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停貨潮”密集出現 反映酒企怎樣的經營邏輯?

    2016-11-29 14:05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過去一段時間,酒行業最受關注的兩個字是:停貨。

    首先是名酒企業一家接一家停貨。9月26日,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鑒于國窖1573產能飽和,公司已完成國窖1573年度銷售指標,決定停止接收國窖1573經典裝訂單,暫停國窖1573經典裝的供應。

    隨后,9月27日,瀘州老窖再宣布:百年瀘州老窖窖齡酒30年60年常規裝,暫停接收訂單及供應。

    10月1日,洋河股份方面宣布,從10月1日起,直至春節銷售前,夢之藍系列產品停止供貨。知情人士則透露,洋河夢之藍今年增速超30%。

    10月28日,五糧液也加入“停貨”陣營。五糧液廠家在不同省區以口頭或電話的方式通知,五糧液公司新品五糧液暫時缺貨目前停止發貨,恢復發貨時間未定。

    11月7日,瀘州老窖特曲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老字號特曲停貨的通知》稱,為進一步穩固老字號特曲價格體系,保障各經銷客戶及各渠道環節利潤,經公司研究決定:一、即日起,停止接收老字號特曲銷售訂單;二、即日起,停止老字號特曲產品發貨。至此,瀘州老窖三大中高端核心產品全部進行停貨調整。

    11月11日,亳州古井銷售有限公司向后臺各中心、外勤各銷售部發布了《關于年份原漿省內獻禮版、省外古井貢酒5年原漿、全國古井貢酒8年原漿不再接受訂單的通知》,自即日起對年份原漿省內獻禮版、省外古5、全國古8停止新訂單開票。

    在名酒企業不停采取“停貨”的政策下,11月15日,地處河北的區域強勢酒企叢臺酒業也出臺停貨政策,叢臺酒業宣布窖齡原漿20年在河北全省范圍內暫停供貨。

    從大型名酒企業到區域強勢品牌都在“停貨”,如此頻繁的企業“停貨”,到底是為了哪般?

    首先正如大家想的,是在為市場提價做準備。受終端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當前的白酒高端市場消費逐漸向品牌化集中,茅臺廠家盡管堅持今年不提價(出廠價),但茅臺一批價和終端價仍在抑制不住地上漲,終端價早已重回到千元以上,目前部分地區甚至漲到1500元。

    在飛天茅臺價格上漲的引領下,其他名酒早已把“價格上漲”當作第一反應。雖然市場的需求端對它們尚未如飛天茅臺那么瘋狂,但是通過停貨消化一下當前市場庫存,把價格恢復到理想水平,維護一下價格體系和市場秩序,總是要干的。

    穩步提價可能是當前名酒企業最想達到的短期目的。五糧液在今年先后多次漲價,而洋河、古井貢酒等似乎在考慮達成一定“戰略”,并意圖提升自己的品牌價值。

    這是能在當前的市場上找到依據的。近期,水井坊公司宣布,從2016年11月24日起,調整核心產品臻釀八號系列和井臺系列產品的出廠價,調整幅度在10元/瓶。

    其次,主動“停貨”的背后可能基于自身基本面的好轉。今年的酒企三季報已經顯示出,大型名優酒企隨著調整而優勢加強的趨勢。從一些市場調研也能看出,名優酒企的主流產品確實有了較大的市場需求。

    比如說,洋河夢之藍系列據傳銷售額已經破50億元,另外是新品五糧液,包括瀘州老窖三大中高端核心產品都有經銷商反映,目前市場庫存已不大,要為春節旺季做打算。而根絕叢臺酒業方面宣布的信息,叢臺酒業2016年全年銷售總額整體增幅10%,窖齡原漿20年以40%的增長率,提前超額完成全年銷售任務。

    當然,“停貨”后的名酒企業也收到了不同反饋。有人贊同,認為廠家當前選擇“停貨”有戰略眼光和意義,當然也有人反對,甚至打起了“口水戰”,認為廠家“太過霸道”,置經銷商利益于不顧。

    無論如何,當前多家酒企的“停貨”,已經引發行業高度關注和眾多熱議,更凸顯出了行業調整關鍵階段的方向選擇,是價格向上還是原地不動,也許關系著未來格局的變化。

      關鍵詞:漲價 川酒 黔酒  來源:華夏酒報  劉保建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宁市| 萍乡市| 辽阳市| 紫金县| 丰台区| 泗水县| 临潭县| 贵南县| 灌云县| 修武县| 四川省| 公主岭市| 台南市| 北辰区| 七台河市| 家居| 叙永县| 克拉玛依市| 富阳市| 凤翔县| 马尔康县| 克拉玛依市| 和林格尔县| 安丘市| 正阳县| 惠安县| 定兴县| 黄龙县| 慈溪市| 丰原市| 常熟市| 邢台市| 蓬莱市| 新乡市| 镇康县| 射阳县| 漳浦县| 安乡县| 芜湖市| 大宁县|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