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工匠精神”助推豫酒產業崛起

    2016-09-09 08:16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中國是酒的故鄉,河南是中華酒文化發祥地。作為一個高度人工化的傳統行業,白酒釀造在數千年的傳承發展中,誕生了一代又一代的釀酒工匠和大師,因此華夏酒文化的發展史也是一部“工匠精神”傳承與創新的歷史。邁入“十三五”開局第一年,如何進一步發揚“工匠精神”,打造消費者喜愛的“品質產品”?

    酒是“工匠精神”的精彩展現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何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在大食品行業中,白酒行業其實是最能體現‘工匠精神’的一個行業,因為釀酒過程高度人工化,選料、制曲、拌料、摘酒、品酒、調酒幾乎所有的環節都需要人工去解決,都離不開專業、專心、專一、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說這番話的是河南省酒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蔣輝,一個把所有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了酒行業的老酒人。

    蔣輝說,比如白酒蒸餾過程中的“量質取酒”,究竟取哪一段酒要看酒花的優劣,如何分辨酒花的好壞就需要技術人員憑經驗去識別。技術人員如何識別,靠的完全是眼、口、鼻以及師傅傳幫帶、自己經驗的日積月累。這就需要具備“工匠精神”,不然不可能干好。

    中原白酒不缺乏“匠心”、“匠人”

    河南是中國酒文化最早的發源地,與酒有關的賈湖文化、仰韶文明無不發端于此,杜康、儀狄等釀酒鼻祖也均活躍在中原大地上。上世紀80年代,郭宗武攻克白酒低度化技術,一舉發明了38度低度白酒,名揚天下!因此,中原白酒界向來不缺乏匠人和大師。

    當代豫酒行業雖然面臨著各種困難,但以“宋河、仰韶、杜康、賒店、寶豐、張弓”豫酒六朵金花為代表的白酒企業,“十二五”期間在“傳承創新、振興豫酒”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均涌現出一批具有“匠心”和“工匠精神”的技術領頭人,如孫西玉、侯建光、李紹亮、王賢、董軍霞、韓素娜等,他們中有中國釀酒大師,有國家級白酒評委。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河南仰韶酒業董事長侯建光,被圈內譽為“中國最懂酒的董事長”,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個具有國家級白酒評委身份的酒企掌門人。

    正是在這些大工匠的帶領下,豫酒近年來誕生了如仰韶彩陶坊、宋河國字系列、酒祖杜康、賒店青花酒、張弓度之度等頗受消費者好評的標桿性產品。

    工匠精神 豫酒力量

    國家級白酒評委、中國白酒3C計劃項目技術專家組副組長李小兵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白酒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地域性產品,它所處地域的水、土、空氣、文化就是它的根,對于豫酒來說,做好自己,做出自己的特色就是成功,不要盲目去學貴州酒、四川酒,因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需要河南白酒行業的“工匠”們好好去研究,充分挖掘河南的本土元素,釀造出一款根屬于河南,卻能打動各地消費者的酒。

    說到“工匠精神”,亮劍營銷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牛恩坤認為,以前白酒界過分地強調營銷的作用,而忽視了產品本身。一個現象是,當前整個經濟形勢并不好,但仍有酒企發展得挺好,他們依靠大單品突破成功后,再以“多品種、小批量”去滿足不同消費者個性需求來實現。他說,仰韶剛剛推出的彩陶坊“天地之中”酒就是這個路子,600元的價格定位,填補了河南市場上的價格帶空白,滿足了次高端消費人群的需求。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總工程師陳振杰則對“工匠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他說“工匠精神”其實體現在白酒行業的各個方面,是個系統工程,管理、技術、生產等方面均需倡導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最終才能把產品釀好、生產好、賣好。當然,河南白酒行業目前已經涌現出來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代表性企業、技術人員、營銷專家,這是豫酒的財富,也是推動豫酒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關鍵詞:白酒行業 豫酒 工匠精神  來源:大河網  朱西嶺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晋宁县| 和林格尔县| 昭通市| 阿勒泰市| 常州市| 招远市| 西峡县| 奈曼旗| 保德县| 大名县| 卢氏县| 海兴县| 精河县| 闵行区| 卢龙县| 翁牛特旗| 临泽县| 枣强县| 哈尔滨市| 灵川县| 贺州市| 罗甸县| 综艺| 札达县| 建湖县| 高邑县| 安平县| 北流市| 和田县| 尚志市| 西平县| 河北省| 肇源县| 万州区| 德庆县| 汶上县| 海门市| 敦化市| 三江|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