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佳釀網 > 酒業評論 >

    換個角度看低度酒

    2022-03-14 10:17  中國酒業新聞  佳釀網  字號:【】【】【】  參與評論  閱讀:

    2022年1月10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于加快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在酒業引發熱議。其中第六條指出“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國外消費群體發展多樣化、時尚化、個性化、低度化白酒產品”。

    恰逢低度潮飲、微醺賽道“擁擠”,低度化白酒產品引發熱議。筆者認為,指導意見中的“低度化白酒”應可引申至更加廣義的“低度化酒”或“低度酒”。業內要去認真思考“低度酒”的由來、發展及未來。低度酒或許可以分為三類,降(低)度白酒、配制酒、發酵酒。

    提起降(低)度白酒,建國后到上世紀70年代,為提高白酒出酒率及酒質,有關部門先后組織了煙臺、汾酒、茅臺、瀘州等試點,其中涵蓋“高度白酒降度”的課題。

    1965年汾酒試點,將68°— 71°的汾酒加水降度至65°左右時,出現白色絮狀沉淀。經科研組研究,確定沉淀產生是因為水中含有硫酸根離子、鈣離子過高所致,采用離子交換樹脂處理后的水(純凈水),汾酒中不再出現沉淀。

    如何解決高度白酒降度后失光渾濁、酒味寡淡、失去原酒的風格和特色等問題,酒水行業的科研人員始終在努力。1971年至1974年,張弓酒廠郭宗武歷時四年經數百次實驗,破解白酒降度產生的所有問題。如失光渾濁,將酒體進行低溫處理,將絮狀物進行過濾,降度至38°以上不再失光渾濁;保持原酒風格,提高基酒質量、回酒發酵、中高溫曲配合使用等。

    1975年,張弓酒廠研究成功38°張弓酒,并完成低度白酒的生產推廣應用。1978年,五糧液酒廠采用“優選法”研制成功低度酒。1987年,國家經委在貴陽召開的釀酒工作會議上,提出必須堅持“優質、低度、多品種、低消耗和高效益”的發展方針,逐步實現高度酒向低度酒的轉變,這次會議起到了指導生產、引導消費的作用,促進了白酒低度化的發展。同時,全國食品工業“十五”規劃明確提出釀酒業貫徹“優質、低度、多品種、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方針,實施4個轉變: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釀造酒轉變,糧食酒向水果酒轉變。

    2004年底,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門聯合出臺了《全國食品標準2004—2005年發展計劃》,對白酒標準作了重新調整,白酒行業各種香型、低度酒的2個標準合并為1項標準,高度酒的上限調整為68°,低度酒的下限則由原來的35°下調到25°,體現國家提倡白酒低度化的產業政策,有利于與國際市場接軌。

    伴隨著技術的突破,政策的引導,低度白酒開始流行,其中以魯酒最為典型,有“高度喝名酒,低度喝魯酒”之說。在低度白酒流行的歲月,低度白酒被業內及公眾視為“比高度白酒健康”。如今,醬香熱、名酒熱,喝白酒流行用分酒器,高度白酒被業內及公眾視為“比低度酒健康”。

    再看配制酒,如銳澳、梅見等,同樣是低度酒的代表。因公眾對“白酒”的偏愛,當提及低度酒,公眾第一印象便是“低度白酒”,而非配制酒。

    除了白酒,發酵酒亦屬于低度酒,而且是自古以來的低度酒,如米酒、黃酒、清酒。在世界舞臺上,發酵酒與烈性酒銷售總量整體持平,而在中國發酵酒的銷售總量遠遠低于烈性酒(白酒),由此推斷發酵酒未來的空間會很大。以清酒為例,中國內地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區域,近十年銷量增長近13倍,金額增長高達27倍,年均復合增長達144%。

    業內人士若換個角度看低度酒,跳出低度白酒的固有思維,會發現配制酒、發酵酒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關鍵詞:換個 角度 低度 2022年 1月 10日 工信部 公開   來源:佳釀網  歐陽千里
      商業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永平县| 南江县| 罗江县| 平远县| 双峰县| 枣庄市| 基隆市| 阿城市| 东台市| 宜城市| 大竹县| 略阳县| 垣曲县| 腾冲县| 天等县| 于都县| 岱山县| 长寿区| 定远县| 科技| 灵山县| 灵丘县| 阜平县| 乐业县| 江油市| 会宁县| 沙雅县| 剑阁县| 怀集县| 绥滨县| 廊坊市| 拉萨市| 克什克腾旗| 鹰潭市| 定安县| 武威市| 祁门县| 尼勒克县| 财经| 宝坻区|