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2日至13日,“中建杯”遵義市第二屆職工技能大賽白酒品評、勾兌技能競賽在仁懷舉行。競賽分白酒品評和勾兌兩個工種進行,分別設有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4名。白酒品評41人參賽,勾兌22人參賽。比賽采取理論和現場操作相結合,理論部分以國家三級品酒師教材為基礎、成績占30%,現場操作成績占70%。為確保比賽公開、公平、公正,大賽還邀請10名具備國家級或省級白酒評委、國家級品酒師資質且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專家擔任此次評委。經過激烈角逐,茅臺酒廠陳良艷、和琴獲白酒品評組一等獎。
很多朋友對于白酒品評技能大賽感覺十分神秘,那么筆者有幸作為十名評委之一,給大家來講一下一般各種級別的白酒品評比賽都考些啥?白酒品評能手、省評委、國家評委等等是怎么選拔出來的?
一、理論培訓主要內容
(1)白酒感官質量發展變化的研究;(2)濃香型白酒原酒質量鑒評;(3)釀酒微生物;(4)濃香型白酒生產關鍵質量控制;(5)醬香型白酒生產關鍵質量控制;(6)清香型白酒生產技術;(7)白酒感官嘗評技術;(8)色譜分析在白酒生產中應用;(9)白酒酒體設計研究;(10)中國白酒十二種香型工藝特點及品評要點;(11)白酒生產質量安全;(12)白酒生產的后處理等等。
二、理論考核題的產生
理論復習題由授課教師分別命題,題型包括填充題、判斷題、單選題、多選題和問答題。復習題的范圍全部來自授課老師提供的資料或課堂講授內容。范圍廣,既有基本知識也有較深要求,包括白酒生產各工序,即涵蓋白酒釀造原輔料、微生物、制曲釀酒工藝、發酵設備、嘗評、貯存、勾調、后處理、分析及食品安全等。復習題從各授課老師提供的題中由專家組及領導審核,從中選出一部份。供學員復習之用。領導小組指定某一專家從教材和復習題中組合成三套題,專人負責打印、核對。理論考核當天,由專家和學員代表在考場當場從三套題中抽出一套,作為考題。真正體現出嚴謹、公平、公開、公正。
三、感官質量考核為重點
首先解釋幾個詞匯,重現是找出同輪5杯酒中完全相同的兩杯或者以上酒,再現是找出本輪中與前某輪中完全相同的一杯或以上酒,質量差是把5杯酒按酒質優劣排出順序。白酒感官質量評委,要既懂生產,更要熟練鑒評。故每一次的培訓考核,都以白酒感官質量考核為重點。以某年的省評委考試為例,考核共9輪,每輪5杯酒樣。第一輪:原酒酒度差,要求按酒度高低排出順序;第二輪:鑒別香型,要求寫出香型、糖化發酵劑,發酵容器;第三輪:白酒中的異雜味,要求指出每杯號的異雜味,并指出產生原因;第四輪:濃香型酒質量差,要求寫出香型,按酒質優劣排出順序;第五輪:川法小曲酒質量差,要求寫出香型,按酒質優劣排出順序;第六輪:醬香型酒質量差,要求按酒質優劣排出順序,并找出兩杯重現號;第七輪:濃香型酒質量差,要求按酒質優劣排出順序,并找出三杯重現號;第八輪:香型、重現、糖化發酵劑、發酵設備、按上述要求分別填寫,每項分別給分,但香型寫錯,則該號全錯;第九輪:香型、再現、評分、評語,按上述要求分別填寫,每項分別給分;再現隔輪某號酒。感官質量鑒評考核,既考慮全國各香型白酒,又結合本省的特點,從嚴從難考核評委。
四、考場規范,紀律嚴明
由于參加培訓考核的人員眾多,無法一個考場解決,故分為多個考場,考場內桌椅排列整齊,有一定的間距,桌面全部鋪上干凈的白布。桌子上除一瓶水、準考證,身份證和筆外,不能有任何東西。手機和學習資料不準帶人考場。考場外有專人站崗把手,場內有監考員、巡考員、監察員監督。考場內鴉雀無聲,紀律嚴明。認真、公平、公正的考核,為川酒發展培養和選拔人才。
五、閱卷
考完之后,考卷將考號、姓名密封裝訂后交給閱卷組。閱卷工作由青年專家、國家評委擔任,先討論標準答案,統一扣分標準,再行閱卷。閱卷后交由老專家組成的審核、仲裁組審核。閱卷工作認真細致,體現出嚴謹的學風,對參加考核的學員負責。
及時公布成績。閱卷、審核畢,即交統分組統分,統分結束,及時公布成績。每輪次的要求、各項目的分值,各輪次的得分都公布,按分數高低排序錄取新的評委,公平、公開、公正充分體現。
鄒江鵬,1981年生,法國南特大學理學博士,中國四川大學工學博士,《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主要制定者之一,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品酒師,貴州大學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兼職教授,青年白酒專家學者,貴州國臺酒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