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白酒包裝應追求簡約和個性化

    2015-05-28 09:3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很多白酒人會認為,高檔包裝能夠提升產品形象,讓產品更好賣。但“過猶不及”,過度的包裝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會帶來信任危機。

    我印了10萬份宣傳單,在城區兩天內發完。告訴消費者我們的酒采用紙盒包裝,簡單精致,但是酒質好,貨真價實,消費者花同樣的錢買的是優質好酒,物超所值。而競品的包裝選用貴重木材,每套包裝要幾十塊錢,包裝成本超過了酒。四瓶酒喝下去,就有200多塊錢的包裝被扔到桌底,成了廢品、甚至垃圾,這是對人類資源的無情浪費。

    此后,我們又以其它方式進行了類似宣傳,消費者逐漸放棄了競爭對手有著奢華包裝的產品,而選擇了我們簡單能體現獨有地方文化精益求精的紙盒包裝產品……

    這是一個經銷商朋友給我講的、他自己的操作的真實案例。

    1980年代之前,很少見有外包裝的白酒產品,“奢侈”一些的幾大名酒也多為裸瓶,貼上簡單的標識。近二十年多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消費水平提高、市場競爭加劇及品牌文化訴求的需要,白酒開始穿上外衣、外套。“人靠衣裳馬靠鞍”,品質優良的白酒產品,配以美觀大方、富含文化底蘊的外包裝,起錦上添花之功效,也無可厚非。但一些白酒包裝本末倒置,包裝物超過白酒本身價值,而且不可回收利用,既不實用,又不環保,造成資源浪費,也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

    白酒的過度包裝雖屢受社會詬病,但仍然愈演愈烈,更有不少企業熱衷于標新立異,不斷改變產品包裝形象。

    其實,白酒產品包裝如同人的臉面,酒的內在品質和品牌文化如同心靈。臉面會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心靈美才能讓人受用終生,消費者最終選擇的還是優良的內在品質。外包裝是產品給消費者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很重要,而維護“固定的形象”更加重要。這就如同變臉藝術,雖然非常神奇,但是變來變去,卻始終不能如同京劇一樣成為中國戲劇的靈魂。白酒包裝亦然,推出任何一款新的產品包裝,都要精益求精,慎之又慎。可一旦推出就要持之以恒,不要輕易否定。即使略有不滿,也只能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精細化的微調,而不能動輒推倒從來。絕大多人習慣和自己熟悉的朋友打交道,消費者也喜歡購買自己熟悉的產品。換包裝就如同變臉,讓老朋友有了陌生感。

    “茅臺”的外包裝盒很簡單,卻沿用了幾十年,不但沒有影響其在高端市場的銷售,而且還越來越經典。二兩裝的“二鍋頭“,沒有外包裝盒,形象一直沒變,卻依然暢銷全國。因此說,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都會欣然接受經歷歲月沉淀后成就的經典。

    一些酒企對自己的產品缺乏自信,看到競品推出新穎高檔的包裝,就動心思改變自己的產品形象。這樣一路跟風下來,酒廠做了幾十年,“不斷開始,不斷否定”,朝秦暮楚,沒有留下一款可以稱作“經典“的產品,形不成固定的產品品相,更談不上品牌形象。

    當然,“茅臺”的包裝也有變化,但是沒有根本的改變,而是逐步的細微調整。微調的目的是使包裝更精致、精美,沒有瑕疵,用完美精湛的包裝給消費者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充分詮釋“精益求精、品質保證、歲月感悟、低碳環保”的品牌元素。

    外包裝是包含地緣文化在內的白酒品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進包裝是一個循序漸進、精益求精的系統工程。在低碳經濟時代,白酒包裝不應一味追求奢華高貴,而要做到簡約、不簡單。簡約,符合低碳潮流;不簡單,即避免同質化,努力彰顯其獨特的品牌個性魅力——這應該是白酒包裝發展的一個最主流方向。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自然樸素之美是最令人心曠神怡的,期待著白酒包裝回歸它的本來功能,不再“亂花漸欲迷人眼”。

      關鍵詞:白酒包裝  來源:東方酒業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临武县| 含山县| 大安市| 云安县| 五原县| 光山县| 哈巴河县| 湘乡市| 吉首市| 信阳市| 门源| 上杭县| 顺义区| 察雅县| 定南县| 海阳市| 南川市| 灵石县| 玛曲县| 剑阁县| 南召县| 铜鼓县| 应城市| 尼木县| 奎屯市| 银川市| 赣榆县| 东港市| 金阳县| 攀枝花市| 高青县| 满洲里市| 凤翔县| 界首市| 克拉玛依市| 恩施市| 通道| 涟水县| 休宁县| 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