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研究 >

    劍南春吃力跟風一線酒企漲價 難回一線陣容

    2017-01-12 08:2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臨近春節,白酒企業似乎默契程度大增,紛紛跟風一線白酒提價,劍南春也不例外。1月11日記者獲悉,與五糧液等酒企不同的是,劍南春并非直接提升出廠價格,而是減少進貨獎勵來壓低經銷商的利潤,并期望以此方式迫使經銷商來提價。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方式的背后實際反映出行業地位下滑的劍南春,雖然也想跟風提價,但實則底氣不足、頗為吃力。曾經的央視“標王”劍南春,在2013年白酒步入調整期過后,逐漸滑出一線白酒的序列,為重拾輝煌,劍南春提出在5年內銷售額過百億的計劃,然而從目前的市場狀況看恐怕并不容易。

    “尷尬”的提價

    負責銷售劍南春的四川匯金商貿有限公司在最新下發的《關于水晶劍南春市場費用投入調整的通知》中指出,為鞏固劍南春在300元至400元價格帶的領跑地位,對水晶劍南春市場費用投入進行調整,其中包量獎勵與進貨獎勵合并為進貨獎勵,市場費用投入每瓶減少10元。通知還指出,新政策將于2017年2月18日正式實行,而在提價之后,煙酒店的成交指導價提高到370元。

    記者在通知上看到,水晶劍南春在名煙名酒版本中,進貨獎勵為27元,包量獎勵為15元,共計42元,而調整之后,統一為進貨獎勵32元,這也就意味著市場費用減少投入10元。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指出,通常白酒企業提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廠家直接提價,即提高經銷商的打款金額。另一種方式是削減費用,即減少對于經銷商的返現費用。但對于市場價格上漲來說,第二種方式不如第一種強勢。

    此前,五糧液就曾在2016年9月宣布對旗下產品“普五”進行提價,出廠價格恢復性調整為739元/瓶、終端供貨價上調至759元/瓶、市場零售價為829元/瓶。業內人士表示,五糧液提價為廠家直接提價,因此C端價格也一路高漲,但這種提價必須建立在強大品牌的基礎上。

    面對劍南春的提價,蔡學飛還表示,由于經銷商一般不會主動的提高合同價格,所以廠家削減費用后,產品價格并不會一下子傳遞到終端市場上,因此廠家削減費用只能是擠壓經銷商的利潤,故很多經銷商對這種提價方法不買賬。

    實際上,關于劍南春漲價的事情早已流傳市場,據2016年12月31日來自綿竹劍南春酒類經營有限公司《關于水晶劍南春提價通知》的一份文件顯示,劍南春酒廠即日起將水晶劍南春出廠價上調20元/瓶,并要求完成消費者成交最低價格52度和38度分別不低于400元和350元瓶。盡管劍南春廠家方面并未證實該消息,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白酒紛紛漲價后,不排除劍南春曾力圖試探市場對提價的接受度,最終從漲價20元縮減至10元。

    劍南春吃力跟風一線酒企漲價

    昔日“標王”褪去光環

    “茅五劍”,曾經被譽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鐵三角”。劍南春作為其中之一,也一度被認為是中國白酒的“老三”,然而如今行業地位卻呈下滑態勢。2012年,白酒企業大打營銷牌。當年,劍南春、水井坊、洋河酒業等酒企,參與了多項央視競標。僅就整點新聞報時、《新聞聯播》報時組合這兩項,劍南春、五糧液、茅臺、汾酒四家企業就累計花掉了17.22億元。

    劍南春當時不但以1.8億元斬獲整點新聞報時第一單元,還以總額6.08億元成為當年央視廣告招標的“標王”。

    然而,2013年白酒行業急轉直下,劍南春也同其他高端白酒一樣遭受著沖擊。在此期間,眾多白酒企業業績紛紛下降。一線白酒更是直接受到沖擊。但也有洋河、郎酒、古井貢等酒企借推新品以及更為精準的市場定位而崛起,這讓曾經的“標王”劍南春備受沖擊。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川酒的六朵金花中,劍南春是惟一沒上市的。亦有業內人士表示,實際上劍南春改制問題猶存,當前穩住局面已算不易,上市仍要等待。

    關鍵詞:劍南春 漲價 普劍  來源:北京商報  關子辰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荣昌县| 伊金霍洛旗| 城市| 增城市| 芒康县| 额尔古纳市| 永州市| 百色市| 黔西县| 武隆县| 贞丰县| 丹江口市| 怀来县| 沾益县| 苏尼特左旗| 万山特区| 东兰县| 吴川市| 武功县| 抚州市| 绥棱县| 顺平县| 盐城市| 临朐县| 修武县| 天峻县| 仙居县| 马关县| 桑日县| 通州市| 理塘县| 孝义市| 滨海县| 衡阳县| 孙吴县| 开远市| 铜山县| 宜春市| 雅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