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白酒行業“緊箍咒”解除!過去為什么要對白酒生產線設限?

    2019-12-17 08:39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白酒行業正悄悄的迎來一個重大利好,白酒生產線不再受限制。

    11月6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同時廢止。新目錄中,“白酒生產線”已從限制類輕工業中刪除。

    困擾白酒行業發展14年的“緊箍咒”正式解除。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此前版本,“白酒生產線”是從“限制類”產業中移除。這意味著,白酒產業將不再成為國家限制類產業。

    那么此前國家為什么要給白酒生產線設限呢?

    據了解,這是因為長期以來,由于中國用世界不到10%耕地、6.5%淡水資源生產的糧食,需要養活世界近20%人口,因此“糧食安全”一直都是國家核心戰略之一。自90年代開始,鑒于當時白酒產業集中度低、生產裝備及技術落后,以及全國糧食相對匱乏的前提下,白酒一直處于被限制產業類型。

    資料顯示,首次將白酒生產線、酒精生產線(燃料乙醇項目除外)列入限制類目錄,是2005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

    此后的2011年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除繼續限制白酒和酒精生產線之外,進一步將生產能力小于18000瓶/時的啤酒灌裝生產線納入限制類目錄,并將生產能力12000瓶/時以下的玻璃瓶啤酒灌裝生產線、3萬噸/年以下酒精生產線(廢糖蜜制酒精除外)列入淘汰類目錄;

    2013年,國家發改委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進行了調整,但其中對2011年版本中對酒類相關的目錄未發生變化。到2019年4月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在刪掉前述2011年新增的啤酒、酒精等生產線基礎上,酒精生產線和白酒生產線繼續列為限制類目錄,但對白酒生產線提出“白酒優勢產區除外”。

    對于彼時將白酒生產線納入“限制類”目錄的決定,國家發改委在2017年答復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2855號建議(將白酒生產線從限制類中刪除)、第6672號建議(取消白酒產業限制政策)時表示,本世紀初,白酒產業產能規模過大、企業數量過多、行業布局分散等問題突顯,對國家糧食安全和行業持續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為此將“白酒生產線”列為限制類。

    時至今日,中國酒業協會指出,如果單純從糧食安全來看,歷史現狀已經不復存在。中國酒業協會曾多次向國家相關部門匯報并呼吁,取消或者調整白酒產業限制性政策,并曾組織了白酒企業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取消白酒產業限制政策的議案”。

    中儲糧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糧食產量達到6.58億噸,實現了由“吃不飽”向“吃得飽”的歷史性跨越,人均糧食占有量471.48公斤,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80公斤/人左右。據統計,自產+進口的雙重供給下,水稻、玉米、小麥已經出現供大于需的情況,而上述糧食正是釀酒用的主要原糧。

    有行業分析指出,不少白酒企業目前也采取進口釀酒原糧的方式,以緩解自身用糧壓力。這也意味著,如果單純從保護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為白酒生產線設限已經沒有必要。

    限制白酒生產線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限制白酒產量,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起到的作用有限,同時限制令還對白酒行業發展造成一定的瓶頸。

    此前,《四川日報》曾刊文分析四川省廣安市白酒產業發展遭遇瓶頸的情況,其中對于當地“有資質酒廠偏少”的情況給出了這樣一個理由。文中以當地某酒廠為例指出,因為“辦不了證照”,最后只能通過收購內江的酒廠來解決資質問題。

    據了解,自白酒成為國家限制發展類產業后,白酒生產企業在項目立項、土地供給、技改擴能、許可證辦理、環境評價、稅收、貸款等許多方面都受到嚴格限制。

    有行業專家表示,之前的限制使得白酒企業只能技改而不能新建,限制解除過后酒企可以新建生產線擴充產能,就不會再去外面買酒廠了。但同時,業外進入酒行業也會變得更容易,利好與否還有待觀察。

    過去數年的發展表明,國家限制并未直接制約白酒生產量。

    對于一二線名酒企業而言,為保證產品品質,其產能擴張多依賴自身,例如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就明確指出,2019年貴州茅臺擴產,未來達到5.6萬噸之后不再擴產,因為環境的承載能力不允許。此外,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區域中小酒企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這也就造成它們不會盲目的擴大產能。因此,從這一層意義來看,取消白酒產能設限并不會帶來白酒產能的大幅擴張。

    事實上,從白酒產業被國家列入限制類產業起至今的一些數據也表明了這一點。白酒產量在過去14年中經歷了先增長、后下降、再小幅回升的過程。

    2005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349.34萬千升,至2013年,累計產量1226.20萬千升,隨后由2014年的1256.9萬千升增長至2016年歷史最高1358.4萬千升,但2017年白酒產量1198.1萬千升,首次出現下降,2018年則再次降低至871.2萬千升,同比減少27.2%。2019年上半年,中國白酒產量同比小幅回升,增長了2.2%。

    從數據不難看出,白酒被國家列入限制類產業并未直接減少白酒產量。

    白酒限制性政策“解除”,業界普遍認為,這個調整順應了行業發展需求,對白酒產業優化升級有積極意義。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稱,這對整個白酒產業都是重大利好。對優質白酒資源更加利好,名酒產區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也有行業人士表示,短期內,這一調整未必能為白酒帶來非常大的改變。從近期公布的白酒三季報會發現,白酒行業“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正在加劇,整個白酒行業的產量已經進入總量趨穩的狀態,考慮到當前國內白酒產量的整體過剩和需求總量穩定現狀,限制性政策的解除,不會迎來白酒行業產量猛增、需求旺盛的情況。

      關鍵詞:白酒 產業升級  來源:財經早餐  佛洛伊德笑我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鹤庆县| 清新县| 卓尼县| 沾化县| 浪卡子县| 神池县| 临猗县| 勐海县| 中方县| 永康市| 九寨沟县| 繁昌县| 临夏县| 泸州市| 元朗区| 新巴尔虎右旗| 万安县| 垦利县| 西峡县| 泗阳县| 安化县| 阿巴嘎旗| 海林市| 邵东县| 新沂市| 双桥区| 察隅县| 台南市| 佛山市| 烟台市| 新沂市| 宝鸡市| 南召县| 顺昌县| 麻栗坡县| 三原县| 德令哈市| 合作市| 常德市|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