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依舊”VS“觸底回暖”!
對于2016年的酒業趨勢,在行業內部整體上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持謹慎態度的一方表示,2016年傳統白酒行業依然是寒冬。主要是整體經濟環境不太景氣,白酒作為消費品受影響,加上各種政策沒有緩和跡象,中高端酒水消費不旺,酒水經銷商的利潤變薄、生存更加艱難。
而更積極的聲音則是,2016年酒業即將回暖。因為已經三年的酒業調整期有即將結束的跡象,中國酒業明年可能開始觸底反彈,這一點從2015年酒企的業績報表上看出行業利好的信息。
當然,很多市場一線的經銷商表示,對于酒水行業充滿信心。眼下則需要積極轉變觀念,接受酒水薄利時代的現實。要在殘酷競爭中做到“剩者為王”,就要深耕市場,掌控渠道,加快酒流通速度,提搞市場效率,腳踏實地的做市場。
關于競爭,是“刺刀見紅”還是“自然淘汰”?
一個健康有序、積極開放的行業,勢必存在著眾多的競爭者和參與者,酒水行業也不例外。對于2016年的酒業競爭態勢,不少智業專家、行業大咖都給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首先,酒水品牌集中化趨勢更加明顯。智邦達董事長張健表示,2016年酒企是要多在品牌集中度上尋找機會,核心力可以放在運營大單品上,同時要提高組織和市場效率,強化渠道的掌控,對于很多大企業來說,要真正地做到精細化營銷。
其次,個性化、差異化產品新機會。市場現在聚焦在小而美的細分產品,有個性,有獨特性,通過新潮的運營方式和傳播途徑會贏得不少市場的擁護者,特別是對于中小型酒企。當然,這樣的運營模式需要有深度變革,在傳統的基礎上探尋新的方式。本質上是尋找真正喝酒的人,要從終端掌控變成消費者掌控,傾聽消費者的需求。
再者,酒企自身持續“優生優育”。未來要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品牌+品質”雙品價值差異化的真正品類與持續升級,并通過促銷和服務來實現極致性價比,從而打造核心盈利旺銷大單品或超級大單品。知行力酒類戰略營銷托管咨詢機構董事長梁超認為,這是酒業正確的發展趨勢,盡量規避產品戰,價格戰,促銷戰等紅海。
還有,“兩級分化”趨勢愈加明顯。除了“強者愈強”,即品牌化集中度愈來愈高以外;“弱者愈弱”,即億元以下酒企愈來愈難,裁員潮,倒閉潮不斷出現。特別是一些小微型酒企現金壓力不斷加大,求生存是主流,減少開支、降低成本壓力是必然選擇。
說好的“后繼有人”,人在哪里?
在消費者的消費趨勢和飲酒習慣上,現在白酒市場正在出現一個斷層。60后、70后的人群把原來喝大酒、狂酒的狀態轉變和少喝酒、理性飲酒的養生狀態。同時,隨著80后、90后成為主要消費群體,他們更多以紅酒、啤酒和進口酒為主。因此,白酒的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
在我國很多地區,葡萄酒、進口酒的受歡迎在增強。其中,進口葡萄酒品牌集中化,國產葡萄酒品牌品類化。酒說通過調查了解一下經銷商對于這種現象的看法,53%的人認為葡萄酒、進口酒難以與白酒競爭,不足為懼。而47%的人則表示擔心,葡萄酒、進口酒以及洋酒會分流一部分白酒群體,但不至于致命。
遠景營銷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李童也指出,目前白酒飲用量繼續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在價格維度,百元價位成為商務場景消費主流,對于光瓶酒的消費價格則繼續向15元推進,但尚處培育階段;在品類上,酒種消費多元化繼續發酵,一桌多品會成為一大方向;同時,佐餐紅酒,未來會成為新的細分品類。
“并購新風口”,威力究竟如何?
資深白酒營銷專家晉育峰表示,從2016年開始到2020年,酒企的整合案例會更多。橫向并購、垂直并購、跨界并購、MBO會同時并存。這必然會“死”一批酒廠,必須有一部分原酒企業和傳統經銷商退出市場,沒有這樣的真正洗牌,否則酒水行業仍然沒有未來。
當然,對于“并購”也有著另一種不同的看法。例如梁超在肯定2016年酒企并購增多的同時,也強調了2016年酒業并購不會在規模上出現“并購潮”,因為從價值角度講,很多中小酒企實際上沒有并購的價值。
挺進縣鄉村,難度在加深!
在縣鄉村市場,盡管仍有挖掘潛力,但市場反饋來看,下鄉鎮并沒有原來想象的那么好。平時消費白酒的群體都外出務工,消費群體實際上是在減少,只剩下老人、婦女、孩子在家,除了家里的紅白喜事,缺少強力的消費人群。
九度營銷顧問機構董事長馬斐就說到,返鄉的人越來越多,例如從深圳回來的大批量人員回家,以前是回家花錢,現在是回家過年,這也說明農村酒水市場并非想象中的樂觀,因此,落地執行的關鍵還是要落實到消費者群體。
經銷商的明天,該怎么辦?
經銷商的優化、整合、發展成規模的路線是必然選擇。必須要肯定的是,經銷商肯定有大未來。但之前的暴利不在,酒商只有在合理利潤的基礎上走資源整合路線才能更長久。沒品牌、沒團隊、僅靠人脈團購、沒網絡客情的經銷商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現在酒水單位團購減少、電商讓價格愈加透明、關鍵客戶難以維系,所以很多缺少資源整合能力的經銷商會被淘汰。酒業調整使得終端商都倍感壓力,明年對于終端也是不小的挑戰。要么突破,要么退出,而終端作為一個龐大的團體,他們的退出就是區域強勢經銷商再次發力,迎來更大發展的機會。因此,關鍵在于經銷商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