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靚麗 不代表白酒行業回暖

    2016-11-08 10:0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上個月底,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度報頻發,初看17家業績數據,除了金種子酒、青青稞酒幾個酒企的部分業績數據略有下滑,白酒企業整體業績數據一片向好,這讓業內不禁都在感嘆白酒業是真正回暖了,然而三季報的數據是否預示著白酒行業在2016年是真的全面回暖了呢?

    海納機構總經理、酒業評論員呂咸遜有著不同的看法:要看透中國白酒,不應該只看上市公司的業績報表。近日,呂咸遜接受酒業家記者采訪時發表了他對目前白酒行業發展態勢的一些不同的聲音。

    中國白酒消費數量是下降的,消費數量是減少的,需求量在減少。對白酒消費量產生影響的有三點主要因素:第一個因素是人口紅利,回顧白酒黃金10年(2002—2012年),也是人口紅利的10年,中國實際上到2015年人口紅利基本結束,從人口學上來說,到2020年人口危機可能就會出現,從消費群體人數上來說是下降的;第二個因素是限制三公消費后,白酒的消費頻次是減少的;第三個因素是葡萄酒、進口啤酒、特色酒對白酒的替代性競爭加強。所以白酒行業不能僅從官方統計數據來看,而要從整個行業基本面上來看,整個白酒行業的需求是萎縮的。

    然而,萎縮之下為什么白酒上市公司今年1—9月的業績一片向好,為什么絕大部分上市酒企都是增長的、少量企業下滑?那是行業進入“強分化、弱反彈”新趨勢導致的,典型表現是銷售收入、凈利潤向主流品牌、主流酒企集中,回溯來看,2014年茅臺、五糧液已經走出低谷,他們真正難受是在2013年;2015年洋河、劍南春、瀘州老窖等二線品牌也在走出來了;2016年三線酒企(古井、口子窖等省屬數一數二的地方大酒企)等開始反彈;從競爭格局層面來看,白酒業呈現分化集中的態勢。

    從價格層面來看,也存在類似情形,中國高端酒未來可能不再以茅臺、五糧液來定義,而是以紅花郎10年來定義;白酒價格帶上明顯在向優勢品牌、核心單品集中,700元/瓶以上銷售收入集中到飛天茅臺,500元/瓶集中到五糧液、國窖1573,還有一點水井坊的量,沱牌舍得已很難上到這個價格層級,所以就更不要提地產酒高端化了,地產酒高端化已經很難了。二線酒(200—500元/瓶)的中高端化層面,汾酒青花汾、洋河夢之藍等今年開始在反彈,毫無疑問,一個價格帶上,主力品牌、主力產品開始集中的趨勢非常明顯,200—300元目前就紅花郎一款全國大單品。

    通過占據價格占據市場在高端酒和中高端酒市場已經很明顯,并且這個趨勢開始蔓延到80—200元三線品牌的主流市場,比如地產酒景芝酒業的一品景芝今年增長或許超過50%,河套酒業的河套王增長也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到由一線到三線開始分化,分化的同時開始反彈,但這也形成了層層擠壓,由上往下擠壓,行業整體的分化反彈是以一部分四五線酒企的退出為代價的,有些酒企反彈,有些酒企被彈沒了。

    所以很多時候用上市公司的數據來分析行業是不夠真實的,因為中國白酒集中度還不夠。

    與之相對應的是,酒類渠道的整合正在加速,在未來幾年里,這一變化將對酒業格局和游戲規則帶來重要影響。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曾說過,這一輪渠道變革,連鎖化、互聯網化、資本化是酒商規模化的必由路徑。區域性連鎖有直營店、直管店、加盟店、店中店等不同模式,在國外連鎖渠道也是主流渠道之一,連鎖最重要的價值是商譽,替代了那些經常性違規經營的煙酒店,此外,連鎖具備統一采購的供應鏈優勢,這是其他煙酒店不具備的;最后是酒類連鎖迎合未來消費升級服務的優勢,占比比重會越來越高。

    未來酒類連鎖一定會形成一兩個全國性連鎖平臺,省內也會形成一兩個連鎖平臺。不過,三五年之后很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并購整合,過去中國酒商基本上是家族企業、個體企業,運營規范化程度很低、作業標準化程度很低,很難去評判標的的價值,以后實現了運營的規范化,并購就變得簡單。

      關鍵詞:三季報 弱復蘇  來源:酒業家  呂咸遜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通市| 阳信县| 沾化县| 安顺市| 章丘市| 温宿县| 景泰县| 库尔勒市| 岳西县| 扶绥县| 通城县| 湘乡市| 东辽县| 普兰店市| 崇义县| 芷江| 建昌县| 福鼎市| 广丰县| 资阳市| 贵阳市| 天峻县| 通河县| 武平县| 静安区| 石台县| 灵台县| 思南县| 南陵县| 阳曲县| 嵊州市| 固安县| 东兰县| 张家川| 杭锦后旗| 民权县| 安庆市| 建瓯市| 基隆市| 九寨沟县|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