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進口葡萄酒多降價,國產品牌代理意向旺

    2015-07-26 09:02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上半年我國進口葡萄酒海關數據昨日出爐。記者觀察發現,不論散裝、瓶裝還是起泡酒,均價都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在“零關稅”的政策紅利下,進口葡萄酒的價格越來越便宜。面對進口酒的猛烈沖擊,不少國產品牌也開始加碼進口酒代理或并購,卻并不被業內看好。

    有分析指出,國產品牌目前玩的是資本游戲,“雖然成本低,但很難真正走出國門”。

    進口均價跌11.1%

    昨日出爐的上半年中國進口葡萄酒海關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葡萄酒總進口量同比上漲13.43%。今年上半年,葡萄酒進口總額同比增長0.59%。

    記者觀察發現,在進口量及進口總額持續增長的同時,進口葡萄酒的均價卻在不斷下跌。海關數據顯示,2015上半年,進口葡萄酒均價為3.68美元/升,同比下降11.1%。

    其中,散裝葡萄酒進口量同比漲41.65%,進口額同比上漲8.94%,平均價格則同比下跌22.82%。瓶裝進口葡萄酒總量同比上漲7.65%,進口總額同比上漲2.16%,均價同比下降5%。

    上半年進口起泡酒總量同比下降14.09%,進口總額同比下降33.58%,均價也同比下降22.75%。

    針對進口葡萄酒均價的下跌,有市場人士昨日向記者表示,終端價格的下降直接由零關稅傳導而至。據悉,今年起我國對智利葡萄酒已實行零關稅;今年6月中澳自貿區協定的簽署,則意味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在2019年享受零關稅。

    酒企加碼進口不被看好

    上述市場人士指出,零關稅將直接刺激進口量的增長和價格的下降。“隨著價格不斷下滑,國內市場競爭將達到白熱化,國產酒份額已被大大擠壓了。”

    面對壓力,張裕、王朝、中糧等酒企目前都在加碼代理進口酒或收購國外相關酒企。

    據悉,張裕明確表示會將營銷資源向自有品牌進口葡萄酒適當傾斜。

    對于國產品牌的自救行動,業內觀點不一。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表示,“國產品牌經營進口酒,一方面將進口酒優勢和自身口碑、渠道資源結合,提高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乘勢布局海外市場”。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國產品牌目前做法無異于貼牌生產,雖然成本降低,但治標不治本。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王祖明指出,“價格并不是決定行業發展的唯一因素,中國葡萄酒目前還缺乏個性和特點,沒有辨識度。”

      關鍵詞:進口葡萄酒 國產紅酒 酒企加碼  來源:廣州日報  佚名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广西| 东山县| 合水县| 大渡口区| 山丹县| 宜城市| 泗洪县| 黄梅县| 松潘县| 电白县| 通城县| 武宣县| 胶南市| 岑溪市| 巴彦淖尔市| 达州市| 綦江县| 锡林浩特市| 沙湾县| 黑龙江省| 永登县| 黑河市| 象山县| 应城市| 卓尼县| 门头沟区| 陈巴尔虎旗| 乌拉特中旗| 满洲里市| 冀州市| 黑龙江省| 邵阳县| 仪征市| 黔西| 平阳县| 新野县| 泸溪县| 教育| 天柱县| 长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