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2022年酒業10大預判

    2022-02-18 08:3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元年,在“新冠”疫情時有反復的情況下,中國釀酒行業仍呈現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全國釀酒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釀酒總產量5406.85萬千升,同比增長3.95%;銷售收入8686.73億元,同比增長14.35%;利潤總額1949.33億元,同比增長30.86%。

    春回大地,時光進入到嶄新的2022年。在“十四五”的第二個年頭,酒水行業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力量,面對宏觀經濟影響及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在新的一年里會呈現怎樣的變化和發展走向?和君咨詢酒水事業部根據宏觀經濟規律和酒水行業趨勢與數據分析,對2022年中國酒業的發展做出了10個預判:

    預判一:酒水行業整體增速將維持在15%左右

    在十四五期間,整個酒水行業將整體維持在一個高增速的趨勢,其持續增長的核心是國家宏觀經濟與政策的持續向好,從而促進酒水市場整體份額的擴容。

    一方面,宏觀經濟增長帶動酒業整體增長。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這個速度不僅高于全球平均增速,也高于主要經濟體的增速,說明中國經濟具有強勁的韌性和巨大的潛力。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預計2022年GDP增速將依然維持在8%以上,酒水行業與國家經濟的發展成正相關,將伴隨著宏觀經濟的增長整體提升。

    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導致酒業增速提升。全球經濟受疫情波動影響,病毒變異全球疫情再次反彈,全球疫情防控壓力上升。雖然全球經濟總體保持復蘇態勢,但分化加劇,中國、美歐經濟復蘇勢頭較好,日本、印度和巴西經濟復蘇乏力,全球主要經濟體目前持續維持貨幣寬松政策。中國及全球整體的金融貨幣政策將更加寬松,大量的超發貨幣將在經濟復蘇最好的中國市場涌現。和君預測,在十四五期間,伴隨著全球貨幣的涌入,中國通脹率將保持在較高位置,白酒行業面對通脹迎來高速增長期。

    中國酒水行業2021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4.35%,和君預判:2022年將延續該增長態勢,整體增速將維持在15%左右;同時,奧密克戎或許是新冠病毒的強弩之末,如果新冠疫情在今年下半年出現全局性好轉,酒水行業的整體增長或將突破更高數值。

    預判二:名優品牌增速動力不減,產品、區域的結構性調整會啟動

    伴隨國內宏觀GDP持續放大,中國酒水行業顯性擴容。

    一方面,經濟的快速發展進一步驅動消費升級,持續拉動“高品質、高價格、高流動”產品快速增長,次高端、高端酒水持續擴容,中國酒水行業呈現“利潤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收入增速”遠大于“產量增速”的結構性增長趨勢;

    另一方面,品牌集中度進一步向頭部企業聚焦,名優品牌的增速越發凸顯。2017年至2020年的四年間,中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數量大幅減少,由1593家減少至1040家,減少幅度接近三分之一。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汾酒、古井、牛欄山7家企業,2019年營收總額占據了19家上市酒企營收總額的86.89%,2020年占比為88.50%%,2021年超過90%,頭部集中趨勢在進一步加強。

    和君預判,2022年中國酒水行業品牌集中度還將會持續加強,“贏家通吃”越來越成為酒行業基本競爭態勢。伴隨酒業集中度的持續加強,名優品牌的動力將持續不減,產品、區域的結構性調整會啟動,中國酒水行業所呈現出的“醬酒品類、全國名優品牌、地域名酒”三元競爭格局將愈發凸顯。

    一方面,濃醬之爭進一步侵蝕地產酒市場份額。濃醬之爭從本質上看是品類的矛與品牌的盾之間的博弈,雖然老八大名酒營收規模穩步提升,但近年來濃香型白酒整體市場份額仍在不斷下降, 2022年將進一步拉開“老名酒+新醬酒”市場格局,“大象打架,螞蟻遭殃”,醬酒品類與老名酒將進一步侵蝕濃香地產酒份額。未來濃醬的矛盾之爭將進入最激烈的階段,許多一二線醬酒雖然沒有老八大的深厚品牌,但借品類快速擴張的利矛,也將在市場份額上與濃香次高端老品牌一爭高下,屆時區域品牌將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大。

    另一方面,具有品牌力的全國化及省級頭部品牌開始下沉市場收割份額,相對弱勢的區域化品牌陷入增長滯緩期。

    預判三:醬酒依舊擴容發展,2022年有望突破2000億

    從行業的發展來看,醬酒近10年來整體保持穩健增長,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35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50億元,復合增速為16%。2017年之后來醬酒市場發展加速,年均增速提升至26%以上,在白酒行業各香型中獨樹一幟。醬酒占白酒消費的份額也從2017年的15%快速提升到2019年的近24%。

    近兩年中國醬香白酒市場依然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行業銷售收入突破1500億元, 2021年在1700億元左右,均保持14%左右的增長速度。

    和君預判:伴隨醬酒行業市場快速成熟與品牌化競爭格局的進一步升級,2022年中國醬酒市場或有更高增速的發展,或有望突破2000億規模,有著300億的增長空間。同時,在十四五期間,醬酒復合增速預計在15%-20%,十四五末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以上,銷售規模占比酒水行業40%左右,產業利潤將占據白酒行業70%左右。

    醬酒大小企業發展空間依舊,但因為出現100億級公司,競爭門檻將增高,市場投入和組織成本將增高。隨著近兩年醬酒市場的發展,產業信息逐漸透明,僅單純地依靠產品輸出就能贏得市場的局面將越來越難,醬酒品類熱開始向品牌熱、價位段熱做遷移。從2021年天津秋糖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商業偏向于選擇具備一定企業實力與品牌影響力的產品,醬酒發展從一開始的“無醬不歡”轉變成了謹慎選擇,不再單純地選擇產品本身所體現的競爭力,同時還把企業實力、團隊支持、運作模式與方法也同步考慮進去,具備品牌潛力的醬酒已成為目前商業選擇的主流。

    醬酒將加速走向“價格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口味多元化”,開始從“商業品牌”走向“大眾品牌”。在醬酒熱下,原本單薄的醬酒品牌結構,正逐漸變得豐富。在酒類消費的重點市場,醬酒品牌的集群效應已經形成。

    品牌核心消費圈層不斷擴大,醬酒市場已然跨出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關鍵一步。在這一過程中,多元化、差異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也逐漸顯現。同時,隨著醬酒企業的不斷擴產,醬酒產能將迎來爆發高峰。屆時,差異化、個性化會變得更為重要,將是市場競爭的一個關鍵點。

    醬酒如果能在2022年突破2000億,說明其行業市場發育成熟。正在快速走向成熟的醬酒行業,其價格多元化、渠道多元化、口味多元化是必然趨勢。目前醬香的發展還主要集中于渠道端,尤其以團購渠道為主,大流通的覆蓋面還沒有完全體現。2022年勢必會出現部分規模酒企開始廣泛布局多元化渠道,醬酒的市場運作開始從“商業品牌”向“大眾品牌”引導,謀求新的增量發展。

    醬酒市場將走向成熟,在200元以下存在很大的機會。一方面,目前國內白酒消費集中區還是在中間階層,大眾價位是贏得規模化擴張的核心,省域級的大眾消費價位主要集中于100-300之間,此價位段主要是濃香型、清香型產品與品牌的富集區,隨著醬酒對消費者的培育和滲透不斷加深,未來緊抓此價位段,將成為最大的醬酒產品獲利流量區。另一方面,中國70%以上經銷商都是賣300元以下產品的,目前主流經銷商還沒有進入醬酒,未來這一價格帶必然出現大龍頭。

    從區域布局來看,新增量市場更具生長空間。醬酒傳統三大市場河南、山東、廣東,其目前醬酒市場容量分別為260億、120億和100億,正因為容量巨大,越來越多的醬酒品牌紛紛涌入其中,使之競爭成本越來越高。隨著競爭不斷升級,這些存量市場也將會進入焦灼期。在這三大市場中,廣東市場依舊強勁,2022年將會持續高速發展。

    湖南、福建、江蘇、浙江、川渝、河北等新增長市場,盡管這些市場不是醬酒的主銷區,但不可忽略的是其醬酒容量正在不斷擴大。比如福建和湖南,其本身就是白酒的主銷市場,再加上進口酒銷量下滑,使醬酒的生長空間不斷擴大。此外,西北五省和東三省是醬酒的潛在市場,亦不可小覷。

    預判四:資本熱情依舊,新品牌投融資規模擴大,并購、重組將頻發

    近兩年業內外資本巨鱷紛紛進入醬酒產業,催生原有醬酒企業及新企業誕生,比如天士力投資國臺、湖北宜化投資金沙、金東資本投資珍酒等都是醬香酒產業成功的投資案例;業內白酒大鱷洋河、勁酒也紛紛涌入。各大基金二級市場在茅臺股票上賺得盆滿缽滿,從而關注到郎酒、國臺等準上市公司,還有不少頂級金融資本開始重點關注醬香酒投資的一級市場。

    金沙、夜郎古、肆拾玖坊、丹泉、酣客等醬香酒企業也均有機會開啟實質性股改;郎酒、國臺、安酒等紛紛啟動上市計劃;上海來伊份互動平臺表示,自有品牌醬香型白酒已在其全渠道進行銷售;步長集團計劃斥資150 億元,助力龜仙洞新增4 萬噸醬酒產能;海南椰島擬出資2.4億與茅臺鎮糊涂酒業設立合資公司;中銳股份設立全資子公司貴宴樽酒業(上海)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從事酒類銷售經營……

    資本的介入,必將助推和加速醬香酒品牌格局的形成。伴隨2022年醬酒市場持續增長和行業快速走向成熟,醬酒品類紅利將依然凸顯,資本熱情會依舊高漲,新進品牌的投融資規模將會擴大,區域品牌的并購、重組將會頻發。業內外資本的涌入不僅僅帶來了資金的優勢,同時把跨界的新思路、新形式同步地引入到醬酒產業運作中來,類似酣客、肆拾玖坊等商業模式的創新依然將會持續出現,類似谷小酒等互聯網屬性的產品將會持續迭代,多文化交融,多語言表達的新產品物種將會出現。

    貴州和四川醬酒產區依舊是資本熱衷的核心區域,其中以茅臺鎮為核心的仁懷產區,依然是核心中的核心。目前仁懷產區醬酒品牌已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眾多醬香品牌隨著商業與資本端的介入,開始全國化的市場布局。

    資本力量和市場環境,推動醬酒品牌競爭度和行業格局快速定型。和君判斷:區別于濃香、清香完成格局定型用了10-15年的時間,醬酒在5年間將會基本上完成定型。但定型的第一步是中心產區茅臺鎮的強勢發展,不過也會在這5年完成分化和進化。和君咨詢預判:十四五期間,茅臺鎮真正參與市場競爭和紅利分享的,大概不會超過30家企業(具備全國化的),其中30億以上規模的企業會出現15家,基本上具備上市公司的實力,3億-30億之間的企業會出現15家,其余的企業大概率會淪為基酒輸出廠家。

    預判五:葡萄酒增速平穩,國產酒收割存量市場會加速

    2016年至2021年,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規模由803.0億元增長至113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6-7%左右。2021年以來,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葡萄酒行業呈現回暖跡象,葡萄酒產量增長,葡萄酒企業績復蘇。和君預判2022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依舊保持平穩增速的狀態。

    中國葡萄酒未來市場潛力很大。伴隨中國經濟大環境趨向穩定、中國人均GDP持續增長、國家政策不斷傾斜、葡萄酒文化進一步普及,中國葡萄酒行業市場規模也將穩步增長。

    一方面,中國人均消費葡萄酒0.7升,與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費量差距很大,中國葡萄酒市場正處于深度調整期,處于大眾消費向品牌消費過渡階段,目前中國約有10億人未達到品質消費層次,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中國葡萄酒市場消費呈年輕化趨勢,消費能力快速提升,隨著國民收入的增加(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指數的提升,中國葡萄酒市場潛力巨大。同時,迎著建設美麗鄉村及特色產區的發展,國家陸續出臺了相關條例,釋放出相關傾斜性政策,對國產葡萄酒發展非常利好,特別是“品牌化、產區化、酒莊化”的發展更為有利。

    近年來,國產葡萄酒崛起之勢明顯,國產品牌會加速收割存量市場。隨著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品質自信等因素助力新國貨崛起,中國葡萄酒品質與世界接軌,屢次斬獲國際性大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經銷商關注并選擇國產葡萄酒。國產葡萄酒越來越受青睞,國產品牌收割存量市場在持續加速,“國產”替代“進口”的趨勢鮮明。

    2018年以來,葡萄酒進口量持續下降。2020年受疫情尤為嚴重,進口量同比減少28.8%,進口金額同比減少19.9%;2021年上半年,葡萄酒進口量同比減少1.5%,進口金額同比減少1.6%。此消彼長,伴隨著進口葡萄酒的持續下滑,國產葡萄酒的替代效應越發明顯。和君判斷:2022年,葡萄酒行業“國產替代”的速度將加快,張裕、長城、茅臺葡萄酒等優勢品牌會是最大受益者。

    比如,茅臺葡萄酒近幾年的市場增長歷程,鮮明地佐證了“國產替代”的威力。茅臺葡萄酒致力于打造最適合國人飲用的葡萄酒,2018年戰略調整后喊出了“新國貨•茅臺釀”的口號,2019年其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利潤實現翻番;2020年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利潤又實現翻番;2021年銷售收入同步增長91.8%,銷售利潤再翻一番,本年銷售的高速增長更加凸顯了茅臺葡萄酒國產品牌收割存量市場的速度在加快提升。2022年,茅臺葡萄酒將建立中國葡萄酒品質標準,將進一步強化“國產替代”,進一步收割存量市場。

    預判六:小酒種依舊活躍,但規模量級無結構性變化,黑馬仍在孕育中

    2021年中國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整體上同比新增13萬億,這是自2019年中國首次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之后的第三個年頭,也意味著中國四萬億中產階級的規模更加穩固。

    和君咨詢持續多年追蹤多個國家酒水品類的發展數據,得出結論,即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之后,對于酒水的消費從大眾消費進入品質消費階段。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斷探索自我,更加悅己,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追求品質的生活方式,對于酒水的選擇也從滿足基本需求逐漸展現喝少喝好的訴求。

    從酒水行業的小酒種品類發展表現我們看到幾組數據:

    1、高端啤酒:根據彭博和國家統計局,2006-2020年中國高檔啤酒銷量從73.21提升至584.36萬噸,復合增速達15.99%,占啤酒總銷量的比例從2.08%提升至17.13%。其中精釀啤酒成為各啤酒企業戰略競爭新高地,正以30+%的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但相比美國等成熟市場滲透率未來仍有5-6倍的提升空間。

    2、威士忌:2021年,被認為是國內威士忌消費市場的“元年”。威士忌在國內市場的持續上漲已經有5年之久,從2017到至今,國內威士忌消費量平均年增長10%以上,2020年市場體量達到了36.3億人民幣;尤其是在進口酒的表現上,2021年,威士忌前三季度(1月到9月),進口額達到3.1億美元,增長率超過100%。

    3、果酒:中國果酒行業處于導入期到成長期階段,果酒板塊在中國酒類市場中份額僅為1%左右。但近年來果酒行業銷售額增速可觀,年增長率在15%以上,并呈現持續擴大的態勢,極具發展前景。2019年京東公布的數據顯示,京東平臺上的果酒品牌已超過300家,果酒銷售近5年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0%;到2020年的6.18期間和天貓55大促中,果酒類增長率分別超過了120%和400%……

    經濟新常態下消費發展將更加強調從價值層面出發的內涵升級,消費產品或服務的“品牌化”以及“精致化”將是消費內涵升級主旋律下的必然潮流,擁有品牌文化,致力品牌耕耘,致力于提供高品質產品的企業將迎來極佳的發展契機,這也是我們看到小酒種品類迎來百花齊放窗口期的增量邏輯。

    和君咨詢認為,與以往享受經濟增速上升周期所形成的消費規模紅利相比,本次消費升級的背景結合國家經濟發展引擎切換、代際結構調整以及行業增量邏輯的改變,小酒種品類的發展所面臨的不僅僅是酒文化體系的培育,同時也要面對來自主流品類的渠道、資本、受眾優勢以及棘輪效應下的新的社會化媒介的用戶教育加持。因此小酒種的發展基于自身體量規模會有一個活躍周期,也會迎來行業發展的窗口期,但是規模量級無結構性變化,但是也不排除基于新的營銷模式和創新品類切割的定位,行業獨角獸規模品牌呼之欲出。

    預判七:商業零售異常活躍,轉板、上市、融資等層出不窮

    近年來,伴隨中國酒行業的高速發展,酒水連鎖業態表現異常活躍。酒水連鎖是以掌控渠道銷售端、通過品牌公信力贏得市場增長,在酒水行業誰掌控渠道誰就掌控市場的當下,頭部酒水連鎖品牌也進入發展快車道,如華致酒行創業板上市成為A股首家酒類流通上市公司;酒仙網轉板創業板重新啟動IPO;壹玖壹玖、寶醞名酒、名品世家等獲得資本加注提升企業發展動力;百川名品、酒便利等同樣受到資本的追捧。連鎖頭部品牌在資本加持下加快市場資源的搶占速度,同時以區域為主的酒水連鎖業態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比如內參酒專賣店全國化迅速擴張、河北九岳名酒城在石家莊各區落地開花、河南蒲象酒行連鎖體驗店在其省內各地市快速擴張等,商業零售業態入局者越來越多,競爭也進一步加劇。

    在整個酒水行業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商業零售通過“連鎖業態互聯網+”的方式,展現出了鮮活的動力并迅速形成市場與品牌效益。但是供應鏈的優化、連鎖體系營銷模式的優化,仍然是酒水連鎖持續增長的核心動能。酒水連鎖業態要獲得長效發展,必須持續優化其產品效率和運營效率。

    一方面,供應鏈解決“產品效率”問題,在優勢品牌的搶占與供應成本的把控上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連鎖業態的企業如果不能解決供應鏈就沒有后續競爭的話語權。

    另一方面,連鎖體系營銷模式解決“運營效率”問題,即提升動銷頻率與企業贏利率。不能以店形成消費者的沉淀池(互動+宣傳+導流)、不能以產品形成消費者的粘性關聯(價值+文化+體驗)、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核心+圈層+會員)實現店面銷售規模增長,都是降低店面運營的關鍵因素。如何在供應鏈的基礎上,持續優化營銷模式、提升經營效率才是酒水連鎖企業長效獲利的手段。

    預判八:區域酒企競爭壓力倍增,多數進入“勤勞的迷茫期”

    中國酒水行業品牌集中度將持續加強,“贏家通吃”成為酒行業基本競爭態勢。醬酒品類與老名酒進一步侵蝕地產酒份額,具有品牌力的全國化及省級頭部品牌開始市場下沉收割份額,2022年區域性酒企競爭壓力持續倍增。

    區域性酒企一般不缺戰術打法和作戰技術,但由于缺乏戰略系統性,模式不清、戰術分散將使其不能“力出一孔”,造成運營效率低下,發展受限。伴隨競爭加劇,區域性酒企或多或少會呈現出品牌塑造乏力、主銷產品下滑、產品結構不合理、渠道結構不良性、商業模式不系統、組織能力不配套、資源投入不聚焦、終端氛圍不足等諸多方面的問題。當面對倍增的競爭壓力撲面而來,該類現象將更加凸顯,面對種種運營問題,區域酒企多數會缺乏戰略性指導,往往陷入“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怪圈,不能系統化解決其發展的問題,進入市場低效率的“勤勞迷茫期”,深陷增長瓶頸。

    對區域性酒企而言,欲速則不達,解決問題的方式,首先需要脫離戰術視野,打破“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短視思想,要躍升到“戰略系統化”的高度,深入洞悉市場競爭與發展態勢,找準自身核心競爭能力,找到突破發展的差異化賽道和系統化發展的商業模式,并依此構建一系列方向一致性的運營動作,和“蛇打七寸”行之有效戰術打法,來驅動“運營效率最大化”,實現結構化增長。

    預判九:人才流動性加大,行業“整體性缺人”現象更加突出

    2022年2月1日除夕夜,貴州醇、枝江酒業、貴州青酒的掌舵人朱偉發布人才招募令,主要招募營銷干部50名,包括省區和分公司兩個層次,涉及全國各地市場,同時為貴州醇招聘銷售總經理,并開出500萬天價年薪,超出了多家酒業上市公司總經理的薪資水平。新年第一天,酒水行業的搶人大戲拉開帷幕。

    實際上在1月份,國臺、水井坊、安酒、仙潭等企業紛紛發布招聘信息,部分年薪可達50萬元。2月7日,瀘州老窖也大力度招聘儲備營銷干部,最高可達百萬年薪。我們看到酒水行業的“整體性缺人”貌似在最近的幾年來愈演愈烈,至2022年似乎已經成為整個行業的突出現象。和君咨詢認為“人才戰略”已經成為酒企戰略發展的重要舉措,隨著行業的數字化和標準化轉型,基于新的行業“游戲規則”及對于未來的戰略布局,全方位地推進高素質和年輕化人才將會是諸多酒水企業未來3-5年持續保持的組織基調。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醬香酒類賽道方興未艾,在酒水行業巨大財富效應下,社會資本如過江之鯽般融入,行業并購重組及跨界布局頻頻見于媒體,資本涌入的同時,基于組織構建以及新的營銷體系的完善,除了對于酒水行業人才的巨大缺口外,可預知的“搶人”戰火也會因為新的營銷模式以媒介傳播等需求的調增延伸至行業外,跨界搶人的一幕也即將到來。

    預判十:企業接班人選擇、培養與正式接任,成為眾多酒企隱形的核心戰略

    當下的酒水行業發展處于“新舊轉換”的周期中,不僅面臨新的代際消費調整,同時也面臨新的營銷模式下的業務調整問題。很多中小規模或區域性類家族企業,因為相對處于行業模式調整的邊緣地帶,一方面,老業務的業績表現大多數呈現同比較差的現象,甚至進入業務增長的停滯階段;另一方面,諸如線上、社群、直播等新業務或新渠道開拓緩慢甚至處于觀望階段。

    酒水行業已經進入洗牌迭代階段,而老一代打江山時期的創始人在面臨當下變化巨大的內外環境時,往往會用以往的人口紅利增量邏輯來衡量市場確定方向,這顯然失效或者難以匹敵創新型競爭對手, “酒二代”成了不得不提的話題走向聚光燈前。

    自2016年,茅臺、五糧液的經銷商會議活動期間,都在提出關于二代傳承的問題,其中茅臺頒布了對“茅二代”繼承人的基本原則、入選條件、確認推薦、扶持工作等細則,希望著力培養出一批茅臺事業的推動者;而五糧液則在廠商共建共贏大會上,增強五糧液與“五二代”的互動、交流、體驗的情感。在酒水變革凸顯的十三五期間,酒企針對經銷商二代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相關的扶持和“拉攏”,希望通過“酒二代”接班的軟著陸來平衡行業調整階段與企業代際傳承之間的矛盾,為企業平穩過渡和升級做好軟件基礎。

    酒二代與酒一代在時代背景、教育背景、社會認知以及代際消費取向等均有差異,對于酒水行業的理解、品牌運營模式以及產品選擇等有著明顯的隔閡,因此對于企業接班人的選擇、培養和正式接任,企業會選擇多元組合的方式,既有職業經理人、優秀專業人才的輔助,同時也有家族酒二代的職能培養,以保證酒業“傳承”的平穩過渡,而這種現象在十四五期間,尤其在行業加速調整階段,人才戰略將成為酒業隱形的核心戰略并更加凸顯。

    結語:和君酒水事業部認為:中國酒水市場,基于宏觀經濟走高帶來的酒業擴容是必然,“存量結構增長+增量創新增長”無疑是兩大核心動力!因此,酒企需要建立以“愿景驅動”而非“資源驅動”的戰略指導方針,以“缺啥補啥”的樸素價值觀,完善、升級系統方法論,從而實現結構性增長與突破性發展。2021年,和君酒水服務的客戶多數完成超額增長;2022年,讓我們一同見證預判,踐行趨勢!(原標題:萬字長文:2022年酒業10大預判來了!)

      關鍵詞:白酒板塊 大趨勢 預判  來源:酒說  和君咨詢酒水事業部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酒業C端反思:跨越“C端門檻”
    • 下一篇:變動中的高端啤酒回眸與展望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澜沧| 清水县| 涟源市| 红安县| 玉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卫辉市| 金塔县| 鹤壁市| 墨竹工卡县| 土默特右旗| 礼泉县| 晴隆县| 两当县| 民勤县| 中阳县| 凌海市| 上高县| 郎溪县| 平度市| 垦利县| 鹤山市| 邻水| 安仁县| 五华县| 昌黎县| 政和县| 宁晋县| 荆门市| 邻水| 容城县| 行唐县| 宜州市| 卢龙县| 武冈市| 胶南市| 浮山县| 扎兰屯市| 调兵山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