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白酒巨頭集體漲價難言行業回暖

    2016-04-12 08:13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今年以來,五糧液、劍南春、洋河等多家酒企均對旗下的核心產品進行不同程度的提價,除此之外,茅臺、瀘州老窖等酒企也以控量的方式穩定產品的價格體系。對于這波漲價潮,業內普通認為,近年酒業渠道利潤微薄,中高端白酒對于核心產品的控量或提價,有利于改善渠道利潤,并帶動白酒行業價格提升。但從白酒企業整體業績來看,目前行業還處于深度調整期,行業回暖為時尚早。

    大佬齊提價

    記者發現,今年以來,多家白酒企業不約而同對核心產品系列進行了提價,此外,如茅臺、瀘州老窖等酒企也通過控量來為產品價格保駕護航。

    成都春季糖酒會期間,五糧液對外宣布,自3月26日起,普五的出廠價將從659元調高至679元,即每瓶漲20元。五糧液集團公司總經理劉中國表示,2016年52度新品五糧液出廠價格將持續回調,逐步引導其價格恢復到與價值匹配的正常水平。

    無獨有偶,瀘州老窖曾在去年12月的股東大會上透露,頭曲2016年提價基本已成定局。同月,劍南春針對水晶劍南春和東方紅,將出廠價分別上調到40元和60元;次月,洋河將旗下拳頭單品海之藍、天之藍的出廠價分別上調2元、4元。而據報道,山西汾酒青花(20)的發票執行價基本每瓶上漲了10元。

    雖然茅臺并沒有直接宣布提價,但銷售公司總經理馬玉鵬曾表示,茅臺酒存貨量與市場銷量基本持平,而下半年銷售公司計劃指標不會超過8000噸。此番言論也被業內解讀為是下一步提價做鋪墊。

    借漲價提利潤

    自白酒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以來,競爭日趨白熱化,產品毛利率呈現下滑趨勢,與此同時,渠道利潤也下滑嚴重。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白酒經銷商為例,大部分經銷商的渠道利潤微薄,普遍艱難度日。

    國君食品在近日發布的一份研報中指出,高端白酒控量或提高出廠價以提升一批價,不僅有利于改善渠道盈利,也有利于行業價格帶的穩中有升。中檔價位白酒走量相對較快,且由于競品眾多、競爭激烈,一批商普遍尋求低毛利、高周轉,通過完成任務拿返利,在行業擠壓式增長下渠道毛利空間持續受壓。提高出廠價可尋求新的價格體系,也可能為迎合消費升級趨勢。

    白酒營銷專家晉育峰則認為,中高端白酒企業對于核心產品的控量或提價,主要是為了理順產品價格、改善渠道利潤、提振終端信心,并借機梳理渠道資源體系,清理動銷不良的經銷商。“每個產品的價格帶都是有上、下限,一般企業若不越過價格帶進行提價,風險相對較小。”

    不過酒水的產品價格始終是由市場的供需關系決定,在消費者需求沒有明顯好轉的情況下,企業通過提高出廠價的手段,很難在終端成交價落地,實際上仍然會縮減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行業仍處調整期

    這一波提價,也引發了對于白酒行業回暖的探討。茅臺發布的2015年度財報稱,公司實現凈利潤155.03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而五糧液2015年公司實現凈利潤61.76億元,同比增長5.85%。

    盡管這兩家酒企的營收和凈利都實現雙增,但其增長極其有限,僅為個位數。晉育峰對此表示,目前上市酒企主要呈現的是恢復性增長,實際上酒業大環境仍未能好轉,白酒行業的復蘇至少要到2018年后,最快也得在2017年底。

    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則進一步表示,白酒業績呈現上揚,主要受到嚴峻的市場環境倒逼,不得不直視企業自身短板,通過去庫存、梳理產品線等措施優化企業經營策略,酒企已逐漸適應了低迷的市場環境,以此呈現的業績改善,并不是行業出現拐點。此外,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消費群體更注重品質和品牌,而不是價格,所以具有名優品牌的高端白酒更易受消費者青睞,更容易脫穎而出。

      關鍵詞:白酒企業 漲價 行業回暖  來源:北京商報  劉一博 朱欣悅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林西县| 阿拉善盟| 潜江市| 和静县| 宾阳县| 建水县| 武穴市| 孝昌县| 黄陵县| 慈利县| 涞水县| 安国市| 汉寿县| 应用必备| 琼海市| 长子县| 宿迁市| 柳江县| 大足县| 德格县| 阿克苏市| 林西县| 宁夏| 苏州市| 清流县| 永吉县| 隆昌县| 凭祥市| 兰溪市| 宣恩县| 青龙| 南木林县| 阿城市| 吉水县| 赣州市| 贵港市| 伊金霍洛旗| 三台县| 巴东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