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白酒并購,陷阱還是趨勢?(專題完整版)(3)

    2015-05-25 10:00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白酒并購將呈現什么樣的行業格局?

    隨著政策圍欄的拆除,行業下行的走勢,以及資本國際化的趨勢,白酒并購之勢更加“山雨欲來風滿樓”。低迷的市場,虎視的資本,這是行業抄底的最佳時機嗎?五糧液、華澤集團、牛欄山、洋河等均表露出對并購整合的興趣與心思。

    耿欣認為,從并購趨勢分析,首先上市的龍頭酒企將成為一個主流的方向,因為上市公司現金流充裕,另一方面管理和激勵機制到位的非一線的白酒企業有可能比較活躍;其次,省內龍頭企業成為并購買方的可能性較大,因為能與省內其他排名前列的企業合并,可能降低費用,協同效應比較顯著。在縱向并購方面,前期整合眾多品牌的大型產業品牌,為了提高運營效率可能同時出現繼續并購高效率品牌資產,以及剝離低效率品牌的雙向交易行為。

    已經擁有多家白酒企業的華澤集團董事長吳向東對記者表示:“現在是白酒并購的好時機。行業深度調整,已處于行業周期底部”。

    牛欄山近日披露2015年的經營規劃指出,白酒產業通過資本運營方式,整合資產優良、具有發展前景的酒業企業,擴大酒業市場覆蓋面,壯大公司酒業規模。洋河方面此前也多次對外透露,并購肯定有動作,該公司“雙核驅動戰略”標明要以“資本為手段的產業重組和資源整合”。

    海通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聞宏偉認為,目前白酒行業和葡萄酒行業供給端的壓力并沒有明顯緩和,經過這兩年的洗牌退出這個行業的數量還是不多。行業如果沒有出現一個明顯的供給收縮會出現什么情況?接下來就只有一條路,就是大家PK。

    營銷專家晉育峰認為,目前全國白酒企業只有8800多張生產許可證,而銷售規模在2000萬元以上的2013年只有1214家,白酒行業難以進入群雄逐鹿的“戰國之爭”。2015年下半年之后,白酒行業資產價格相對更合理一些,此時才是進行產業整合和重組較好的時機。

    中信證券的執行總經理耿欣指出,因為2014年行業的擠壓尚未充分,行業整合大潮在2015~2016年才會真正到來。原因有二,一是行業增速放緩了,以前容易掙錢的時代過去了,真正有實力的酒企將通過并購來尋找新的增長點;二是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加速,以前日子好過的時候,地方政府缺乏進行國企改革這方面的動力,現在白酒行業下滑,這方面的動因增強了。

    五糧液股份對外合作部長劉國強在中國酒業并購論壇上說:白酒行業全國只有8800多張許可證,可供我們選擇的不到100家,不排除今年再度并購區域酒企的可能,并購企業規模會超過五谷春。他認為投資并購1億元和10億元的難度和精力、物力是一樣的,五糧液準備積極推進全國布局。在去年1218五糧液全國經銷商大會間隙,五糧液首次全面披露了公司進行并購的原因,除了搶市,另一大原因在于“輸出基酒,打造系列酒區域品牌”。五糧液同時承認,并購之路尚存多種挑戰,白酒質量的一體化標準較難,地方政府對當地酒廠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令并購充滿不確定性。

    中酒網董事長賴勁宇認為,并購合作的上市公司市值不能太大,也不宜偏小。太大可能會導致公司缺乏足夠主導權;太小則不利于支撐中酒網未來大規模的市場拓展。在行業選擇方面,他更希望是酒水相關行業的上市企業,這樣可以產生協同。

    分析人士指出,中酒網借助并購進入資本市場或許是一條捷徑。在資本市場當下熱捧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傳統酒水類上市企業與酒水電商的整合,可大幅拓展銷售通道,幫助廠商更好的掌控終端渠道資源,同時對企業估值也有提升,但酒水電商在面對苛刻的業績對賭條款,如何在占有率與利潤中做出先后取舍與平衡則需要更多智慧。

    國外烈酒的集中程度高于我國白酒行業。全球烈酒行業中,前五大市場占比達60%,而前兩大巨頭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份額之和達到45%,而中國白酒的行業集中度按照2012年規模以上白酒行業的統計來計算,前48家企業收入占比只有57%,利潤占比80%,前兩大、前五大和前十大占比只有25%、40%和50%,總體仍低于國際烈酒行業和中國啤酒行業的水平。

    白酒并購的困惑在哪里?

    行業分析師、北京艾美澤品牌顧問王慕白認為,目前很多行業人士與專家都在預言2015年白酒進入“并購整合年”,我對這一觀點持懷疑態度。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業特點。白酒行業有其特殊性,貌似充分競爭,實則處處行政壁壘,地方保護很嚴重。主要是大部分白酒企業有政府背景,地方嚴重依賴白酒稅收。如果不是政府點頭,或者牽線搭橋,并購幾乎不可能實現。洋河并購雙溝,當時不僅宿遷市政府出面了,估計省政府都介入了。如果沒有地方保護,行政壁壘,白酒行業不可能還有那么多企業,即便不可能像啤酒那樣集中化,也整合得差不多了。

    二、宏觀大環境。有人認為白酒行業處于低谷期,是抄底的大好時機。這大錯特錯,沱牌舍得就是一個例子,便宜嗎,一點都不便宜。目前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利潤空間大幅壓縮,競爭異常激烈,加之不同酒企的不同白酒風格。即便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這樣的大企業,連自己的子品牌都做不過來,再去并購別的企業談何容易?盈利的企業是沒有人愿意賣的,虧損的企業買下來也是個包袱。

    三、歷史經驗。白酒企業的并購,除了洋河、五糧液的并購,以及維維集團的投資,其他都不怎么成功。境外帝亞吉歐都玩不轉水井坊,境內聯想玩不好旗下幾家企業,其行業水之深可想而知。

    四、資金層面。白酒行業賺錢,也燒錢。渠道費用,管理費用,廣告費用,白酒行業都很高。沒有雄厚的資本實力,不敢涉足白酒行業。有雄厚資本的企業,干點別的不好,何必進入一個高風險的行業?

    白酒營銷專家毛小民對記者說,很多專家預言白酒行業會出現破產、倒閉潮和大規模的行業兼并整合,但是白酒行業的發展卻令他們大跌眼睛,因為這種現象已經快兩年了都沒有出現,而且絕大部分的企業利潤還都是正向的。這種現象在其他行業幾乎是難以想象的,因為其他行業每一次行業危機或行業震蕩,伴隨著的就是大量的企業破產倒閉,大魚吃小魚的行業并購,很多行業的行業整合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

    白酒行業的這種相比較其他行業的特殊現象,其實與白酒行業本身的特性是分不開的。一是白酒與中國文化的血水相濃有關,白酒就是中國文化的血脈,中國人對白酒可以少喝,但是不能不喝,不讓喝高檔酒,中低檔的也得喝一點;二是白酒行業與中國文化的特殊關系,決定了白酒行業無法像其他行業一樣實現大規模的行業兼并整合,因為中國文化的特征就是主流文化、亞文化、區域文化相互交織在一起,與中國地大物博的特征一樣,一些區域白酒企業所訴求的區域文化可以幫助它征服當地的消費者,從而為自己贏來一片生存的空間,盡管這些文化到了其他區域未必會被其他區域消費者接受;三是得天獨厚的香型因素,讓白酒充滿了無盡想象能力;此外白酒行業的另一個特性就是企業完全可以通過概念、產品、包裝等方面的簡單創新,就可以實現讓有利潤的產品快速替代虧損的產品,從而實現企業盈利。

    “我認為資本只是一個工具,而盈利是目的,并購或者擴張只是一個過程。”何勇提醒資本不要隨便亂入,他表示,早期在中國投資啤酒行業的很多都是賺不到錢,會投資的人只做自己看得懂的事情。

    關鍵詞:白酒行業 并購  來源:酒業財經  歐陽瑾
    (責任編輯:程亞利)
  1. 上一篇:解讀2015年白酒行業“命運旋律”
  2. 下一篇:粉末酒精的種類及調制原理
  3.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邵东县| 塔河县| 韶山市| 昌邑市| 枣庄市| 绥棱县| 全椒县| 开原市| 马关县| 礼泉县| 泰来县| 射阳县| 安远县| 察隅县| 固阳县| 崇左市| 衡阳县| 昭平县| 鄂州市| 独山县| 芮城县| 观塘区| 共和县| 北流市| 罗源县| 丘北县| 建宁县| 定州市| 东源县| 维西| 建始县| 皮山县| 海淀区| 无棣县| 嵩明县| 禄劝| 施秉县| 青河县| 龙南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