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假日消費已經成為百姓購物的關鍵時間點,而形成的假日經濟一直是所有商家和企業都會全力爭奪的消費戰場。
但在假日經濟的戰場上,往往正面交戰的都是一些實力雄厚的大品牌、大企業。
很多中小企業既不是“白美富”,又不是“高富帥”,往往在終端的爭奪戰中處于被動的境地。爭吧,明顯處于劣勢;不爭吧,又眼睜睜看著大佬們賺的盆滿缽滿。是看著大企業瓜分市場,還是想辦法在夾縫中尋得機會分一杯羹?中小企業該如何打好節假日營銷這張牌呢?
不是所有快消品都適合節假日營銷
首先,要明白做市場、做促銷不是湊熱鬧,并不是所有的快消品都適合做假日營銷。如果你的產品和假日消費沒有直接關系或關聯度不高的,建議可以放棄在假日期間的一些推廣活動。
清晰定位節假日促銷目的
很多企業在做推廣時,活動的目的性不是很清晰,特別是很多中小企業體現的更為明顯。
因此我們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渠道、不同的產品做推廣一定要有清晰的目的性。是為了提升品牌、還是為了促進銷量?是為了打擊競品、還是為了推廣新品?是為了提升鋪市率還是為了調整產品結構?
但就中小品牌節假日促銷而言,目的性應該很清晰——就是為了促進產品銷量提升,同時帶動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的提升,做到銷量和品牌宣傳效果的兼得。
促銷時間節點選擇很重要
假日期間,所有的終端資源都很緊缺,堆頭、端架、DM費用、都是平時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以中秋節為例,一個企業買下一個超市內主通道的地段,一個檔期的費用高達幾萬甚至十幾萬。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利潤率和銷量作為保證,一般企業是很難以為繼的。對于很多中小企業只能望洋興嘆。
其實中小企業完全可以打個時間差,在假日檔期的前一檔安排促銷活動。這樣費用即不高,又能刺激那些提前購買的消費者,至少在活動檔期的尾聲,會形成一個小的消費潮。
或者干脆放在假日消費的后一檔。此時,經過一番激戰之后,大部分企業都會喘一口氣,終端資源基本會空置出來,也能搭上假日消費的末班車,何樂而不為呢。
別和大品牌打正面戰
大家經常會看到一些這方面的新聞,某某啤酒的業務員和另一競爭對手的業務員打起來了,某某超市內兩個企業的促銷員打得頭破血流,終端競爭的殘酷可見一斑。
而中小企業要人沒人、要錢沒錢,所以在實力不濟的前提下,盡量少和大品牌打正面戰。
你做整版海報,我就不做海報;你做半版海報,我就在你下面打個“豆腐塊”沾沾光;你買主通道的堆頭,我就買個副通道的端架;你買端架,我就做個牌面促銷;你在主通道大聲吆喝,我就在你不遠處偷偷攔截;你在大的KA門店做宣傳,我就到BC類門店做推廣等等等等。
總之做到不激怒大品牌,不被大品牌關注,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促銷效果。
產品促銷的方式要選擇得當
假日期間,產品促銷的方式會多種多樣。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住消費者并達成交易是促銷的最重要的目的。所以要依據產品的賣點和特性設定促銷方式。
以食品為例,如果你的產品口感有足夠的特色,且適合大眾口味,完全可以采取試吃、免費品嘗的手段;如果你的產品在包裝上新穎獨特、且在包裝的附加功能上有特色,完全可以采取贈送樣品的方式進行促銷。
當然,由于節假日期間商家的競爭激烈程度而言,產品折扣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容易促成購買的辦法,這樣既節省終端其它宣傳費用的大筆投入,又容易以價格吸引消費者。
整合終端資源為促銷服務
企業在活動前,有必要和商超相關終端負責人建立較好的客情關系,通過零售終端去了解競品的一些促銷動態和相關信息。
比如,競品的活動檔期是哪個時間段?促銷單品是哪個?促銷方式是什么?價格折扣是多少?有無人員做促銷支持?有無DM或特殊陳列等等
同時,也要通過終端具體負責人的幫助,獲取同等費用的最佳陳列位置,DM的最佳排版位置,加大活動期間的門店訂貨量,避免活動期間出現斷貨等問題。
知己知彼,才能制定更為恰當的促銷策略;有的放矢,才能實現促銷的最佳效果!
整合客戶資源做好終端促銷
活動前期,更要整合客戶的資源,與客戶達成促銷推廣的默契,得到客戶的支持,才有可能更好地實現推廣效果。
因為,絕大部分客戶不是經營代理一個品牌,在受到終端資源、銷量、利潤、資金等因素影響下,客戶在節假日做促銷是有選擇性的。
所以,企業要做好提前準備,就活動的細節提前與客戶溝通。比如活動能帶來的宣傳效果,銷量的提升幅度,客戶的利潤保障等。以此吸引客戶重視,讓客戶提前備貨,并能使貨款及時收回。
預防和消除過度促銷帶來的后遺癥
只要有促銷,就有可能存在透支銷量的問題,并帶來一定的過度促銷后遺癥,只不過市場影響的周期有長有短罷了。
針對這種問題的出現,企業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前期就預估一個合適、可控的促銷量,避免客戶或終端為了政策不切實際的囤貨;
2.促銷開始前就留給市場一個相對合理的消化期;
3.活動期間關注終端和區域的銷售進度,對于出現的銷售不均衡情況,要及時調配終端和區域間的貨物配給;
4.活動結束后,要進行盤點,對于消化不良的終端囤貨,要及時退出,可以轉向流通市場進行二次消化;
5.對于活動結束后銷量可能出現的突然下滑做出市場預案,拿出一個或幾個非假日促銷單品(可能是非主力單品)進行推廣,填補銷量真空。這樣才不會出現銷量的大幅波動,極好的樹立客戶和終端的銷售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