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三個重要因素推動百威英博收購SABMiller

    2015-09-18 08:4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經過25年的瘋狂收購,全球最大的啤酒廠商百威英博如今依然野心勃勃。

    百威英博近日向第二大啤酒商美樂提出收購意向,無論從體量還是從商業難度來看,這項高達2750億美元的收購案都可能創造歷史。

    有至少三個重要因素推動這項收購的達成。

    第一,全球市場啤酒銷量在下滑,不僅僅是因為全球經濟整體放緩,啤酒還面臨被包括烈酒、紅酒甚至軟飲料的競爭。

    全球范圍內啤酒銷量增長最快的地區在非洲,這是美樂啤酒的市場腹地,又是百威英博幾乎沒有覆蓋的市場。僅僅就靠非洲市場,美樂也是百威英博最心儀的收購目標。

    第二,雖然百威英博占有20%的全球市場份額,但其大部分市場都在美洲,北美和南美貢獻了約70%的銷量。但同時,百威英博的旗艦產品百威啤酒在北美市場的增長面臨天花板,而包括巴西的南美市場也面臨增長放緩的窘境。

    因此,與美樂聯盟將豐富百威英博的市場覆蓋。

    但與此同時,兩家公司在同一市場的競爭可能讓收購變得錯綜復雜。美樂通過合資公司米勒康勝(MillerCoors)在美國擁有30%的市場份額,它與華潤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也擁有中國23%的市場份額。而百威英博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有15%。

    分析人士認為,拋售或者全資買入這些合資公司在所難免。Bernstein的分析師Trevor Stirling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美國法院肯定會要求美樂出售米勒康勝在美國的股份,百威英博可能也不得不放棄美樂在中國華潤雪花持有的49%的股份。

    第三,百威英博希望通過收購完成擴張。百威過去在其他市場依靠自身力量實現增長的表現不錯,但更重要的是百威有能力降低收購公司的成本并提高利潤,這種能力得到了包括巴菲特在內的很多投資者的認可。

    百威英博幾乎每四年完成一項大收購,最著名的就是2008年用520億美元收購Anheuser-Busch。沒錯,后者就是百威這個品牌的擁有者。

    三年前,百威英博花200億收購墨西哥公司Grupo Modelo,并且比預期更早償還所有債務。

    當然,百威英博和美樂的合作面臨不同的市場環境。西方“00后”以及更年輕的消費者觀念發生變化,對跨國公司制造的淡啤酒興趣降低,而更感興趣小作坊釀造的精釀啤酒。這些小公司規模遠不及百威英博這種巨頭,但是在歐美市場非常活躍。

      關鍵詞:百威英博 南非米勒 并購  來源:華爾街見聞  張韜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互助| 民勤县| 太原市| 乐清市| 永定县| 加查县| 三江| 霍林郭勒市| 石景山区| 渭源县| 南丰县| 平昌县| 会昌县| 平山县| 监利县| 沧州市| 海南省| 油尖旺区| 民和| 高尔夫| 怀远县| 西充县| 大关县| 惠来县| 广水市| 凤山市| 阳曲县| 崇左市| 常熟市| 平山县| 安达市| 施甸县| 高台县| 达拉特旗| 武冈市| 南昌市| 会昌县| 博湖县| 乳山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