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類投資 >

    白酒行業在時間序列上的投資邏輯

    2019-03-25 16:1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白酒行業

    大家好,歡迎收看行業邏輯解密系列,今天我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白酒行業的投資邏輯。

    白酒是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制成的我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

    在討論白酒行業投資邏輯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白酒行業特點。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首先,白酒具有致癮屬性,就是俗稱的“酒癮”。對于自飲客戶來說,一旦適應了某種白酒的口感就會傾向反復購買。白酒有三大經典香型,比如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白酒,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不要小看這種致癮性,很多致癮品都具有暴利性,比如煙草。

    其次,白酒具有社交屬性。白酒除了自飲,經常在商業飯局、婚宴、家宴等聚會場景中出現,白酒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這頓飯局的端位。有時候在中國的地方社交風氣中,請客人喝什么價格的酒,會代表著主人的敬意與誠意有多大,這種社交屬性也使得白酒中的高端品牌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再次,白酒有很強的文化歷史屬性。各品牌白酒所在的地域文化不同,釀酒工藝、水土、糧食品種、氣候條件等因素也不盡相同,難以異地復制。我們看到幾大名酒產區都有著深厚悠久的文化歷史,而且都只在當地才能釀造出應有品質的白酒,這種文化歷史屬性使得白酒具有獨特的稀缺性。

    然后,白酒還有庫存保值的特點。不像其他很多行業,比如服裝行業,庫存時間長了要計提減值,但是白酒就比較特殊,年份越久越值錢,白酒行業的庫存不存在跌價的問題。這還催生了白酒收藏投資需求,每當白酒行業進入價格看漲的周期,就會有很多人大量的囤積,這會對白酒的價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最后,白酒行業普遍毛利率非常高。白酒的原材料簡單、易得,俗話說“白酒就是一把水、一把糧食”,而且白酒的技術工藝更新得很慢,不需要大量的研發和設備投入,白酒的綜合投入很小,但品牌溢價非常突出,使得白酒產品價格賣得很高,這就造成了很多投資人對白酒企業的印象,就是有非常好的賺錢效應,現金流相當的好。

    有了以上的基本了解,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白酒行業在時間序列上的投資邏輯。

    在最近的15年里,白酒行業被分成兩個階段,前一段是2003-2012年的“黃金十年“,白酒產量增速總體在高位運行;后一段是調整期,2012年底酒鬼酒曝出塑化劑丑聞,民眾對白酒行業整體性的食品安全產生了擔憂,2013年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嚴格的“三公反腐”開始,白酒行業整體需求量出現了急劇的萎縮,這之后行業增速逐年回落。

    我們可以從白酒需求結構上來觀察“三公反腐”對白酒行業的巨大影響,2012年時,政務消費占到整個白酒行業需求的40%左右,到了2016年占比降到了5%,白酒行業需求結構產生很大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白酒行業是有高中低不同端位之分的。大致上,高端酒有茅臺、五糧液、國窖;次高端有水井坊、沱牌舍得、劍南春、汾酒、夢之藍等。中端主要是大眾消費,比如海之藍、天之藍、古井貢、口子窖、酒鬼酒等;偏低端的有金種子、牛欄山,還有些地方酒中低端品種。

    總體上白酒行業還是比較分散的,行業中最頂尖的品牌——貴州茅臺的市場占有率約6%,前五大品牌合計市占率也只有約16%。不同端位白酒的投資邏輯是有差異的,現在我們來逐一討論一下。

    高端白酒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常用于政務和商務宴請,迎合了社會上的“面子”文化,而且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高端白酒的自飲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高端白酒通過不斷的提價以保持其高端形象,提價行為對酒企的業績提升作用非常明顯。

    以茅臺為代表,2001年初的53度飛天茅臺出廠價185元,到了2017年末,出廠價已經漲到了千元左右了,同期茅臺的股票也體現出了良好的穿越周期的投資效應。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測算,如果以2001年貴州茅臺上市時的價格34.5元,買入1萬股,即大約34萬的初始投資款,到2017年末,一共能獲得131倍的回報,初始投資額34萬變成了4500多萬。

    茅臺作為高端白酒的經典代表,長期受益于消費升級,才顯示出了這樣非凡的成長性,并不是說其他的白酒的投資效果就比茅臺差,只不過是各自階段性的邏輯不同。

    對于中端白酒來說,高端白酒提價后會給次高端和中端白酒打開漲價空間,中端白酒相較于高端白酒,會更多地體現在“量”上,因為不是大多數人都喝得起茅臺,所以中端白酒的消費量是個更大的數量級。如果跟隨高端白酒也整體提價的話,市場規模會變得更大。

    我們縱觀整個白酒行業的總量,差不多在6000多億元,其中中端和低端白酒加起來要達到5000億元,高端白酒才750億左右,假設所有高端和中端都提價10%,高端酒的產值只擴大75億,但是對于中端白酒來說,差不多增長了250億元。

    所以說當白酒每一輪價格上漲周期拉開序幕的時候,那些次高端疊加中端的品牌酒企會表現出比較強業績彈性,并傳導至股價表現。

    以山西汾酒為例,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我國政府出臺了4萬億刺激經濟,經濟企穩回升,白酒迎來了新一輪的漲價潮,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看到茅臺的股價從2008年10月份到2011年的10月份的三年時間里上漲了160%,而山西汾酒,因為更強的業績彈性,同期漲幅高達570%。

    在白酒消費升級的過程中,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低端白酒如果戰略定位沒有定準,或者品牌營銷沒有做好的話,就有可能出現危機。

    以金種子酒為例,在2013年“三公反腐”和“塑化劑”事件后,公司選擇了低端作為發展戰略;等到2014-2015年,自飲需求的消費升級承接了原來的政務需求,高端和次高端的市占率進一步提升,而低端市場開始萎縮并惡化。

    我國有1.8萬家酒企,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有1500家,高端品牌比較少,大家耳熟能詳的“茅五瀘”,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中端白酒大約二十個品牌,剩下的成千上萬的酒企都在低端競爭,金種子選擇低端方向布局的戰略失誤也最終能通過業績反映出來,公司近幾年凈利潤年年負增長甚至虧損,股價也從2013年之后跌去了百分之七八十之多。

    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白酒行業的投資邏輯:白酒行業在過去的15年整體上是量增價漲的發展歷程,目前增速開始放緩。其中高端白酒體現出很強的品牌溢價和壟斷利潤,隨著端位的層層下降,競爭激烈程度層層升級;中端白酒體現出了提價周期中的階段性超額收益;對于那些戰略失誤、定位失誤、營銷不當的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中,面臨著業績下滑退出歷史舞臺的風險。

    最后我們做一下風險提示:

    第一個,歷史邏輯在未來不一定完全復制,僅供理解行業價值變動的某種因果關系;

    第二個,以上內容中所涉及或者舉例的公司,還會受到自身業務的發展情況、估值水平的個性影響,在具體投資中還需結合每家公司的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這里不構成股票推薦;

      關鍵詞:白酒股 白酒板塊  來源:益研究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宝应县| 蕲春县| 济阳县| 保靖县| 资中县| 临颍县| 赞皇县| 武宣县| 临漳县| 胶州市| 建阳市| 叙永县| 读书| 绿春县| 萨嘎县| 新竹县| 辽阳县| 沿河| 深圳市| 星子县| 徐水县| 恩施市| 靖边县| 隆昌县| 大连市| 汉源县| 阿尔山市| 襄垣县| 海口市| 遂平县| 琼海市| 林芝县| 长阳| 罗平县| 南宁市| 崇仁县| 四子王旗| 芮城县| 丹寨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