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進口快速消費品市場,進口啤酒所公布的幾組數據,無疑刺痛了許多葡萄酒進口商:中國進口啤酒進口量連續(xù)3年大增,三年累積增加426%。2015年第一季度比上一年增加了500%;進口葡萄酒2014年的進口量相比2013年仍微增了1.59%,但均價卻下跌了4.1%。進口啤酒2014年的進口量大增了85.54%。
橫跨3年的數據,進口啤酒比較完整的起點是借助2014年世界杯的啤酒飲用風潮,開始出現了增量加速的趨勢,之后以幾個飲酒發(fā)達地區(qū)和城市做為周邊輻射以及網絡銷售增強的趨勢,完成了一個強勢的進口啤酒生態(tài)圈。
而這個圈不同于葡萄酒,它是用一個完全開放式的市場行為方式所形成的。
今年3月份,在還沒有接觸到太多進口啤酒的數據時,進口啤酒的市場流向方式和趨勢就引起了筆者的興趣。
為什么要在葡萄酒中來說進口啤酒,今年大大小小的酒業(yè)雜志或者文章都提及到的一點是:低端進口葡萄酒將會迎來高速增量期。
最近從葡萄酒的市場走向上來看,低端進口葡萄酒(售價在50元左右的產品)確實無論在流通市場還是網絡多元化消費市場都有著不錯的成績。
那么,我們能否在進口啤酒的市場演變中,看見屬于葡萄酒行業(yè)的轉變和機會呢?
首先,我想,未來低端進口葡萄酒的超級進口大商的運作模型和利益節(jié)點方式會和現在的進口啤酒操作模式非常相似。走完全開放性市場,不做所謂的特定品牌建立,不做太多所謂的市場執(zhí)行價格制定,所需的是,無論你是傳統渠道平行式銷售還是網絡化銷售,大家都把高額的固有利益在層級分享中拉低到一個合理的分享比例。
其次,市場在因信息流通越發(fā)趨于扁平時,如果反應夠快,超級大的低端進口葡萄酒大商,會在這時疏導、建立低端產品,以適應多渠道銷售,輔以選擇開發(fā)更年輕產品去沖擊和優(yōu)化所謂以前的傳統模型渠道。隨之而來的將是進口葡萄酒商的結構和狀態(tài)上會出現一個整體性的調整與洗牌期,在這個過程中,將來會有更多專業(yè)做低端進口葡萄酒的超級大進口商出現,以專業(yè)化隊伍和更為優(yōu)化的配送完成全國市場開發(fā)的不斷推進與送達。建立區(qū)域強勢聯結和配送也不無可能,甚至應該來說是低端葡萄酒橫掃全國消費市場必然會出現的姿態(tài)。所需的是開放,足夠開放的市場行為去運作市場。
再次,進口啤酒的增量會為進口葡萄酒消費群體導入帶來飛速的變更期。進口啤酒最大的消費受眾群體集中在70、80、90后。核心消費圈層和年輕化市場的產品消費格局會因為進口啤酒未來幾年持續(xù)發(fā)展的導入,形成一個無意識但是強大的質變過程。
最近特意給開店的朋友聊了進口啤酒的事情,大意是,關注和引進更多的進口啤酒,借此在5-8月份葡萄酒的淡季之時做到一個很好的消費人流量。可以與進口啤酒相匹配同增的一點是,低端干白、甜白、起泡酒的導入。這部分產品可以與進口啤酒形成良好的客群包圍。如果這件事情運作恰當,10月份葡萄酒開始進入消費旺季時,淡季培育的消費人群會在旺季時帶來更良性的循環(huán)。在產品的同盟和深度優(yōu)化連接上,效果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