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茅臺酒發展的長遠計,必須使茅臺酒的價格保持在理性的區間,力求廠家有效益、經銷商有利潤、消費者能承受;必須鐵腕整治囤貨、哄抬價格、黃牛黨等擾亂市場的現象。因此李保芳做出三點承諾:一、茅臺酒不應扛奢侈品的大旗,也不能扛,要沉下心來肩負起滿足老百姓對于茅臺酒的消費需求為責任,創建健康有序、可持續的市場環境和供需關系;二、重大節日提價,無異于強盜行為、趁火打劫,這是極不道德的事,國慶中秋臨近,茅臺酒價格管控必須堅定不移;三、國有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政治屬性,國有茅臺更要有承擔社會責任的擔當,“要讓廣大百姓消費者喝上平價酒、健康酒,不負組織信任,不讓老百姓罵娘。”李保芳甚至指出,如果任由價格非理性瘋漲,那么極有可能為其他酒類企業創造調價空間和機會,從而傷害了整個白酒市場。
其次,茅臺酒怎么賣的問題。
李保芳認為,茅臺酒的“缺貨”與當前的營銷模式和經銷體系也有一定關系。茅臺酒的“缺貨”主要在二、三級下游經銷商。在產能有限、需求增長和價格走高的三重驅動之下,一級經銷商越來越多的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而不再由二三級下游渠道商轉手,渠道扁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種趨勢的變化所帶來的直接效應,就是經銷商市場反應能力更強,營利空間更大,消費者購買也更加便捷。
因此,渠道扁平化將是茅臺酒營銷模式創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大力發展專賣店體系,大力發展茅臺云商平臺,不斷增加其茅臺酒投放量。其中,為了今年“兩節”期間的茅臺酒供應,李保芳就提出,從8月15日起,全體經銷商、各專賣店和自營公司,必須將年度剩余計劃的30%,通過云商平臺直面消費者銷售,以防止惜售、囤貨。
不遺余力地致力于推進渠道的扁平化進程,目的在于推動茅臺酒全國營銷網絡進一步渠道下沉、精耕細作,但同時也將進一步延展,在國內高鐵沿線的主要大城市、部分省內支線機場開設茅臺酒和系列酒專賣店,進一步完善國內市場營銷體系。
同時,李保芳在多個場合強調,茅臺一定要從做營銷向做文化轉變,打造“文化茅臺”,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茅臺酒的認可度和美譽度。他在會上透露,明年,銷售公司要把實施“文化年”和“服務年”活動,作為營銷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下大力氣抓好。這件事,要上升到提高茅臺軟實力的一項重大措施來看待。整個銷售體系,要把這兩個活動作為展示茅臺形象的窗口、提高服務質量的抓手,大力推動茅臺文化推介和服務再上新水平。首先要在貴陽做好茅臺文化的推介,銷售公司要精心謀劃、認真組織,組織貴州省的經銷商開展一次觀摩活動,到做得好的地方學習,逐步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
無論是渠道扁平化,還是打造“文化茅臺”的軟實力,核心目的是為了不斷提升消費者對于茅臺酒的品牌認知、美譽和信賴,從而帶動市場對系列酒認可度的提升,實現茅臺酒和系列酒的雙輪驅動、協調發展,為茅臺酒的長遠發展奠定穩固的市場消費的基礎。
第三,茅臺酒賣多遠的問題。
李保芳透露,茅臺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條件的首都機場開設標準的茅臺專賣店,加快推進“走出去”,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國外市場布局。
當然,夯實茅臺酒的品牌基礎和國酒茅臺的品牌內涵,是加速茅臺酒國際化進程的前提。如何使茅臺酒真正成為國際社會對于中國印象的典型符號之一,也是打造“文化茅臺”的重要課題。
貴州茅臺2016年報顯示,茅臺酒2016年度國外銷售茅臺及系列酒1407.26噸,在茅臺及系列酒總銷量中的占比為4.62%。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進口酒類市場,烈酒進口總量為5.91萬噸。盡管兩組數據不能形成直接對比,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白酒在國際市場的現狀。茅臺酒在國際市場已經享有盛名,但實際的銷售規模卻相對有限。
如何不斷提升茅臺酒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增加國際市場的銷售規模,進而不斷鞏固和提升茅臺酒作為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的地位?正是茅臺集團當下戰略部署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