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名酒產能崛起 這幾點值得關注

    2019-07-17 11:1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在今天“營銷主義”掠影風行的白酒時代,名酒也迅速加快了產能擴張的步伐。

    復盤今年上半年,名酒對于“產能”的重視程度表現出了相當的默契。從產能擴張到基地建設再到莊園打造,以打造優質產能為中心,名酒動作頻頻,那么,這背后反映出了白酒行業怎樣的生態變化特點?這一系列動作又影射出行業未來怎樣的生產發展趨勢?

    1、白酒產量過剩,名酒“逆勢上揚”

    近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上半年經營公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茅臺基酒產量3.44萬噸、系列酒基酒產量1.09萬噸。隨著茅臺產量數據的最新公布,“產量”高頻詞再度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縱觀目前國內名酒產量數據,從時間的維度上來說,像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高端品牌名酒的產量銷售數據不斷得到提升。從下方的表格數據中,可以看出,2018年,以茅臺、五糧液、國窖為主的高端酒銷售產能與上一年相比,顯然均是增長趨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另一方面,如果從行業的視角衡量白酒產能近幾年的發展現狀,數據又透露出另一番景象。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完成釀酒總產量871.20萬升,同增3.14%。這個數據被官方認為是這些年來白酒產量最為接近實際的數據。雖是微增,然而如果從近些年白酒產量同比角度去比較的話,整體呈現的卻是下降的趨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2年,行業經歷調整期,與之而來,產能也由盛轉衰,急速下滑,伴隨行業調整期的這段過渡,白酒消費市場容量也逐漸在“降溫”,“產能過剩”成為了今天行業發展不可忽視的一大問題。

    2、名酒產能擴張背后的因素分析

    盡管目前整個行業的白酒產量已經呈現出過剩的態勢,但是與其并行相悖的是,以茅臺為首的全國一線白酒企業卻仍按下了產能提升的加速鍵。

    回溯白酒產能擴張歷史,距離上一輪白酒產能擴張黃金期已過去了將近10年。那時候,正值行業調整期前的幾年,白酒浪頭正高,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產品的急切需求,一些省份的名酒企業紛紛加大產能的生產。而這一輪的產能擴張顯然不同于之前,則是更多地集中在了全國高端名酒的身上:

    今年5月,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李保芳明確提出要加大力度推進“雙擴建“工程如期完成:到2020年,茅臺酒的擴建工程將全面竣工,到2021年,系列酒擴建工程要全面竣工;

    五糧液也正尋求產能擴大,正擴建10萬噸產能和30萬噸儲酒能力;

    瀘州老窖股份公司總經理林鋒在瀘州老窖召開經銷商大會上表示,瀘州老窖投產釀酒基地工程技改項目,未來將新增年產白酒10萬噸、儲酒30萬噸能力;

    6月份,在郎酒經銷商銷售會議上,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提出兩項目標:2020年形成新增年產1萬噸醬酒,從2020開始,每年增加2000噸。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曾表示,從客觀現狀看,高品質白酒仍是極度稀缺資源,不足國內白酒產量的1%。白酒消費仍處于一個“長期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的時代。這也是名酒紛紛向行業遞交新一輪的“產能擴張”規劃的現狀背景。

    一方面是由于行業在向名優品牌集中的趨勢不斷加強,消費者對名酒的需求比較大,白酒產能雖從局部上是產銷失衡的,但是對于國內的一二線名酒來說,產能相對是平衡的,甚至供不應求,近幾年高端名酒價格持續的水漲船高,從根源上來說,也恰恰是因為這個因素。

    因此,當頭部消費整體集中到名優品牌時,中國消費者對高端名酒需求快速增長,顯然,這對像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等高端系列釀酒成本較高的名酒,循序漸進的產量供應模式是難以一時匹及市場需求的。

    另一方面,還值得關注的是,名酒雖然對新建產能不斷提上議程,落地行動,然而這些產能并不能在短期內增加高端酒產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也會慢慢產出高端白酒,所以要想長遠提升高端酒的產量,擴建產能也只能是最為根本的路徑之一。

    3、優質產能稀缺有限,如何做有效組合?

    拿目前炙手可熱的茅臺來說,茅臺優質產能是極為稀缺和有限的。“離開了茅臺鎮,就釀不出茅臺酒”也并非所虛。從現實客觀條件來看,醬酒90%的產能必須依賴赤水河流域獨特的水土、氣候等產區環境來釀造,茅臺鎮獨特的天時地利等環境因素均具有不可復制性,所以說醬酒優質產能是極為有限的。而從濃香型白酒優質產能生產條件分析,也同樣如此,眾所周知,窖池越老,則釀出的基酒質量自然會更高些。窖池資源也是可遇不可求的,需要歷史時間的沉淀。

    那么,既然優質產能是如此稀缺有限的,那么如何盡可能提高優質產能輸出率,也成為酒企們非常重視的問題。基于此,這些高端名酒也結合自身發展情況給出了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今年,五糧液在翠屏區將打造釀酒專用糧基地12萬畝,從供應糧源頭保證優質產能原料生產的專業化;瀘州老窖通過投資釀酒基地技改工程項目,擴大釀酒基地,則是為了給國窖1573及中高端系列酒騰挪出更多的窖池資源空間,將優質基酒合理配置;郎酒今年首次向外界公開郎酒莊園建設規劃,為進一步開發釀酒的良好儲存環境,讓品質產能得到充分保障……

    盡管這些方案都各具特殊性,然而從出發的根本點來說,也依然是為了保障產品的高品質。事實上,產能的放量也一定是基于品質基礎上的投入。行業逐漸釋放出的是產能品質價值回歸的信號,而非產能的簡單量變與疊加。

    而如果從三大香型的演變史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產能變化對酒行業的重要影響性。70年代,糧食較為短缺,清香型白酒憑借生產周期短、成本低、糧耗低、出酒率高的特點,滿足了產品短缺時代的消費需求;改革開放后,糧食產量大幅增長,這一時期,產能擴建規模的大小,深刻影響著名酒的排位座次,濃香型白酒領跑行業;如今,在經濟發展迅速,消費升級驅動下,“高品質”又成為新時代行業競爭的核心關鍵詞,此階段醬酒品類優勢凸顯出來,其熱潮來臨。

    從歷史發展過程中窺探,產能變化對行業的催化劑作用可見一斑。然而,到了今天這個時代,留給酒企更應該思考的是,做好優化產能運算,將產能價值充分利用,唯有這樣,也才能距離真正的“量價齊升”的目標更近一步。

      關鍵詞:白酒板塊 轉型  來源:酒說  佚名
      (責任編輯:程亞利)
    • 上一篇:白酒酒莊的有哪些價值?
    • 下一篇:白酒科普教育任重道遠 依舊在路上
    •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淄博市| 尼木县| 三明市| 沁源县| 广德县| 临沂市| 遂川县| 泰顺县| 黄平县| 灵丘县| 霍城县| 和田市| 宝清县| 池州市| 吴桥县| 封丘县| 庆元县| 长垣县| 昭苏县| 义马市| 明水县| 高雄市| 巫溪县| 涞源县| 仁寿县| 昭通市| 秦安县| 嘉祥县| 茶陵县| 丹巴县| 孟村| 卓资县| 云和县| 北川| 湘西| 合川市| 库伦旗| 漯河市| 哈密市| 株洲市| 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