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日,江蘇今世緣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成為本輪IPO重啟后第一家上市的酒類生產企業,當天開盤后即大漲44%,掀起一股上市沖擊波。
一個月之后,行業再迎來兩家上市企業。
8月13日,四川壹玖壹玖酒類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陵江終圓上市夢,1919成功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開轉讓,成為國內第一家酒類流通領域上市公司。8月25日,曾率先拔得過會第一股的浙江會稽山成功也在A股掛牌,上市開盤即秒停,當天大漲。
2014年,行業融資的話題也不絕于耳:順鑫農業融資17億元加碼中檔白酒業務;8月,加快上市步伐的酒仙網宣布獲得了新一輪近10億元的融資……
在上市夢想照亮現實之下,也有一些企業在資本運作上黯然離場,甚至距離退市“一步之遙”。
11月16日,隨著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退市制度實施,水井坊、皇臺酒業和酒鬼酒三家企業紛紛中槍,三家2013年虧損的企業,預計2014年年報連虧,“披星戴帽”不可避免。若在2015年不能扭虧,其必將被“強制退市”。
在資本運作上遭遇尷尬處境,還有一直謀劃曲線上市的酒企瀏陽河。
從2013年2月份開始,面臨“對賭協議”殘局的瀏陽河,決定與大元股份合作.然而,因為談不攏,雙方的收購計劃終止于2014年4月,其后,瀏陽河又扯出皇臺酒業來接盤,不過,合作最終告吹。此事貫穿2014年全年,一度令瀏陽河形象掃地。
企業能夠成功實現上市的夢想,令人欣喜。
無論是今世緣、會稽山還是1919,企業上市之后,都引發了業內外媒體和人士的高度關注,大大地提升了公司形象和品牌力。
上市也為其帶了更多的遐想。從企業本身來看,上市為三家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為他們保持現有優勢和突破更大的市場,提供了無比重要的資金支持。
上市也成功刺激了它們所處的領域。
今世緣的上市活躍了整個蘇酒板塊,其板塊地位和競爭關系發生了微妙變化;會稽山上市靴子落地后,為整個黃酒行業的擴容以及培養更多的潛在消費群體,提供了拓展渠道和產能的資金;而1919的上市,則成為酒類流通行業的上市樣本。
不過,正如一枚硬幣也有正反兩面,也有一些企業在此中長期“迷失”。
瀏陽河就是如此。其無視長期積累的發展弊端,一味地專注資本的運作,不顧企業實業經營,瀏陽河落入“徘徊不前”的尷尬境地,甚至要仰仗其他企業的“輸血”才能生存。
隨著公司良好的市場基礎喪失,公司在產品、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在沒有市場的前提下,其曲線上市計劃也被人拋棄,距離資本之路也越來越遠。
除了資本投機,也有企業在資本之路身陷“泥潭”,它們距離“強制退市”僅一步之遙。以水井坊、皇臺酒業和酒鬼酒為代表的三家企業,前景非常不樂觀。
有的企業寄希望于神通廣大的股東背景和當地政府補貼、獎勵,有的企業一直在強調自己的“殼資源”,這讓很多未上市的酒企垂涎,未來將依靠并購和重組保殼,也有企業在營銷上用力,通過產品線、銷售渠道和團隊架構調整來扭虧。
不過,眼下行業正值深度調整期,2015年的酒業形勢又變幻莫測,三家悲情的企業誰又將實現扭虧為盈呢?
我們更肯定最后一種做法。想走出困境,企業就應該回歸到理性、務實的道路上來,回歸到行業最真實的本質上。說到底,資本運作只是一種手段,其成敗與否存在巨大的變數。
只有市場才是最可靠的。未來,對于整個酒行業,實業經濟才是我們最終追求的目標,也只有通過服務市場,才能讓企業走出虛幻的泡沫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