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川酒漂洋過海 打捆整合是良方

    2014-11-11 09:48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11月5日,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的近十家川酒企業飛赴香港參加第七屆香港國際美酒展,接下來,川酒企業還將參加在泰國、新加坡舉辦的經貿洽談活動,行程緊鑼密鼓。

    從2010年開始,這已是川酒集體出征的第四年,從東南亞到歐洲,川酒企業的腳步已遍布大半個地球。當前白酒行業面臨深度調整,“走出去”開拓市場顯得更加急迫。然而,真正走出國門卻并不容易。川酒開拓海外市場的“攔路虎”在哪,又該怎樣解決?近日,在省經和信息化委的一場內部討論會上,多位專家開出“藥方”

    ——

    葉 睿(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

    鄧君韜(西南交通大學政治學院副教授)

    陳吉福(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副會長)

    張建平(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品牌運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難在哪?文化和標準是瓶頸

    記者:據統計,2013年度中國白酒出口值占白酒總產值不到1%,以五糧液為例,其出口收入僅占經營收入的1.8%,即便是國內白酒出口占比最高的水井坊,也僅達到10%。川酒“走出去”為何這么難?

    鄧君韜:川酒“走出去”的難題,其實是整個中國白酒行業都面臨的問題。發達國家對酒業的管理十分嚴格,各個國家對于酒類銷售都出臺了相關規定,比如美國酒類管理分三個層次,德國實行烈酒專賣,法國商業部根據法規對酒業零售發放4種資格的零售牌照等。但是,我們的白酒大多是經驗性指標,缺乏具體量化的標準,導致難以與海外市場的準入審查接軌。

    葉睿:國內外酒產品消費習慣差異也是主要問題。國外飲酒文化中有悠久的調酒文化,味覺層次豐富,比如白蘭地可以加入溫牛奶飲用,威士忌也可以加牛奶、奶油、咖啡、可可等。但是川酒則大多講求用高濃度白酒佐餐化解川菜的油膩,與國外的飲用習慣大不相同。

    不過,我認為川酒“走出去”已出現機會:此前白酒定價較高、包裝也較豪華,但是在調整期內,川酒大多開始走親民路線,不僅價格有所調整,而且包裝方面也開始“做減法”,這是比較符合國外文化以及消費習慣的。據調查,歐美消費者一般都是選擇20美元以下的酒水,而且多為裸瓶包裝,更注重綠色環保及產品的性價比。

    怎么辦?打捆輸出抱團發展

    記者:應該如何著力呢?

    陳吉福:川酒開拓海外市場其實是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開拓海外市場還是首先要關注國內市場,關注國內消費終端的變化,“以內帶外”開拓海外市場。

    比如,隨著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在改變,對于白酒口味的喜好也在改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內消費需求的變化也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傳遞著海外消費需求的變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要充分注重利用海外的華人群體,這部分人對白酒的感情深厚,可嘗試以這個群體為載體,向世界散播白酒文化。這樣也可以更好處理好國際與國內市場、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

    此外,也可以考慮將川酒與川菜、川茶、川戲等四川傳統文化的打捆輸出,更易被海外市場接受。

    張建平:要全面提升川酒的國際知名度和競爭力,讓整個川酒產業形成規模優勢,打造區域性的酒類品牌至關重要。比如說,我們在提起法國波爾多地區時,會立馬聯想到當地享譽世界的紅酒。事實上,我省著力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地理品牌,就是要讓白酒企業抱團發展,發揮整體優勢,打響國際聲譽。企業應借助政府搭建的平臺,好好利用資源,保證產品既有“金三角”的基因,又有自己的特色。

    要強調的是,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的關鍵一環是統一制定行業質量標準,這就需要職能部門、白酒企業、行業協會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建設,建立和完善行業標準是提升白酒國際信譽的保障。

      關鍵詞:川酒 白酒行業 營銷策略  來源:四川日報  文/董世梅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武强县| 宁明县| 乌什县| 清丰县| 济阳县| 衡南县| 泌阳县| 武功县| 简阳市| 东辽县| 库尔勒市| 什邡市| 元江| 石楼县| 金堂县| 忻州市| 安远县| 永顺县| 尚义县| 阿拉善左旗| 兴安县| 怀宁县| 铜鼓县| 大安市| 鲜城| 沙雅县| 龙里县| 新沂市| 武隆县| 新郑市| 彭山县| 平和县| 南开区| 宾阳县| 吉木乃县| 汝南县| 阳高县| 定州市| 沈丘县| 汤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