡萄酒產量達到62.9萬噸,已經位列全球十大葡萄酒生產國,并且誕生了賀蘭山東麓、河西走廊、新疆等優秀產區,并且根據“微氣候、小流域”的地理條件,還在很多區域發現了適合葡萄種植和釀造的小塊產區,他們的風土不弱于世界頂級葡萄酒產區。

    當然,國產葡萄酒的發展過程,是不斷調整的,甚至這個過程是有些痛苦的!從產業規模來看,2012年我們就達到了135萬噸的產能,現在調整到只有62.9萬噸,我覺得是值得的!我們舍棄了部分利潤,但換來的是質量的大踏步提升,是國際和國內市場的認可,這也昭示著未來中國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前景。

    因此,我們要有自信!參與到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葡萄酒人,都應該感覺到自豪,你們都是現代中國葡萄酒發展的經歷者和推動者!

    跨越三產,葡萄酒企要會做“加減法”

    葡萄酒是一個跨越三產的行業!首先是農業。葡萄種植、培育,對土地的使用等等,都是建立在大農業的基礎之上。然后是工業。葡萄園要管理、葡萄酒要釀造,需要產業工人,屬于輕工的范疇。最后是服務業。銷售、售后、物流、旅游等,葡萄酒是涉及第三產業最多的行業板塊。因此,說葡萄酒是跨越三產,是有據可循的!

    從國家發展角度來說,農副產品深加工是提升產業含金量的重要形式,也真正有助于農民脫貧致富,并且能夠讓農民向產業工人轉型,還牽連到社會服務和保障系統,所以,對于葡萄酒發展,國家也是大力扶持的。

    接下來就涉及到我們的企業怎么做了!

    從當前來看,行業領軍企業發展還是比較健康的。張裕2018年實現營收51.4億元,同比增長了4.3%;長城也調整了戰略,按照產區規劃了桑干、五星、天賦、華夏、海岸葡萄酒等五大單品,強調風土和個性化。應該說,在葡萄酒消費普及的過程中,行業領軍品牌參與到市場競爭中,獲得認可,這是消費端的正常反應。他們有自己的整體規劃,也在根據各自產區特色努力做產品質量提升,并且有精力和團隊能夠做到深入營銷,良性運轉。

    現在我們更加關注的是中國精品酒莊的發展。中國的精品酒莊發展已經經歷了十幾個年頭,有一些優秀的酒莊已經嶄露頭角。但是對于眾多的小酒莊來說,的確還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品牌知名度不夠、營銷能力差、資金實力匱乏,都是很現實的問題。那么,我們怎么走出小酒莊、大產業的發展道路呢?

    簡而言之,就是要走“三產結合”的路子!中國的精品酒莊發展必須要拓寬思路,不能固步自封。精品酒莊完全可以從葡萄種植、文化、旅游、餐飲、住宿、釀酒、采摘等方面著手,將酒莊建立成為融合三產,既有自身產品特性,又能兼顧文化旅游等職能的平臺。而相關職能部門,也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以一個個的小酒莊為基點,打造形成中國葡萄酒的酒莊集群,以產區品牌統領,形成多個個性化酒莊品牌的整個中國葡萄酒酒莊矩陣,這才是我們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國產葡萄酒 李華  來源:葡萄酒研究  阿羅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上蔡县| 霍山县| 谢通门县| 湄潭县| 宁强县| 云安县| 松溪县| 九寨沟县| 光山县| 井冈山市| 晋宁县| 灵丘县| 正镶白旗| 富蕴县| 霞浦县| 乾安县| 伊金霍洛旗| 乌审旗| 恩平市| 鱼台县| 台中县| 丰镇市| 文化| 巫溪县| 封开县| 台中市| 红河县| 武义县| 西畴县| 宿松县| 儋州市| 离岛区| 肥城市| 乐业县| 嵊州市| 额敏县| 皮山县| 镇康县| 永顺县|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