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期紅利,消耗用完
2003-2012是中國白酒發展擴容增長的“黃金十年”,豫酒在宋河、仰韶、寶豐、杜康、張弓、賒店六大品牌的帶領下,盡享行業發展周期的紅利,取得過不俗的成績。在2012年以后,隨著國家限制“三公消費”和“禁酒令”,行業開始進入深度調整期。
事實上,行業調整之初這并沒有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的豫酒造成過大的沖擊,相反卻是中高端白酒遇冷。可惜的是,豫酒并沒有在這場調整中積極應對,反而在不斷消耗行業發展的周期紅利,直到消耗用完,致使豫酒企業與相鄰的徽酒、蘇酒、鄂酒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
例如,近幾年除了仰韶獲得了逆勢增長以外,其它酒企的發展情況都不理想。宋河雖然穩步前行,但在百元價格帶和在河南核心市場鄭州并沒有取得突破,整體業績突破也不明顯。杜康之前有一段時間嘗試擴張,但是現在也收縮到鄭州、洛陽。
四、人事動蕩,積癆不淺
2017年開年以來豫酒板塊酒企高層人事持續動蕩,如宋河酒業換帥,杜康銷售公司總經理辭職,張弓酒業新任總經理履職等。事實上,縱觀豫酒發展歷程,豫酒高層變更是常態。
這一方面代表豫酒酒企的實際決策者渴望突破和重振市場的決心。隨著2016年白酒行業回暖,全國性名酒開始增長,2017年區域龍頭酒企崛起將是行業的主旋律,豫酒的這種人事變動是想通過組織求變,主動出擊。
另一方面參考過去豫酒企業的人事動蕩,也反映了實際決策者的急功近利的思維。據相關人士了解,豫酒企業的實際決策者普遍存在不專心、不專業、不專一的問題,本質上不在做酒企而在玩資本。在公司治理中,部分決策者根據個人的思路來選擇公司高管,而公司高管按照決策者的要求做市場,用其他行業的知識來指導酒業發展,造成政策頻繁發生變更,或者不契合酒業發展規律。種種原因都使得豫酒企業往往面臨急于求成的困境,進而影響力企業的實際經營,制約了豫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